在美國,一般性的款待均在飯店舉行,小費通常不包括在賬單裏,一般是15%。進餐時,賓主可以談論生意。餐巾_般放在膝上,左手經常放在腿上,他們認為把肘部放在餐桌上是不文雅的舉動,當然,不少美國人也不介意。美國人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這也反映在豐富的食品上。
他們出於關注健康的原因,進食大量蔬菜和水果;同時,牛肉、豬肉和雞肉也是大眾化肉食。快餐店的普及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美國人的食物偏好和緊張的生活節奏。
美國人也在周六、周日休息,此外,公定假日有元旦、退伍軍人節、感恩節、哥倫布日等,不宜在這些時間找美國人洽談。美國人談判時總是充滿信心,隻簡單寒暄幾句就進入正題,答複明確肯定。在與美國人談判時,過於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也是沒有必要的,這樣會令對方瞧不起。
美國人不喜歡對方談判時拐彎抹角,躲躲閃閃。同美國人談判,也不需要裝出一副莫測高深、含糊隱晦的樣子,是與否必須表示清楚。如果他們提出的要求無法滿足也應據實告訴他們。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要問清楚,這樣不但美國人不會不高興,反而會對你有好的印象,也可以避免糾紛。
美國入對時間非常吝嗇,因此與美國人談判必須守時,辦事必須高效。美國人喜歡一切井然有序,不喜歡事先沒有聯係,以及與突然闖進來的不速之客去洽談生意。美國人或談判代表總是注重預約晤談,何時以及在何地、談多長時間,都是預先約定。雙方見麵之後,稍作寒暄,便開門見山,直接進入談判正題,很少有不必要的廢話。
3.德國人的談判風格
與德國人做生意,你一定要讓他們相信你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交易規定的各方麵的一貫高標準,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對你在談判中的表現的評價取決於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說明你將信守諾言。
德國人不喜歡對方研究研究、考慮考慮等拖拖拉拉的談判語言。他們具有極為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效率的工作程序。
他們在進行商談之前肯定要進行充分的專業準備。這種準備不僅針對你要購買或銷售的產品,而且也包括仔細研究你的公司,看你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潛在的商業夥伴。在資金問題上,他們特別保守,不願冒風險。
德國人非常擅長商業談判,他們一旦決定購買就會想盡辦法讓你讓步,經常在簽訂合同之前的最後時刻試圖讓你降低價格,你最好有所提防,或者拒絕,或者做出最後讓步。他們認真研究和推敲合同中的每一句話和各項具體條款。一旦達成協議,很少出現毀約行為,所以合同履約率很高,在世界貿易中有著十分良好的信譽。
他們會對交貨日期施加壓力,理由是他們自己有極其嚴密的生產計劃,因此你必須保證按時交貨,以滿足這種生產計劃。因此,為做成生意,你不僅要同意遵守嚴格的交貨日期,可能還要同意嚴格的索賠條款。他們甚至可能會要求你對產品的使用期作出慷慨的擔保,同時提供某種信貸,以便在你違反擔保時他們可以得到補償。
德國人的談判風格是審慎、穩重。他們重視並強調自己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不輕易向對手做較大的讓步,讓步的幅度一般在20%以內,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報價是科學合理的。在實際談判過程中,最好在談判的實質問題上先行一步,比如產品價格,搶在德國人之前談出自己的意圖,並表明立場,這也可算是對德國人的一種試探。
在德國做生意麵臨一個競爭的環境。談判者會利用這一事實對你的價格施加壓力,他們經常提到潛在的競爭,使你不至忘記這一點。
德國人在個人之間的交往上也是十分嚴肅正統的。如果你和德國談判對手不熟悉,你要稱呼他史密特先生(或史密特博士),而不要直呼其名弗裏茨。如果對方是20歲以上的女士,你應該稱呼她為史密特夫人。穿戴也要正規,要習慣於在所有場合下穿一套西裝。無論你穿什麼,不要把手放在口袋裏,因為這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
德國人重視禮節,在社交場合中,握手隨處可見,會見與告別時,行握手禮應有力。與德國人約會要事先預約。務必準時到場。德國人對談判者是非常尊重的,因此不要和他們稱兄道弟,最好稱呼先生、夫人或小姐。他們極重視自己的頭銜,當同他們一次次握手、一次次稱呼其頭銜時,他們會格外高興。穿戴也勿輕鬆隨便,有可能的話,在所有場合都穿西裝。交談時不要將雙手插入口袋,也不要隨便吐痰,他們認為這些是不禮貌的舉止。如果德國人堅持要做東道主,可以愉快地接受邀請,應邀去私人住宅用晚餐或聚會,應帶鮮花等禮物,習慣上,就餐前說Cutten appetite(好胃口)。主人舉杯祝酒後方可喝飲料。如果有人以個人身份向你舉杯,你應在隨後的就餐期間回敬答禮。就餐期間,雙手要放在桌麵上,直到最後一位客人用餐完畢並上過咖啡和白蘭地後,才能吸煙。客人要在晚餐或聚餐會臨近尾聲時,主動告辭,不要逗留過晚。德國人性格剛強,自信心強,他們強調交往中的個人才能。在他們看來,生意場上的成功憑個人本事,公司隻不過提供了個人施展才華的舞台而已。公司員工的敬業精神大都很強,為了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績,不惜犧牲自己部分休息、娛樂時間。德國人在與人交往之初,常常顯得拘謹和含蓄,他們需要時間熟悉對方。
與德國人談判時,穿著要整潔,舉止得體,處事克製,不要主動提出沒有依據的觀點。德國人在稱呼對方時,往往在對方姓氏之前冠以先生、夫人或小姐。對博士學位獲得者和教授,則在其姓氏之前添加博士、教授。因此,知道談判對手的準確職銜很重要,並在會談中重視以職銜相稱。
德國人談判時語氣一般比較嚴肅,不會用開玩笑的方式打破沉默。他們希望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直到談判有結果為止。年輕的德國人則隨和一些,比較小型的會議也能使氣氛輕鬆一些。
德國人素來享有講究效率的良好聲譽。他們工作作風果斷,厭惡談判對方支支吾吾、模棱兩可和拖拉推諉。
4.英國人的談判風格
英國人的談判風格是談判中比較靈活的,且對建設性意見反應積極。英國人善於交際,講究禮儀,對人比較友善,易於相處。英國人自己講究紳士風度,對談判對手的修養與風度亦很看重。如果能在談判時顯示自己很有教養和風度,就能很快贏得英國人的尊重。英國的等級觀念是非常嚴格而深厚的,也要求對方以對等的身份參加談判。英國人談判時鬆鬆垮垮,事先準備不足,事後又常延遲交貨或付款。此外,與英國人談判時,商貿以外的談話內容禁忌較多,有關英國的政治、社會製度等話題最好不要涉及。
英國人之所以形成這種談判風格,自然與其文化背景密切相關,作為昔日世界霸主,總帶有一種悠然自得的樣子。英國是19世紀初第一個進入工業化的國家,在技術上占據領先地位,並在殖民帝國體係中取得壟斷地位。這使談判者傲慢,不遵守交貨或付款時間。同時英國還保留女王製度,辦事注重傳統,喜歡按程序進行。此外,英國談判者除會講英語外一般不會講其他語言,因為他們設想其他國家都會或都應會英語。這也是其傲慢的一種表現,不過在交易中一般都很誠實。
和英國人談判必須注重禮儀,顯示己方的教養和風度。英國等級觀念深厚,禮儀自然缺少不得。有人以吃菜的方法概括英國、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人的國民性格時說:法國人是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是注意著禮節,德國人考慮著營養吃,而意大利人則是痛痛快快地吃。鑒於此,在選擇我方談判人員時,除了在修養、風度幾方麵有所要求以外,在級別上要注意對等。在談判時不要期望英國人加班加點去完成談判任務,他們認為工作本身就是夠文明的。在與其簽訂協議時,千萬不要忘記同時訂立嚴格的索賠條款,一是為了可靠,二是說不定你會得到一筆不小的賠償金。
與英國人談判時,見麵和告別時要與男士握手;與女士交往,隻有等她們先伸出手時再握手。會談要事先預約,赴約要準時。若請柬上寫有black tie字樣,赴約時,男士應穿禮服,女士應穿長裙。男士忌諱戴有條紋的領帶,因為戴條紋的領帶可能被認為是軍隊或學生校服領帶的仿製品;忌諱以皇室的家事為談話的笑料;不要把英國人籠統稱呼為英國人,應該具體地稱呼其為蘇格蘭、英格蘭或愛爾蘭人。
英國人款待客人多數在酒店和餐館舉行。若其配偶不在場,可在餐桌上談論生意。社交場合不宜高聲說話或舉止過於隨便,說話聲音以對方能聽見為妥。英國人招待客人的時間比較長,先喝果汁蘇打,接著換成白葡萄酒、紅葡萄酒,然後是雪茄煙,再加上一道白蘭地酒,總共大約要花上三個小時。英國人習慣約會一旦確定就必須排除萬難赴約,所以,和英國人訂約會不能提前太久,如果時間很早就約定了,等於讓他過早做出決定,難為他。受到款待之後,一定要寫信表示謝意,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要約會對方時,如果是過去未曾見過麵的,那麼一定要寫信告訴對方麵談目的,然後再約時間。總之,凡事要規規矩矩,如果不懂禮貌或不受約束的話,辦事是難以順利進行的。
在英國,贈送禮品是普通的交往禮節,所送禮品最好標有己方公司名稱,以免留下賄賂對方之嫌。如被邀作私人訪問,則應捎帶鮮花或巧克力等合適的小禮品。另外,要明顯表示出對年長者的禮貌。英國人喜歡談論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動物等,足球、網球、板球和橄欖球是很受英國人歡迎的體育運動,談談這些運動也是不錯的話題。
英國人比較保守,對新事物不一定感興趣,給外國人一種講究禮儀、高傲和追求風度的印象。遇到有糾紛時,也不會輕易地道歉,他們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完美的。體諒別人是英國人的特點,英國人會考慮到對方的立場以後才開始行動,以免給別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覺。也就是說,英國人做事比較中規中矩,經常會考慮到別人的意識和行動。在他們認為,機會主義或三心二意不是貶義詞,所以英國人的變化是正常的。
在英國談生意時,不要拒絕同主人一起去打高爾夫球,因為很多合同往往是在打高爾夫球期間簽訂的。同英國人交談時,忌諱談論他們的政治和曆史等話題。英國人很保守,沉默寡言,流行的談話題目是天氣。切忌將女王說成英格蘭女王,麵對威爾士和蘇格蘭人更不能這麼講,正規的說法應該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在與英國人談判時,注意不要沒完沒了地光顧自己說,因為他們認為打斷別人的講話是不禮貌的。當他們不想聽時,往往局促不安,眼睛發呆,失去光澤。所以,講話時要顧及他們的反應,適可而止。
英國人除了說英語外,不使用其他語言。因此,與英國人談判時,最好是講英語或帶英語翻譯。
5.日本人的談判風格
日本是個島國,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資源匱乏,人口眾多。日本受我國的文化傳統影響很深,崇尚儒學。日本人的特性是進取心強,工作態度認真,等級觀念強,不輕信人,講禮貌,注意做人的工作。他們考慮交易的長遠影響,而不過分爭取眼前利益,善於開拓新的市場。以笑臉討價還價,任勞任怨做細致的準備,吃小虧占大便宜,放長線釣大魚,抓關鍵人物,以促成交易,這些都是日本商人的談判風格。
首先,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與做事方法,可以說是有板有眼,固執而不易變通。如果你不遷就他們固有的方式,想在日本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在和日本商人商討事情時,語氣要盡量平和委婉,切忌妄下最後通牒。有時隻是一聲不,都可能令日本商人無法接受。他們會認為你這人不但沒禮貌,而且無誠意。因為日本人不僅重視生意本身,更重視做生意的人。日本人談生意不大喜歡速戰速決,他們喜歡慢慢協商,慢慢談。因此,在談生意的過程中,很容易有意地把話題岔開或者詞不達意。
其次,日本商人在談判過程中往往不僅給人留下慎重、禮貌的印象,而且覺得他們團體傾向性強,且耐心十足。因為,凡參加談判的日本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決策權,實行談判共同負責製,共同確保談判的成功。日本人刻苦耐勞的作風是其優點,值得學習。例如,在談判中,當方案變化時,日本人可以徹夜不眠地工作。然而,如果我們隻看到其辛勞的一麵,而對其策略認識不足,則往往會吃虧或造成誤會。因此,對其文件應小心審閱,保持高度審視態度。
再次,在日本,沒有15年至20年工作經曆的人不太可能擔任公司的談判代表。日本的企業很講究資曆,討厭跟一些年輕對手商談。因為日本的公司和商社有尊老的傾向,而且也不相信對方年輕幹部有真正的決策權。很多日本商人喜歡在正式談判前通過朋友的介紹先接觸一下談判對手,以此了解對方並進行摸底,同時也聯絡感情,促成交易。
再者,在談判中很多日本商人往往給人一種模棱兩可的印象。他們在談判中態度暖昧、婉轉、圓滑,即便是同意對方的觀點,也不直截了當地提出。這些表現往往令性急的對手焦慮不安。他們在合同簽訂以前格外謹慎,認真審查合同的全部細節,並在內部做好協調工作,不讓對手各個擊破。同時,日本商人一般非常重視合同的履約,其履約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