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隻有把自己融入集體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完善自己的人生。身在職場的優秀員工都知道,專業是利刃,人脈是秘密武器。大多數企業辭退員工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無法與同事搞好關係。而優秀的員工之所以優秀,不僅是因為他們自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善於與人合作,攜手共創業績的精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善於利用他人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把別人的優勢變成自己的優勢,把別人的力量變成自己的力量,從而加快自己成就事業的速度。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
沒有人可以靠一己之力取得成功,再聰明、再能幹的人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世界首富也不例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一名優秀員工,在拓展自己的人脈時,要能做到取長補短,廣交朋友。不應過分計較他人身上的缺點,不應計較他人的身份、閱曆等,而要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和專長,在需要時,把別人的優點和專長拿來為己所用,既彌補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又為自己事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借鑒別人的智慧,不是要你放棄自己。你要相信,今天的李嘉誠、比爾蓋茨,並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成就輝煌的,他們一定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突破過去的自己,除了懂得堅持,還需要有好風憑借力的智慧與勇氣。生命中總是充滿著無數的未知,強渡人生所有的關卡,必定撞個頭破血流,慘烈狼狽。而借助別人的智慧,從容走過沙漠,一樣也能成就自己。
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說:人生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因為它能為你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你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回報社會。小的成功靠自己,大的成功靠人脈。偉大的事業很少通過一個人來完成。現代社會是高度組織化的社會,是許多人通過聯合與協作來完成個人沒法完成的事情。完成偉大的事業需要許多資源的整合,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更好地與他人合作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加倫是一家建築公司的副總經理。而五六年前,他還隻是作為一名送水工被建築公司招聘來的。
雖然加倫當時的工作非常平常與瑣碎,但在送水過程中,他並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樣,剛把當天的水送完就歇手不幹,或者抱怨工資太少,或者聚在一起打牌抽煙。每一次他都給每位建築工人的水壺倒滿水,並利用工人們休息的時間,請求他們講解有關建築的各項知識。工人們在享受他提供的服務同時,也都願意把自己的所知講給他聽。這樣沒過多久,這個勤奮好學、不滿足現狀的送水工,就引起了建築隊長的注意。兩周後,他被提拔為計時員。
做上計時員的加倫依然精益求精地工作,對每一個人都熱情而和善,贏得了公司眾多員工的好感,大家都願意幫助他。在這樣的條件下,加倫進步得非常快。沒多久他就對幾乎所有建築工作都非常熟悉了。而他在公司形成的良好口碑也不時地傳到了公司領導的耳朵裏。
一次,建築隊長看到加倫把舊的紅色法蘭絨撕開套在日光燈上以解決施工時沒有足夠的紅燈照明的難題後,便決定讓這位年輕人做自己的助理。在以後的日子裏,加倫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和良好人緣,抓住了一次次機會,僅用了短短的五六年時間,便晉升到了這家建築公司的副總經理的位置。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在成功之路上披荊斬棘。這樣做既虛耗時間,又浪費資源。其實,與其大費周章,不如借鑒他人成功經驗,通過別人開辟的道路取得成功,也許需要交些學費,卻是一條不錯的捷徑。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夠獨自解決的。當問題因無法解決而陷入僵局時,你就必須請教能為你指點迷津的人,請求他們幫助你,給你建議,以便順利解決問題。
陳池大學畢業以後就開始自己創業,他開了一家廣告公司。做了一番市場調查之後,陳池從父親那裏借了兩萬塊錢,租了一間小小的門麵,搬來自己入學時買的一台舊電腦,另外又購置了一些必要的辦公設備,掛了個廣告公司的招牌。可是,開張一個多月,陳池的廣告公司竟然沒有任何業績。那一陣子,陳池除了焦急,便是坐在店裏望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發呆。正在一籌莫展、走投無路時,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一位做企劃的朋友。他向朋友訴說了自己生意上的煩惱,朋友聽了沒多說什麼,隻是答應第二天陪他上一天班。
第二天,在朋友的陪伴下,陳池像平常一樣坐在自己廣告公司的門口,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他偶爾看見一兩個人在公司門口駐足觀望,也懶得走上前去搭理。當時,他認為:如果別人想做廣告,肯定會走進店裏來主動詢問;如果隻是在門口張望,大多是出於好奇,並沒有做廣告的意向。就這樣,他又閑坐了一天,依然沒有業績。
朋友在旁邊觀察了一天,晚上向他指出了失敗的原因,並為他提出了兩條建議:
第一,要熱情,隻要有人在公司門口駐足觀望,就要迎上前去,用最簡潔的話告訴他們公司的業務範圍,並了解一下客戶的需求。即使客戶暫時不想做廣告,隻要他們駐足觀望,就說明他們有這方麵的隱性需求,以後他們想做時,也會考慮到這裏來,這無形之中就等於做了免費宣傳。
第二,自己一定要忙碌起來。即使沒有一點事情可做,也要假裝忙碌,一旦你閑坐在那裏,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家公司承接業務的能力很差,或許是廣告的製作水平不高。這樣,即使別人有製作廣告的意向,也不會放心把業務交給這樣的公司。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自然也就沒什麼業務了。
陳池聽了朋友的忠告,茅塞頓開。他改變了原來那些不良的做法,變得熱情和忙碌起來。不久,他就拿到了第一張訂單,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一年之後,陳池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廣告人。
陳池找對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貴人,朋友的建議是他事業發展的指示燈。可見,借助別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時候,人總會麵臨事業上的困境乃至絕境,在你以為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之時,別人的出現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希望和轉機,對於這樣的人,你一定要倍加珍惜。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僅僅取決於他自己的力量有多強大,而是取決於他能夠認識到人脈關係的重要性並且用心經營人脈,最終借助別人的力量來成就自己的成功。經營好你的人脈關係網,然後,你就可以像穩坐中軍帳的蜘蛛,自然會有獵物送上門來——你隻需要迅速出擊就可以穩操勝券了。
利用貴人造就職場傳奇
如果你的貴人有100個,而這100個人中,每個人都拿出1%的力量來幫助你,那麼就成就了你一個人的100%。所以,無論是生活還是創業,都要廣結貴人,合作創業。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21歲當總裁》的主人公董思陽就是一個善於利用貴人成就自己的創業者。
13歲時,董思陽隻身前往新加坡留學,那時她的生活並不如同班同學那般富裕,所以她常常幻想能夠成為一個富人。17歲時,因為偶然機會讀到了一本《亞洲企業家傳奇》,從此她立下了成為華人史上最成功女企業家的目標。
之後,她一邊讀書一邊打工實踐,賣過花,開過飾品店,做過推銷員,私人助理……在這些工作中,她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也認識了很多人。這對於她以後在事業上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後來,董思陽通過橘子樹的生意賺到了50萬新幣,這是她人生的第一桶金。董思陽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可是,她並不滿足於自己的成績,希望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她報名參加了有商界精英授課的學習班。
這個學習班給董思陽提供了與商界名人相識的機會。她每節課都去得很早,總是坐在講堂的第一排,並且每次都很認真的聽講,也會在課後準備很多問題。時間長了,幾乎每一任講師都認識了這個勤奮好學的年紀很輕的女孩。
在以後的事業發展中,董思陽幾乎調動了她所有認識的人,憑借他們的力量,董思陽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董思陽已是中國香港風博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2007年5月,她又在上海開辦了中國首家有機茶餐廳喜客多連鎖店,將重心轉到國內有機食品市場。
現在,她的朋友遍及商圈、媒體圈,甚至娛樂圈。董思陽說:做哪行都可以賺到錢。隻要在對的時機,有一個好的智囊團並整合一切有用的資源,就能撞出火花。
從最初隻有3個員工的貿易公司,到如今擁有1000多名員工的風博集團,董思陽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因素就是她有一支出色的智囊團隊,她懂得借用每一個貴人的資源,讓他們為了自己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董思陽的成功,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其實許多時候,我們麵臨的生活問題、工作問題,單單依靠個人的力量很難解決。但是朋友多了會幫你出主意、出人力、出物力、出財力,和你一起解決問題,那樣你前方的路就變得寬廣了。所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