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人總是善於把問題歸咎於他人和自己周圍的環境,殊不知他們在拒絕困難的時候,也一起把大好的機遇也浪費掉了。那些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成功的人,並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具有愛崗敬業的紮實心態。他們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日複一日地解決問題,迎難而上,於是在機遇來臨的時候,便能夠抓住機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尋找借口。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爵士是英國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率領英國戰勝了德國法西斯,最終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丘吉爾是一個善於從逆境中崛起的人,具有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勇氣,就是這樣的精神素質促使丘吉爾獲得了最後的成功。
不管做什麼事情,丘吉爾總是拚盡全力、百折不撓地投入。甚至在發生嚴重的落馬事故後,他依然繼續參加馬球比賽。他在給自己的兄弟傑克寫信時,直言不諱地說:這無疑很危險。
丘吉爾落馬之後,肩傷非常嚴重,但是靠著一條特別設計的吊帶固定胳臂,他依然與隊友一起參加比賽。丘吉爾知道,他是團隊中的一員,而且隻有自己在場上,自己的團隊才有贏球的希望,他必須珍視自己的崗位,為了團隊的榮耀,他必須迎難而上!在本隊的四次入球中,有三個球是丘吉爾的功勞。對丘吉爾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而是一次檢驗自己是否具有成功氣質的一次重要機會——丘吉爾在賽場中奔馳,仿佛全副武裝的騎兵進入攻擊位置。他催馬四處疾走,眼觀六路,等待時機,是一個戰術兼戰略大師。由於肩傷,丘吉爾顯得既不靈巧,也不優雅,但是釋放出了驚人的體能和必勝的勇氣。最終,丘吉爾和他的
隊友們贏得了印度國際巡回賽的冠軍。
丘吉爾曾幾次競選首相失敗,但他毫不氣餒,仍然像一頭雄獅那樣去戰鬥,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他說過:我想幹什麼,就一定幹成功。成功者和失敗者具有不同的氣質——在同樣的崗位上,一個是善於迎難而上,另外一個慣於迎難而下和逃避責任。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積極而有意義,就要勇敢地挑起生命中的重大責任。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這是對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讓人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快捷途徑。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做最困難的事才能顯示你的能力和價值,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對那些容易解決的事情負責,而把那些有難度的事情推給別人,這種思維常常會導致我們工作上的失敗。
戈登麥克唐納在他寫的《上帝賜福的生活》一書中,講述了他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科羅拉多大學田徑隊的經曆,尤其是與隊友比爾一起經曆過的那些艱苦訓練。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楚地記得我們每個星期一下午的訓練。戈登說,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還能感覺到當時訓練的疲勞。每當星期一下午訓練結束後,我總是筋疲力盡,步履蹣跚地走回更衣室。
但比爾卻不一樣,毫無疑問,訓練對他也是很苦很累的。但每次訓練結束後,他卻總是在跑道附近的草地上休息。20分鍾後,就在戈登衝澡的時候,比爾又把整個訓練過程重複一遍。
比爾並不認為自己是學院裏最出類拔萃的運動員。在他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期間,他從未得過一枚全國大專院校錦標賽的獎牌,也從未被提名為全美傑出人士。比爾說:我不是偉大的運動員,但我奉行的是積累的信念……那就是,雖然在日常訓練或比賽中沒有取得大的成績,但做好許多小事卻能讓你積少成多。
比爾在大學期間或許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自律和決心得到了回報。除堅持他自己最拿手的跳遠和400米跑以外,他還接受其他項目的培訓,以便能參加十項全能比賽。靠著堅定的自製力和進取心,這位曾與戈登麥克唐納不相上下、毫無名氣的運動員最後聞名世界。這就是比爾圖米,這位十項全能運動員於1984年被載入了奧林匹克的榮譽殿堂。
使比爾取得如此出色成績的原因正是他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信念。戈登麥克唐納的思考說明了一切:我們倆之間的差別就是始於星期一下午的訓練。他不畏艱辛,盡最大努力;我懼怕困難,得過且過。
我們要想獲取成功,就要愛崗敬業,就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豪情,就要鼓起勇氣去行動,因為除了這些,沒有什麼別的優勢。對於一個愛崗敬業的優秀員工來說,困難的難度,可以考驗一個人的自信;困難的複雜,可以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對於濫竽充數、得過且過的員工來說,回避困難,就是認為問題不存在;逃避困難,便自以為就是問題的解決。回避和拖延,不能成就事業,隻能使問題變得更糟。
突破自我,勇於攻堅克難
勇於向自己挑戰,是獲得成功的基礎。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畫地為牢,隻能使自己無限的潛能轉化為有限的成就。一個人隻有在挑戰自我、挑戰高難度任務的時候,才能激發自己的潛能,使自己脫穎而出。
麥肯錫谘詢公司合夥人卡特布萊恩曾經說一個為活著而活著的人是平庸的,他從來體會不到衝鋒的豪氣,更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你很難看到他笑,即使有,也絕對不是開懷大笑。
高爾基是蘇聯偉大的文學家和無產階級戰士,他著名的散文詩《海燕》是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他在文中寫道:大海給了它堅硬的翅膀,為的是能夠搏擊風浪,當鳥兒們都去躲避風浪時,它卻高聲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海燕是勇敢的,它不畏懼激烈的暴風雨,而是勇敢地選擇了與風浪搏擊。
高難度的任務是對自己的洗禮,越是艱巨的任務越能考驗人。優秀的員工都是敢於自我挑戰,勇敢迎接艱巨任務的人。他們把艱巨的任務當著一次能力攀升的機會、一次人生跨越發展的機會。正如躍龍門,對於鯉魚來說相當困難,而一旦躍過,則會變成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剛剛畢業一年,應聘到深圳五洲電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老板給這個21歲年輕人的位置是鑽孔廠廠長,一個人帶著一幫農民工兄弟奮戰。
年輕人麵對一個這麼大的工廠,感到既高興又焦急。但他覺得這是一個轉折點,是一個鍛煉的機會。
如何進行管理?他請教原來的朋友,朋友告訴他:不要急著開展工作,先站穩腳跟,向老板多彙報工作。於是,他經常跟老板討論問題,先學習後改革。
責權不清,管理混亂,年輕人按照現代管理模式跟思路對整個鑽孔廠進行新的變革,同時采取了一係列激勵機製。
公司技術力量薄弱,他利用和大學專業老師的良好關係,利用學校的技術平台,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輕人當月便給工廠帶來利潤5000萬,比原來上升了2000萬。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年輕人很快就升為公司的常務副總了。
對於一個剛剛畢業一年的年輕人來說,管理一個工廠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這個年輕人硬是扛起了老板委托的艱巨的任務,不僅做下來了,而且做得很優秀。也許很多人懷疑這個案例的真實性,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迅速崛起的深圳,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你可以把艱巨的任務當著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挑戰自己的學習能力,挑戰自己對待事情的應變能力,挑戰自己的韌性。
你可以把艱巨的任務當著一位最好的老師,它會提高你的本領、增加你的經驗、磨煉你的意誌、增強你克服困難的勇氣。
你可以把艱巨的任務當著一次隻許成功的實驗,大膽假設,把想法變成現實,從中不斷成長。
在每一次的艱巨任務中學習業務知識、提升能力修為、積累行業經驗……長此下去,你就能夠從中獲得教訓,為以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如果你也碰到一項艱巨的工作任務,一定要加倍珍惜,即使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工作能力,也要鼓足勇氣,接受挑戰。
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使人們產生憂慮情緒。憂慮是心理方麵的問題,過多的憂慮不但會讓我們煩惱叢生,甚至會讓我們無法繼續工作。學會自我調節,便成了現代職業人士必備的生存和工作技巧。
一個優秀的員工,一定是能夠理智地對待自己情緒的人。工作中並不是事事都能如自己所願,憤怒、憂慮、煩躁……這些負麵情緒還是會不時地在工作中出現。優秀的員工不會任憑這些負麵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而是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懂得控製情緒的員工有著優秀的自我調適能力,更能夠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出業績。
每個人的工作中,都難免有不如意之事,有時是因為眾多煩瑣事務纏身,有時也可能是他人的不合理舉動讓人們震怒,有時是因為與同事或領導一時之間的誤解。這種情緒雖然可以理解,但是萬萬不可陷入此種情緒之中,耽誤更為重要的本職工作。
有一場舉世矚目的賽事,台球世界冠軍已走到衛冕的門口,他隻要把最後那個8號黑球打進球門,凱歌就奏響了。就在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一隻蒼蠅。蒼蠅第一次落在握杆的手臂上,有些癢,冠軍停下來。蒼蠅飛走了,這回竟飛落在了冠軍鎖著的眉頭上。冠軍隻好不情願地停下來,煩躁地去趕那隻蒼蠅,蒼蠅又輕捷地脫逃了。冠軍做了一番深呼吸,再次準備擊球。天啊!他發現那隻蒼蠅又回來了,像個幽靈似的落在了8號黑球上。冠軍怒不可遏,拿起球杆對著蒼蠅捅去。蒼蠅受到驚嚇飛走了,可球杆觸動了黑球,黑球當然也沒有進洞。按照比賽規則,該輪到對手擊球了。對手抓住機會,一口氣把自己該打的球全打進了。
衛冕失敗,冠軍恨死了那隻蒼蠅。可惜的是他後來患了不治之症,再也沒有機會走上賽場。臨終時他對那隻蒼蠅還耿耿於懷。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製住自己所有的情緒與行為,不會為一點小事而煩躁。
所以,就算工作不盡如人意也不要愁眉不展、無所事事,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讓一切變得積極起來。
情緒是可以調適的,隻要你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隨時提醒自己、鼓勵自己,就能讓自己常常有好情緒,保持陽光狀態。那麼,當壞情緒突然來臨時,如何調適、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呢?下麵的方法可以供你參考。
1.製怒
在你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先忍耐一下,想想你的情緒爆發後會帶來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對你是否有利。俗話說的三思而後行就是這個道理。
2.宣泄
情緒不能在心裏憋得太久,否則對身體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宣泄。但要注意一點,就是自己在宣泄情緒的時候,不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影響。比如說我們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做做運動、聽聽音樂,或者是看看電影、和朋友聊聊天,隻要有助於自己的情緒好轉,又不影響他人,就可以嚐試。
3.放鬆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放鬆一下,不僅是身體放鬆,心靈更要放鬆,最好能使自己進入一種安靜狀態,這樣就可以很快消除不良情緒。
4.升華
把對生活的不滿情緒轉變成一種工作的動力,用這種動力來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
5.鎮靜
人生最不能缺少的技能之一就是要學會鎮靜。當我們在受到驚嚇或者是受到意外打擊之後,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鎮靜,隻有等自己鎮靜下來以後,才能思考對策。
工作中幾乎99%的事不用衝動發火,而剩下的1%即使你發火也改變不了結果,你隻需要冷靜處理一切。控製情緒是一種職業化的表現,優秀的員工在工作中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不會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工作。學會自我調節,釋放自己的憂慮
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說過,現代都市人最缺乏的、最渴望的就是心靈的平靜,孤獨和憂慮是現代人的通病。在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隻有保持內心平靜的人,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高效能的工作。曾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亞曆克西斯戈博爾博士說:不知道如何抗拒憂慮的商人都會短命而死,當然他們更談不上高效能工作了。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釋放憂慮呢?
1.現代人消除憂慮的萬能公式
假如你接手一個比較困難的任務,公司讓你開發一個新的項目,很多事先沒有想到的困難都發生了,你可能對自己的失敗非常吃驚,甚至擔憂得無法入睡。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首先毫不回避並誠懇地分析整個情況,然後找出萬一失敗後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不錯,很可能你會丟掉工作,也可能你的老板會取消這個項目,使投入的資金泡湯。但這絕不是世界末日。
第二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之後,讓自己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接受它。如果你能接受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你就能逐步輕鬆下來,開始積極思考對策。
第三步,平靜地把你的時間和精力拿來試著改善你在心理上已經接受的那種最壞情況。當你靜下心來,努力去找出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時,你就會發現其實困難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難以解決。
憂慮的最大壞處就是摧毀你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憂慮產生,我們的思想就會到處亂轉,從而喪失做出決定的能力。然而,當我們強迫自己麵對最壞的情況,並且在精神上先接受它之後,我們就能夠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並集中精力去解決問題。
2.用行動驅趕憂慮
沒有時間憂慮,這正是丘吉爾在戰事緊張到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的時候所說的。當別人問他是不是為那麼重的責任而憂慮時,他說: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去憂慮。
對大部分人來說,在集中主要精力於工作時,沉浸在工作裏大概不會有多大問題。可是在下班以後——就在我們能自由自在享受悠閑和快樂的時候——憂慮可能會來幹擾我們。這時候我們常常會想,我們的生活裏有什麼樣的成就,我們的工作有沒有上軌道,老板今天說的那句話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意思等。
蕭伯納說過:讓人愁苦的秘密就是,有空閑來想想自己到底快不快樂。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遠離憂慮,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嚐試讓自己沉浸於工作當中,這樣,你就不會受到憂慮的困擾了。
克服畏難情緒,變壓力為動力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曾經發表過這樣一份報告:心理壓抑將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據美國一些研究者調查,每年因員工心理壓抑給美國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5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500家大公司稅後利潤的5倍。
目前在我國,雖然還沒有專業機構對因職業壓力為企業帶來的損失進行具體統計,但易普斯企業谘詢服務中心的係統調查後發現,有超過20%的員工聲稱職業壓力很大或極大。業內人士初步估計,中國每年因職業壓力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至少達上億元人民幣。
過度、持續的壓力會導致員工嚴重的身心疾病,員工的心理疲勞程度也取決於員工自身的壓力調節能力。
我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要麵對許多壓力,處理壓力最巧妙的辦法無外乎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這樣,一方麵消除了壓力,另一方麵又獲得了動力,是對待壓力的最佳方法。我們不妨做這樣的心理暗示:壓力是成長的動力,壓力使我們不敢停下成長的腳步,壓力使我們時時奮進,壓力使我們麵對挑戰時不再退縮,壓力使我們實現一個目標時不敢懈怠,壓力讓我們獲得成就時能夠再接再厲。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生活中不能缺少必要的壓力,生機勃勃的工作必須靠壓力來維持,個人潛能的開發隻有在重壓下才能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隻能在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壓力下得到推動。
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隻有不斷在壓力中獲得重生的人才能茁壯成長;隻有那些頂著壓力一步一步向前走的員工,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隻有在壓力的推動下,公司員工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公司的持續發展。
應對壓力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釋放壓力。優秀的員工都有一套應對壓力的方法,下麵就介紹幾種。
1.身體方麵的途徑:強調持之以恒的運動,特別是做有氧運動。例如,遊泳、跳繩、踩單車、慢跑、急步行走與爬山等。這些運動不僅能夠讓血液循環係統的運作更有效率,還能夠強化我們的心髒與肺功能,直接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使整個身體的免疫係統強大起來,從而有更強的體質去應付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壓力。洛克菲勒、卡耐基等成功者都酷愛運動的原因即在於此。事實上,身體肌肉的勞動,能夠讓全身心得到鬆弛,並讓大腦有一個恰當的休息機會。
2.心理方麵的途徑:心理學家視個人情況而給予的個別指導和心理治療,也是個人緩解壓力的較佳方法。心理學家也讚成利用有效的自助法來排除壓力,例如循序式肌肉放鬆法、靜坐和自我催眠等。
總之,優秀的員工是善於駕馭壓力和釋放壓力的人。因為他們懂得隻有科學合理地對待壓力,克服畏難情緒,變壓力為動力,才能高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