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3)

隻有對職業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將自己的職業視為自己的生命,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業的本質。敬業,不應該是上司的要求、公司的條例,而應該是每名員工必備的素養、處事的習慣與工作的態度。當敬業意識深植於我們腦海裏,做起事來就會積極主動,就會從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務實,馳騁職場的通行證

求真務實,不應該是上司的要求、公司的條例,而應該是每名員工必備的素養、處事的習慣與工作的態度。沒有平凡的崗位,隻有平庸的員工,那些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優秀員工一定具備求真務實的精神。務實,帶給公司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帶給自己的是更多的經驗和機會。

有一個中國人在德國問路:先生,這個地方怎麼走?大概什麼時候能到?德國人告訴他怎麼去那裏,卻沒有回答他的第二個問題。他就覺得這個人很傲慢。而當自己往前走了二三十米時,德國人突然追上來說:你到那兒大概要12分鍾。這個中國人就問:那你剛才為什麼不告訴我?德國人說:因為你問我多長時間到,所以我要看看你走路的速度才能決定。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表現德國人務實作風的例子。其實,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更體現在其工作的整個過程。

在德國企業裏,無論是高層的管理者,還是基層的員工,他們都致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他們不僅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後會先自行檢查,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核對,絕不放鬆。

從深層次探討,我們發現德國人的務實作風不僅來源於德國企業對員工的嚴格要求,更來源於員工的高度自覺性。可以說,嚴謹務實是德國人的整體精神所在,他們每一個人都和散漫浮躁格格不入。強烈的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已經滲入德國人的血液裏,他們工作起來,就像一架精密運轉的儀器,嚴格冷峻,絕不誇誇其談。正是憑借這樣的務實作風,德國企業才能創造出馳名世界的汽車等眾多產品,將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和思維習慣推向世界。

當前,人才是一個企業製勝的法寶,然而讓許多中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頭痛的是,某些員工存在著浮躁的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對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也造成了不良影響,進而造成企業整體效益的下降。所以,教育員工克服浮躁心態,進入務實工作狀態,並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而對員工來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務實是成就一切偉大事業的前提,現在的很多優秀企業都以務實作為評估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總經理王文漢先生說,在英特爾公司裏,考慮員工晉升時,從來就不把學曆當著唯一因素。學曆最多隻是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在進入企業之後,員工個人的發展就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有的碩士生可能不夠務實,那麼他的工資待遇就會降下來,而一些本科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麼他就會更快得到晉升。

王文漢先生還舉了下麵這個憑借務實的努力拚搏精神在英特爾實現成功的例子:

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裏,有一位軟件工程師甚至連本科學曆都沒有。當初,這位工程師就是憑借設計能力進入英特爾的。最初,他隻是作為一名普通的程序員被錄用的,但是王文漢不久以後就發現,這位程序員並不普通。他不僅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相關的程序設計工作,而且還主動學習研發知識,利用休息時間參加了英特爾內部及各大院校舉辦的軟件開發課堂。一年之後,當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需要引進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時,這位程序員因為業績紮實、技術水平先進而成為選拔對象,而很多比他先進入公司的、擁有更高學曆的程序員們依然在原來的位置上繼續消耗自己的青春。

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都需要靠務實努力來獲取:大量有用的知識,要靠紮紮實實地學習來獲得;克服困難的力量,要靠一點一滴的艱苦努力來積澱;同事的協作和上司的支持,要靠誠信的品質和實實在在的能力來贏取;轉瞬即逝的機遇,要靠腳踏實地的艱苦付出來把握。

因此,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應該針對自己,分析現狀,找出浮躁的根源,全麵充實提升自己,從個人務實發展、務實做事、務實做人幾個方麵鞭策自己、不斷努力,才能使自身不斷得到發展。

總之,成功必須靠務實努力來實現。成功的道路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如果沒有求真務實的奮鬥,沒有踏踏實實的努力,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獲得他人的多少幫助、遇到過多少良好的機會,都不會實現最終的成功。

杜絕浮躁,用心做好每一天

在職場中,老板們最欣賞那些能用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的人。用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踏踏實實做好現在的工作,做一名優秀的員工,才能逐漸積累自己的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學識,從而獲得職業發展的機會。能夠用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的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這種工作態度常能感化鐵石心腸的老板。而後者在工作中卻常抱有這樣一些想法:

我今天終於完成了我的工作。

速度要快,質量在其次,差不多就行了。

現在的工作隻是跳板,不需要我認真對待。

我的工作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就好了。

一個人一旦被這些想法控製,不管他的工作條件多麼好,交付他的工作多麼簡單,他也很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圓滿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對這種員工,老板會時刻準備辭掉他。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人人都渴望成功。幾乎所有人都夢想一覺醒來就變成世界首富。如果說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阻礙人們走向成功的首要原因是人們沒有夢想、不敢夢想的話,那麼現在,阻礙人們成長和成功的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夢想。

浮躁的工作態度使人們難以沉下心來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他們認為現在的工作太平凡乏味,根本不值得自己投入精力去做,對待工作敷衍了事,能應付就應付,能推諉就推諉。整日不是抱怨上司不識千裏馬,就是為自己的懷才不遇憤憤不平,牢騷滿腹。

心態浮躁的人常常都看不起現在的工作,認為憑自己的能力應該承擔更重要的職責,享受更高的待遇。這些人整日忙於抱怨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認認真真地做好現在的工作,以至於工作常常出現問題,使得上司不敢把重要的工作委托給他們。

心態浮躁的人將希望完全寄托在伯樂身上,認為之所以在這家公司遭受挫折,原因就在於沒有伯樂發現自己。這家公司沒有伯樂,如果繼續在這家公司待下去,那麼自己的卓越才能肯定會被埋沒,唯有離開這家公司,進入有伯樂的公司,自己才有出頭之日。正是抱著這種尋找伯樂的思想,他們不斷跳槽,希望以此改變自己蹉跎的職業軌跡。可如此跳來跳去,不但沒有越跳越高,實現自己的遠大夢想,相反,卻因為能力不足、學習不夠、品質汙點而蹉跎了整個人生。

麥克是一家快速消費品公司的員工,他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兩年了。工作條件雖不算很好,但能學到一些東西。他每天按時上班,按部就班地工作,倒也樂得輕鬆自在。一次他參加同學聚會,發現大家都發展得不錯,都比自己要好一點,於是,他開始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了,考慮要向老板要求加薪,否則就找機會跳槽。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個機會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隻是笑笑,沒有理會他。從那以後,麥克再也打不起精神工作了,他開始敷衍工作。一個月後,老板把他的工作轉交給了其他員工去做,大有清理門戶的意思。因為麥克也早就不想在這裏委屈自己了,便遞交了辭呈。讓他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他並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是條件差,就是薪水更低。他隻能懷著懊悔的心情找了個不如以前的工作來做。

正如麥克一樣,許多整天想要跳槽的人,工作反而越換越差,因為他們根本無暇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積累經驗,使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反倒是那些平常不以跳槽為念、全心全意工作的人,往往能夠大展宏圖。

由此可見,員工的浮躁不但對企業有害,更會危害到員工自身。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強,你都必須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用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職場永遠不會有一步登天的事情發生,任何人要想脫穎而出,唯一的機會就是把現在的工作做好,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奇跡。

一絲不苟,工作無小事

工作中的大事都是由千千萬萬的小事彙聚的。在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很重要,工作無小事。一旦你忽略這個道理,就會受到懲罰。因為有時候,越是簡單的問題,越容易出差錯,請看下麵這個例子:

劉平和梅強同時進入了一家公司,而且他們擔任同樣的職務:倉庫的貨物管理人員。這個職位雖然低微,但是對於整個公司的運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