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1 / 3)

優秀的員工之所以進步神速,或能得到意外的收獲,與他們對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是分不開的。他們不僅會多做很多事,更在意自己是否盡了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完美。正是這種對工作的孜孜以求,使他們取得出色的業績,成了其他人羨慕和學習的榜樣。

羅傑斯在一家裁縫店學成出師之後到加州的一個城市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裁縫店。由於他做活認真,價格又便宜,很快就聲名遠播,許多人慕名而來找他做衣服。有一天,風姿綽約的貝勒太太讓羅傑斯為她做一套晚禮服,等羅傑斯做完的時候,發現袖子比貝勒太大要求的長了半寸。但貝勒太太就要來取這套晚禮服了,羅傑斯已經來不及修改衣服。

貝勒太太來到羅傑斯的店中,她穿上了晚禮服,在鏡子前照來照去,同時不住地稱讚羅傑斯的手藝,並按說好的價格付錢給羅傑斯,但羅傑斯堅決拒絕了。貝勒太太非常納悶。羅傑斯解釋說:太大,我不能收您的錢,因為我把晚禮服的袖子做長了半寸,對此我很抱歉。如果您能再給我一點時間,我非常願意把它修改到您要求的尺寸。

聽了羅傑斯的話後,貝勒太太一再表示她對晚禮服很滿意,她不介意那半寸。不管貝勒太太怎麼說,羅傑斯無論如何也不肯收她的錢,最後貝勒太大隻好讓步。

在去參加晚會的路上,貝勒太太對丈夫說:羅傑斯以後一定會出名的,他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及對結果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讓我震驚。

貝勒太太的話一點也沒錯。後來,羅傑斯果然成為一位世界聞名的高級服裝設計師。

顧客已經滿意自己的工作成果,按說員工自己也應該滿意了,但是羅傑斯沒有這麼認為,因為在他的心中做到最好才是唯一的目標。優秀員工都會對工作一絲不苟,力求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他們通常是給企業創造效益最多的員工,是其他員工學習的榜樣。

培養細節意識,追求完美工作

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總裁蘭德艾拉斯科曾經說: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從底層做起,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具有管理才能,可以掌管大局、處變不驚。唯有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才能訓練出卓越的管理人才。

畫家尼切萊斯鮑森畫畫有一條準則,即凡是值得做的都應該做好,力求完美。他的一位朋友威格尼爾德-馬韋爾在他晚年曾問他:為什麼你能在意大利畫壇獲得如此高的聲譽?鮑森回答道:因為我從未忽視過任何細節和小處。

工作中,一定要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慎防百密一疏。一個小病毒的入侵就可能使整個企業的信息係統陷於癱瘓,一個小崗位的設計失誤就可以導致整個組織的效率大幅降低。對蛛絲馬跡的不察、對細枝末節的大意和對細小變化的疏忽,都可能給企業發展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同樣,一個企業的成功,和員工注重細節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紐約的百年老店華爾道夫是各國政要名流首選的下榻之處,也是深受世界各地旅客喜歡的商務客舍。它不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也沒有極盡奢靡的鋪張豪華,它的過人之處是竭盡全力為每一位有需求的客人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飯店的服務員們總能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最好,讓每一個細節都令人感動。

一位退役的美國海軍上將家裏的牆上,一直掛著50多年前他和妻子的定情之物——兩人初次約會的晚餐菜單。這是一張華爾道夫名廚用水彩手繪的菜單,菜單右上方繪有一艘乘風破浪的軍艦,左下方則是一位發髻間停著一對愛情鳥的少女。席間,餐廳樂隊適時奏起了海軍軍校校歌,兩人在熟悉的歌聲中翩翩起舞。這天晚上的華爾道夫,仿佛一切都是為7他倆特別定做的。這頓浪漫的晚餐使他倆一宴定情,從此夫妻情深。半個世紀過去了,他們仍時常感念華爾道夫的美意,懷想那一夜的精心細致。

這就是細節的魅力。一位管理學大師說過,現在世界級的競爭就是細節的競爭,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敗。在這個講求職業化的時代,細節往往能反映你的專業水準,代表你的企業形象。一個能把小事做細的人,至少是合格的員工,一個能把細節做到偉大的企業,必定有一個傑出的團隊,星河燦爛是因無數星星會聚,偉業豐功也是由瑣碎小事積累,讓我們不吝從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細節做好。

把該做的工作做完,說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員工。用心完善工作中的細節,那麼你就是優秀的員工。優秀的員工,不僅把工作做完,還會努力為客戶著想,把工作做到完美。用心地注意每一個細節,是一種認真的工作態度。

細節,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成功者與平庸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願意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努力,可是他願意,因此他獲得了成功。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隻有追求產品的零缺陷,才能被大眾接受,才會贏得信譽,贏得機會,走在時代大潮的浪尖。我們在工作中要非常認真,確保工作零缺陷,隻要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進而走向卓越。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提升能力。工作要追求一絲不苟的精神,隻有考慮到每一個細微之處,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夠把大事做得有板有眼。在做好每一個細節的過程中,你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以後進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礎。

凡事都該追求精益求精

在一家公司的牆上曾經有這樣一句格言:在此一切都應精益求精。的確,如果公司每個人都能恪守這一格言,那麼他們的自身素質不知要提高多少!

工作中的一點小疏忽到了客戶那裏就會演變成大問題,輕則會令公司形象受損,重則會為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浙江某地用於出口的凍蝦仁被歐洲一些商家退了貨,並且要求索賠,原因是歐洲當地檢驗部門從1000噸出口凍蝦中查出了0.2克氯黴素,即氯黴素的含量占被檢貨品總量的五十億分之一。經過自查,發現問題出在加工環節上。原來,剝蝦仁要靠手工,一些員工因為手癢難耐,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止癢,結果將氯黴素帶入了凍蝦仁。

這起事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有的認為這是質量壁壘,五十億分之一的含量已經細微到極致了,也不一定會影響人體,隻是歐洲國家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太苛刻了。有人認為是素質壁壘,主要是國內農業公司員工的素質不高造成的。有人認為這是技術壁壘,當地凍蝦仁加工公司和政府有關質檢部門的安全檢測技術,落後於國際市場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根本測不出這麼細微的有害物。然而無論人們如何評判這次事件的結果,我們都可以從中吸取這樣一條經驗教訓:錯誤,隻要是錯誤,無論怎麼細小,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失。

工作的時候,你就應該這樣來要求自己:傾盡全力,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諸事繁忙之時,對下屬的要求仍然是精益求精,100%才算合格。當他的助理呈遞一份計劃給他,問他對其計劃的意見時,基辛格和善地問道:這的確是你所能擬定的最好的計劃嗎?

嗯……助理猶疑地回答,我相信再作些改進的話,一定會更好。

基辛格立刻把那個計劃退還給了他。

兩周後,助理又呈上了自己新的成果。幾天後,基辛格請該助理到他的辦公室去,問道:這的確是你所能擬定的最好的計劃嗎?

助理後退了一步,喃喃地說:也許還有一兩點可以再改進一下……也許需要再多說明一下……

助理隨後走出了辦公室,腋下夾著那份計劃,下定決心要擬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須承認100%完美的計劃。

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時甚至就睡在辦公室裏,3周之後,計劃終於完成了!他很得意地邁著大步走進基辛格的辦公室,將該計劃呈交給了國務卿。

當聽到那熟悉的問題這的確是你所能擬定的最完美的計劃嗎?時,他激動地說:是的,國務卿先生!

很好,基辛格說,這樣的話,我有必要好好地讀一讀了!

基辛格並沒有直接告訴他的助理應該做什麼,而是通過這種嚴格的要求來訓練自己的下屬必須要認真負責,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可以說,市場對公司從來都是拿著顯微鏡來審視的,並且實行一票否決製。如果在你生產的1萬套服裝中,有1套質量不合格,消費者就會說你的服裝質量不過關,而不會說你的服裝有l套不過關,另外9999套都是過關的。

曾經有一家電熱水器生產廠,聲稱自己的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9%,各項安全指標都可靠,並有雙重漏電保護措施,讓消費者放心使用。然而,一位消費者購買了該廠的電熱水器,卻不幸攤上了1%的失誤。

跟往常一樣,他未關電源就開始洗澡,沒想到熱水器漏電,而漏電保護裝置又失效,以至於他被電流擊倒,一條胳膊殘疾了。按理說,帶電使用電熱水器屬於正常操作範圍,不應出現這一故障,即便發生漏電,漏電保護裝置也會立刻斷電,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然而,這家企業滿足於99%的合格率,卻恰恰是那1%的不合格品給那位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負責,追求精益求精,要完成100%,而絕不僅僅做到99%。因為隻有精益求精,做到100%才算合格,你的工作才算到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一種主動追求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許多員工做事隻求差不多,不嚴謹認真。盡管從表現上看來,他們也很努力、敬業,但結果卻總是無法令人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