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2 / 3)

鬆井壽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員工,他嚐試了多種新的方法,但都效果不佳。

春天來了,外出踏青的人特別多。為了放鬆精神,鬆井壽決定隨著家人一起出去踏青遊玩。鬆井壽看到街道上有很多小孩子拿著色彩不同的小風車在玩,小風車轉動起來煞是好看。眼見這些好玩的小風車,鬆井壽突然靈機一動——為什麼我們的風扇也必須要一成不變地運用白色的呢?為什麼不把風扇的顏色改變一下呢?這些五顏六色的風扇一定會受到小孩子和時髦青年的喜愛,那些中老年人也會動心的。

說幹就幹,鬆井壽匆匆和自己的家人道別,急忙跑回公司連夜作出了可行性方案,第二天就遞交給公司管理層。東芝公司聽了這個建議後也眼前一亮,特地召開了大會仔細研究並采納了鬆井壽的建議。

東芝的概念電扇終於推出了。東芝公司的係列彩色電風扇,一改當時市場上一律白色的麵孔,很受人們的喜愛,掀起了搶購狂潮,短時間內就賣出了100萬台,公司很快擺脫了困境。而鬆井壽不但因此獲得了公司2%的股份,同時也成了公司裏最受大家歡迎的職員。

東芝公司的彩色電扇神話讓東芝公司扭虧為盈,在不減員、不減產的情況下順利度過了金融危機,這裏麵鬆井壽的功勞是不可忽視的。

一些東芝的老員工對東芝企業文化感受最深的是學會動腦,勇於創新,用智慧提升效率。對東芝的員工來說,不論其背景如何,不論其學曆如何,都要把個人的智慧和創造的個性勇於表現出來,動腦筋去解決一切問題,始終抱有目標意識,盡量發揮自己的才能。

如果一名員工僅僅記住了做某項工作的各種定理與公式,而不能靈活應用發現新問題,不能思考和動腦,是勢必要遭到淘汰的。優秀的員工應在工作實踐中,積極動腦,勇於探索,善於創新,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在自己的工作團隊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團隊中的有用人才。

打破思維定式,顯露個人才能

猶太諺語說:打開成功之門,必須勇敢地推或者拉。成功就好比一扇虛掩著的門,隻要我們鼓起勇氣,勇敢地打破思維上的定式,就一定會擁有意外的收獲,顯露出個人的才能。

1968年,在聖西哥奧運會百米賽道上,美國選手吉海因斯撞線後,轉過身去看運動場上的計時器,當指示燈打出9.95的字樣後,海因斯攤開雙手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話,這一場景後來通過電視網絡的傳播,全世界至少有幾億人看到,但當時他身邊沒有話筒,海因斯到底說了什麼,誰都不知道。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前夕,一名叫戴維帕爾的記者在辦公室回顧奧運會資料時好奇心大發,他找到海因斯詢問此事後這句話才被公布出來。原來,自歐文創造了10.3秒的成績後,醫學界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承載的運動極限決定了百米賽紀錄不會突破10秒。所以當海因斯看到自己9.95秒紀錄之後,自己都有些驚呆了,原來10秒這個門不是緊鎖的,它虛掩著,就像終點那根橫著的繩子。於是興奮的海因斯情不自禁地說:上帝啊!那扇門原來是虛掩著的。

成功不是命,而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唯有打破常規思維,才能突破常規生活。隻要我們積極思考,發揮創新思維,在平凡的生活中,你也能實現成功的夢想。

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慣用常規的思維方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在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時候,省去許多摸索和試探的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從而可以縮短思考的時間,減少精力的耗費,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質量和成功率。但是,這樣的思維定式往往會起一種妨礙和束縛的作用,它會使人陷在舊的思維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嚐試,因此,我們應當具有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擺脫束縛思維的固有模式。

美國新墨西哥高原地區的一處蘋果園,遭到了一場特大冰雹的襲擊,掛滿枝頭的蘋果全被打得遍體鱗傷。蘋果園主心急如焚。蘋果已經訂出去了,如果到時間發不出貨,不僅自己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經銷商也會遭到連帶的經濟損失。再說,如果把被冰雹砸過的蘋果發給經銷商,大家不滿意,同樣是砸自己的牌子。

園主心事重重地來到蘋果園,他撿起一個被打落的蘋果,擦掉上麵的泥,咬了一口,發現被冰雹打過的蘋果,竟變得格外甜脆。

園主立即命令員工,采摘蘋果,運送出去,同時在每一個蘋果箱附上一個簡短的說明:朋友,這批蘋果個個帶傷,但請您看好,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西北地區的蘋果特有的標記。這種蘋果,果肉緊實,味道甘甜,具有妙不可言的香味。

很快,經銷商們便收到了這種帶傷的蘋果,大家看著蘋果難看的樣子,半信半疑。可嚐了一口,卻發現口味非常獨特、甘甜異常。

從此,人們更青睞西北蘋果了,消費者甚至還向經銷商提出建議,要求多進點這種帶傷疤的蘋果。

如果把疤痕當做好蘋果銷售的標誌,無論如何都不得不佩服天才的創意。俗話說:沒有笨死的牛,隻有愚死的漢。積極地開動腦筋,給自己來場思維革命。山不轉,水轉;路不轉,人轉。

任何資源都有價值,關鍵是你的利用能力。豆漿稀了可以做成豆奶,稠了就把它做成豆腐,豆腐經過加工還可以做成可口的豆腐乳。善用物者無棄物,善用人者無廢人。創新、轉變思想,廢物也能變成寶。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決定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於是高薪聘請營銷人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麵對眾多應聘者,公司招聘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營銷人員,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把梳子盡量多地賣給和尚。

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剃度為僧,要梳子有什麼用處?豈不是神經錯亂,拿人開涮?沒過一會兒,應聘者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3個應聘者:A、B、C。

負責人向他們3人交代:以10天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成果報給我。

10天很快就到了。

負責人問A:賣出去多少?

答:1把。

怎麼賣的?

A講述了曆盡辛苦以及受到眾和尚的責罵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很髒的頭皮。A靈機一動,趕忙遞上了梳子,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了1把。

負責人又問B:賣出去多少?

答:10把。

怎麼賣的?

B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B找到了寺院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所以應在每座廟的香案上放把梳子,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TB的建議,那座山上共有10座廟,於是B賣出了10把梳子。

負責人又問C:賣出去多少?

答:1000把。

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

C說他到一個久負盛名、香火旺盟的深山寶刹,朝聖者如雲,施主絡繹不絕。C對住持說:凡來進香朝拜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書法超群,可先刻上積善梳3個字,然後便可成為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梳子,並請C小住幾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都很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也更旺了。這還不算完,好戲還在後頭。住持希望C再多賣一些不同檔次的梳子,以便分層次贈給各種類型的施主與香客。

就這樣,C在看來沒有梳子市場的地方開創出了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

職場勇士與職場懦夫,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奮鬥進取精神,勇於思考、勇於敢於向有難度的工作挑戰的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處都是謹小慎微、滿足現狀、懼怕未知與挑戰的人,而敢於思考、向困難挑戰的員工,猶如稀有動物一樣,始終供不應求,是人才市場上的短缺貨。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隻會使用錘子的人,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成是釘子。就好像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裏的主人公一樣,由於他的工作是一天到晚擰螺絲帽,所以一切和螺絲帽相像的東西,他都會不由自主地用扳手去擰。

如果我們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從未嚐試新方法,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遝乏味之感。所以,不換思路,生活也就會變得乏味。很多人不敢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擺脫了思維定式,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

發揮超前工作特長

假如你的老板在交付工作時,向你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工作期限,假如你渴望每一件事都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地完成,那麼,就以老板規定的工作期限為基礎,主動給自己再製定一個更短的工作期限吧。

做一個永遠走在時間前麵的人,你會成為老板最喜歡的員工。也許你會說:我在接收工作任務的同時,上司也給予了我明確的完成任務的時間。我隻需在任務完成的最後一刻提交任務成果就可以了。

然而事實表明,將任務完成的時間定在提交任務成果的最後一刻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的情況發生。被限時提交的任務在執行過程,常常會與一些臨時的事項發生衝突。一旦這樣,你就陷入了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被動狀態,有限的精力就會被過度分散,進而使工作進度受阻,難以按期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