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戴爾曾經說:執行力就是在每一階段、每一環節都力求完美,切實執行。執行力: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而衡量執行力的標準,就是執行準確到位,絕不拖泥帶水。
樹立信心是執行力的第一步
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所謂境由心造,事在人為。積極的心態、堅定的信心,是戰勝困難和成就事業的重要力量。麵對一些重任,我們一定要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很好地完成它。
信心是什麼?信心是指對行為必定成功的信念,是一個人攀登人生頂峰的動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滿懷信心的人,都是堅信自己可以成功的人,都是在任何時候也不放棄自己的人。
一位著名公司的老板在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員工時說:我們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奮鬥進取精神、有信心承擔重任的人。有信心就有勇氣,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放眼職場的勝利者,無一不是麵對重任信心百倍,勇於承擔者。反之,那些失敗者則多是做事情畏首畏尾,怯於承擔的人。
所以,在工作中,不管你接受的任務多麼艱巨,千萬別表現出你做不了或不知從何入手的樣子。驚慌失措是職場中最忌諱的,沉著鎮靜、處變不驚的人,才是職場最終的勝利者。如果你有天塌下來都不怕的信心和勇氣,那麼出人頭地必然指日可待。
尼克鬆是我們極為熟悉的美國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鬆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鬆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
然而,尼克鬆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o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幹出了令自己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裏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操勝券的尼克鬆,卻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一個失去信心的人,沒有辦法全力以赴,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失敗者。
高爾基說:隻有滿懷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認識自己的意誌。在競爭激烈、強手如林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或事業不順,或經濟困窘,這時我們就應該把消極悲觀扔在背後,滿懷信心地積極爭取,這樣才有希望和機會渡過難關。對任何一個職場而言,樹立信心,敢於承擔重任都是最為重要的資產。
美國總統尼克鬆在1972年的競選中,為什麼會指使手下人去做愚蠢的事情,就是因為他缺乏自信,害怕自己無法獲得成功。當然,他這樣做的結果也可想而知,隻能是失敗。
麥當勞第二代掌門人雷克最信奉的一句座右銘是:世上沒有任何事能取代挑戰,當你有信心承擔重任的時候,你就已經走在了通往成功的路上。
《福布斯》雜誌的一位才華橫溢的總編大衛梅克,對待下屬不留情麵,一副冷冰冰的模樣。很多次他在大家著手準備下期刊物的時候,叫人傳出話來:在這期出版以前,你們當中一定有一個人會被解雇。搞得人人自危。
一名員工實在擔心,緊張得不得了,最後幹脆直接跑去問大衛梅克:大衛,你要解雇的是不是我?大衛梅克慢悠悠地說:本來我還沒想好是誰,不過,既然你提醒了我,那麼就是你了。於是,那名員工被當場炒了魷魚。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臨危受命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民眾說:我們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信心與承擔重任的缺失,比困難本身更加可怕。例子中的員工被大衛炒掉正是因為他缺少承擔重任的這份自信。
工作中,每個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本來工作就很多,上司偏偏又丟給你別人都不願意去完成的重任!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急著去抱怨,去否定自己,而是要表現出百倍的信心,把上司交給你的重任,看著上司對你的信任。
其實,事實也確是如此。仔細想一想,能有一大堆工作去做,說明你的能力極強,你隻要耐心地有計劃、有步驟地把每件事情做好,就一定會取得令你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記住: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像信心那樣影響我們的生活。人生到底是以喜劇收場還是以悲劇落幕,是成功輝煌還是黯然神傷,全在於你保持著什麼樣的信心。一個沒有信心的人,就好比少了馬達的渡輪,注定要在汪洋中沉沒。
正如英國思想家、哲學家斯圖爾特米爾所說:一個有信念敢承擔的人,所發出來的力量,不下於99位僅心存興趣的人。這也就是為何信念能使人渡過難關,並開啟卓越之門的緣故。
實施有效評估促進執行效果
IBM總裁郭士納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和管理者應該具備三個基本特征,即明確的業務核心、卓越的執行力和優秀的領導能力。蓋茨也曾坦言:在微軟未來10年內,所麵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
企業的生存發展完全依賴員工的努力程度,一個優秀的、有責任心的員工,都會主動去工作,盡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主動工作的員工具有一流的執行力,他們能夠抓住工作的重點,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在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解決一個個難題的過程中,他們自身的價值也不斷地增加,這樣領導自然就會對他們欣賞有加。
海爾是一個由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為稱雄國內外市場的企業集團的。今天的海爾為什麼這麼強大、知名度這麼響呢?海爾為什麼會做得這麼好呢?其實,他們也是從每件小事做起,也是從一家小的不起眼的公司發展起來的。在海爾公司,你會看見這麼一個標牌: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有三個人同時到一家建築公司應聘,經過考試,他們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人力資源部經理對他們說了一聲恭喜你們後,將他們帶到一處工地。
建築工地空蕩蕩的,隻有幾堆磚瓦被亂七八糟地擺放在那裏。經理看了看他們。下達了命令:每人負責一堆,將那些磚瓦碼放整齊。然後,就在三人疑惑的目光中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甲說:真奇怪,我們不是被錄取了嗎?為什麼把我們帶到這裏?乙說:經理腦子壞了吧?我可不是來搬磚的。丙說:別說了,既然讓我們幹,我們就開始幹吧。說完就甩開膀子工作起來,見狀,甲和乙也隻好跟著幹。可還沒搬到一半,甲和乙就慢了下來。
甲說:哥兒們,經理已經走了,我們還是歇會吧,幹嗎那麼實在,他又看不到。然後,乙就跟著停了下來。隻有丙,頭也沒抬,繼續幹活。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經理回來了,丙還有十幾塊就全碼齊了,甲和乙完成的還不到一半。經理看了看他們說:大家先下班吧,下午接著幹。
經理話音剛落,甲和乙就立馬扔掉了手裏的磚,而丙卻繼續把最後十幾塊碼齊了。回到公司,經理鄭重地對他們說:各位,這次公司隻聘用一人,剛才是最後一場考試,恭喜丙先生,你被錄用了。至於其他兩位先生,你們回去好好想一下落聘的原因吧。
有些員工,每當領導交代工作任務時,總要問該怎麼辦。他們總是被動地應付工作,雖然他們遵守紀律,循規蹈矩,做事卻缺乏熱情、創造性和主動性,隻是機械地完成任務,這種做事方法長此以往就會使他們失去對工作有效執行的態度。
在別人的要求下工作,永遠是被動的、機械的,如果不能給自己設定一個嚴格的工作標準,那麼工作對你來說就是漫無目的,你的職位也不可能上升到非凡的高度。
在職場中,像甲和乙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們接到任務後推三阻四,不能立即執行到位。老板在與不在他們的表現完全不同,老板在的時候表現出一副忙碌、認真工作的樣子,老板不在身邊就偷奸耍滑,糊弄事。這些用鞭子抽著,用腳踢著才去工作的人,工作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負擔。這樣的人必然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和提升,甚至隨時都可能處在失業的邊緣。
卓越中專畢業後,隻身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卓越沒有傲人的高學曆,也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他隻能靠自己的奮鬥,來使自己走向成功。
卓越在技校學的專業是汽修,於是他在一家修車廠找了份工作。當然,毫無工作經驗的他,隻能從學徒幹起,最髒最累的活每次都派到他身上。對此,卓越從不抱怨,還經常主動搶著幹髒活累活。和卓越一起應聘進來的兩個小同事經常嘲笑他,說他傻。聽到他們的話,卓越從不辯解。平時,活少的時候,卓越常常請教修車技術。另外,卓越還報了個成人夜校,當別的年輕人盡情享受夜生活的時候,他卻在埋頭苦讀。漸漸的,領導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勤快的小青年。
老板對卓越的表現非常滿意,很快就將他晉升為修車師傅。幾年後,當卓越提出想開一家自己的修車店時,老板二話沒說,拿出錢入了股。因為老板相信,這麼勤奮上進的青年絕對會有所作為的。
最終,卓越沒有讓老板失望,幾年後,他的修車鋪子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汽車維修連鎖店。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作為員工,要想獲得最高的成就,就要永遠保持一種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聽命行事固然是員工的神聖職責,但主動進取更被企業所提倡。如果一個人對工作沒有期望,幹成什麼樣算什麼樣,那麼他肯定幹不出出色的成績。
那麼到底什麼叫做好的執行力呢?簡單地說就是:全心全意,立即行動。如果你身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而不能坐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力。無論你充當什麼角色,隻要能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就是到位。
路安是英國一家工廠的匠師,他工作態度認真,且技藝非常的精湛,因此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但是他從來沒有因此而驕傲,老板非常欣賞他。路安話很少,對於工作,他的信條,也是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主動完成,隻要能完成百分之百,絕不完成百分之九十九。
一個對工作有高標準的員工,他是自動自發地做事,而不是在老板的吩咐下被動地應付。在這種自動自發的習慣下,縱使麵對缺乏挑戰或毫無樂趣的工作,仍然能夠積極主動的完成,最終獲得回報。
所以,聰明的員工一定要記住:成功就像一個美麗的女子,如果你連追求的勇氣都沒有,那她隻能變成別人妻子。成功就像一盤菜肴,材料準備的不充分,它絕不可能美味。所以,當你相中了她時候,就該鼓起勇氣,主動地去追。
有令必行是我們的工作準則
員工如戰士,服從命令是天職,如果企業沒有服從,就會寸步難行。如果公司中每個人都各自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做,不聽從命令,就會影響效率,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每一名員工都要在思想意識層麵上有服從的覺悟,將有令必行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做一個服從的好員工。
西點1952屆畢業生、勞恩鋼鐵公司總裁卡爾勞恩說:軍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服從,整體的巨大力量來源於個體的服從精神。在公司中,我們需要這種服從精神,上層的意識通過下屬的服從很快會變成一股強大的執行力。
眾所周知,軍隊素以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聞名。在西點,凡是遇到軍官問話,士兵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其中沒有任何借口是許多人一開始最不適應,但隨後最為推崇的一句話。
沒有任何借口意味著你要絕對服從,為一切行動負責,而不可有任何逃避或對抗的情緒。將軍隻有讓士兵們絕對服從指揮,才有可能塑造出一支紀律嚴明、執行有力的威武之師。
商場如戰場,職員如戰士,一樣需要無條件的服從意識與令行禁止的嚴明紀律。優秀的員工具有很強的使命感,絕對服從,拒絕借口,視完美複命為天職;相反,末流員工喜歡找借口,喜歡推卸責任,對自己的任務無動於衷,在執行的時候敷衍塞責。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說,這也是造成兩者卓越與平庸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曆史上有一個事件很好地說明服從的重要性與嚴肅性。很少有人會知道哈裏杜魯門總統為何解除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朝鮮戰爭的失敗隻是其中一個原因。杜魯門總統在解除麥克阿瑟將軍職務時說,他之所以終止麥克阿瑟將軍的政治生涯,既不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同他意見不一致,也不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而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不尊重總統辦公廳的意見,不服從他們的命令,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麥克阿瑟不服從上級指令是曆來有名的。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期間,一些退伍軍人及其家屬到華盛頓請願,要求政府發放現金津貼。當時任陸軍參謀長的麥克阿瑟到示威現場阻攔。在任總統胡佛指示麥克阿瑟不要動用軍隊對付示威者。麥克阿瑟對總統的指示不予理睬,用軍隊驅散了示威人群。
二戰結束後,杜魯門總統盡管對麥克阿瑟印象不佳,但還是對麥克阿瑟委以重任。麥克阿瑟成為日本的絕對統治者,他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了力度非常大的改革,使日本基本上消除了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走上了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道路。但麥克阿瑟在沒有經過華盛頓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將駐日美軍削減一半。麥克阿瑟的舉動實屬目中無人,杜魯門大為惱火。戰爭結束後,杜魯門兩次邀請麥克阿瑟回國參加慶典,都被麥克阿瑟以日本形勢複雜困難為由回絕。
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總統下令撤銷了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最讓麥克阿瑟尷尬的是,他是在新聞廣播中獲悉自己被撤職的。這一消息實在太突然了,沒有絲毫思想準備的麥克阿瑟聽到後,麵部表情一下子呆滯了。他萬萬沒有想到,功勳卓著的他,會被總統在戰場上撤銷一切職務。
不僅是在戰場上、政壇上要服從上級的指令,在組織中、在公司裏,也要服從領導的指揮與安排。
公司的各種決策,必須通過各級的執行才能實現,執行是否到位,是事業能否得到發展的重要決定因素。沒有執行能力,一切都是空談。雖然在新的經濟時代,許多員工都崇尚自由創新,但身為企業組織中的一員,服從永遠是第一位的。勞倫斯-彼得說:隻有證明自己能很好地執行命令的員工,才能被提升到發布命令的職位。如果不具備服從意識,就很難獲得晉升。
有一次,TCL公司決定撤出某型號機器,所有的店麵都接到通知,並於規定日期內完成。
某日,TCL一位高級經理到店麵巡視時,發現其中一家並未將那個型號的機器撤下架,便詢問其原因。該店麵的負責人高某解釋道:我認為此種機器的機型還比較新穎,隻要給我一周的時間,我一定能將其以合理的價格售出。此事的結果也正如高某所承諾的那樣,機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即以較高的價格售出,但高某並未受到嘉獎,反而挨了上頭一通批評。
對於這件事,那名高級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說:雖說這名負責人成功售出了該機器,但我依然不太讚成他的做法。對於公司的決定,員工並不能了解全部情況,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執行公司的決定。即便是站在為公司利益考慮的角度,也不鼓勵這種行為。有好的建議、想法可以向公司反映,但不能不執行公司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