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西這幾天一直忙於招聘工作,盡管他已經幹得滿頭大汗,可是他的上司並不買他的賬,反而指出他工作拖遝。
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列了一個單子:
應聘者的學曆是否為本科以上?
是否能熟練操作計算機?
具備何種技術技巧?
具備何種經驗?
以前的工作中的經驗是否有對這個職位不利的因素?
然後,他認真地翻閱簡曆,將每一份合格的撿出來,這項工作就浪費了他的大量時間,以致影響了他的日常工作。
達到招聘的成本效率是人力資源部門另一項重要的工作職能,它體現兩方麵的問題:一方麵,本次招聘中實際操作費用超過一般情況招聘成本所導致的浪費;另一方麵,由於此次招聘中某些策略與以往不同,導致實際簡曆每次篩選比例比前幾次招聘篩選比例大,這就意味著企業對求職者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小。這兩方麵都會造成企業招聘成本效率的低下。
在實現公司招聘成本效率過程中,需要計算企業的投入—產出率。這樣可以使企業在低成本投入的同時得到更好的產出率。投入是指求職者投到公司的簡曆數量;產出的意義為招聘結束後最終被企業錄用的人數。投入—產出率映射了企業的招聘成本的效率狀況。
而且,傑西根本沒有明確他的招聘職位最需要的技能是什麼,而是籠統地需要好員工,好員工很多,可是你總不能讓一個碩士生去做雜工吧。
當你做到最初的這個步驟時,你就可以把桌子上大約50%~80%的簡曆都淘汰出去。你還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保留下來的簡曆中,有些簡曆給你的印象將比其他深。
深入分析
時間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把你的時間浪費在不適合這份工作的應征者的簡曆上是毫無意義的。
正確方法:
你到底應該怎樣將那一堆自誇的簡曆歸整到可操作的小範圍,這種選擇可以顯示少數足以自傲的、具有高資曆的優秀應征者的優點?
瀏覽一遍你早先撰寫的工作描述書,更新你的記憶,通讀你列出的要求,提醒自己你認為絕對是最關鍵的因素,然後翻閱這些簡曆。
是的,我說的是“翻”,而不是“讀”簡曆。招聘界一個最偉大的假說就是希望雇主出於某些道德顧慮而切實地、逐行逐字地閱讀簡曆。沒有比這更大的謊言了。
對於我提出的下列每一問題,如果簡曆的答案是“是”,就加上一個“√”。
1.應征者是否提到至少一個滿足職位要求的相關成功故事?
在相近的條件下,過去的成功意味著他在你提供的職位上也很有可能取得成功。這條原則是任何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都不容置疑的,隻需通過時間的檢驗。
2.求職人列出的所有資曆是否為該職位高級雇員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