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倉促招聘(1 / 1)

一大早,萊西就被告知,她的一名屬下有特殊情況而辭職了。萊西氣憤極了,她將那位員工找來,大發了一頓脾氣,然而事實上,那名員工也確實是迫不得已。萊西也隻好作罷。她隻得在網上、報刊上登了一則招聘信息。好在應征者很快就紛至遝來,萊西才鬆了口氣。

她擬了一份麵試的草案:

“你為什麼要更換工作?”

“我們的公司是不是比你們原來的有發展前途?”

“你有哪些經驗?”

“現在你想得到的薪水是多少?”

可是幾位應聘者給萊西提的問題,與萊西的提問南轅北轍,她卻一點也沒有準備。

應聘者:

“請問你能說一下公司這一職位一天中的工作情況嗎?”

“公司的前景是什麼樣的呢?該職位的前景又是怎麼樣的呢?”

“公司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每一次員工的更替都是巨大的浪費,比如客戶關係的破壞或中斷,員工的培訓及再培訓,技術技能的流失,還有工作效率的下降,都是一種浪費和損失。許多公司都曾經統計過員工的更替耗費的金額,得到的結果是往往高達該職員工資的2~4倍之多。所以,在不能避免這種更替時,要及早發現這種苗頭,做深入分析

一個職員離職了,那麼你必須招聘一名新職員來填補該空缺。管理者應該隨時掌握員工的動向,以便做好充足的準備進行招聘。

好準備,以便能在接下來的招聘工作中做出很好的判斷,從比比皆是的人才中發現最適合自己這份工作的人。

另一方麵,在公司人員麵試、篩選、評估過程中,由於倉促而缺乏科學的工具作為考評人員素質、水平、技術和業務實力的評測手段,麵試人的主觀看法在評價中所占的比重要遠遠高於科學的評測方式。由於缺少工作分析,在人員錄用過程中沒有科學的錄用依據,容易造成入職人員與崗位要求的差距,甚至造成應聘者與崗位完全不相符的尷尬情景。

不僅要準備充足,而且要有耐心,如果不注重招聘的準備工作,那麼後果會層出不窮。每個應征者肯定都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麵展現給你,沒有耐心,又不細心,很難從“猶抱琵琶半遮麵”中看到應征者的“廬山真麵目”。

比如,在銷售部門,那些被匆匆錄用的員工可能會疏遠客戶,進而喪失掉客戶,這時,你才發現他們不能夠與別人很好的相處。

從上麵的案例中,我們還看到,萊西由於缺少工作分析並沒有準備好如何回答應試者所擔心的問題。一個應征者不但關心自己能否勝任這個職位,他更關心他在這個職位上的待遇和他的前途。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路子越走越差。

正確方法:

明確你所提供的職位所需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所值得付的薪金,接著再了解一下同行業相同職位所付薪金,或許工資的範圍就這樣確定了。如果沒有確定,你可以試著詢問廣告者工資範圍是多少,盡量在工資和福利方麵占競爭優勢。工資高的人有高度的工作積極性,其工作效率會比工資低的人高2~3倍。

1.你得能夠預計到企業職位的空缺。

這時,你可以通過以前招聘的經驗製定出新的招聘規劃,為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好前期準備。

2.讓同一部門或公司其他部門的某一職員填補此空缺。

晉升同一部門中具有資格的職員。被晉升者會很樂意接受此職,直到你找到填補其職位的合適人選,這樣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招聘合適人選替補低薪之職。

在找到該職位的最合適的人選之前,招聘一位臨時職員。

通過公司的新聞簡訊或各部門的行文,傳達你的招聘要求,公司中的其他職員當中很可能就有適合的新人選。讓所有的職員都知道此次招聘的要求及政策,這樣可以形成並加強這樣一種觀念:公司中的每一位員工都可以參與此次招聘。

3.管理者要有一個招聘規劃。

招聘規劃囊括招聘人數、招聘人員素質要求、招聘對象、經費、招聘渠道以及人員需求計劃報表等信息,它是建立在以低成本招收高質量、適合企業的人才為標準製定的。這樣,對企業整體發展才能起到積極的配合作用。

妙語點評: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招聘員工就是為公司輸進新鮮血液,病急亂投醫,可能會招致更多的疾病。當你準備招聘時,一定要站在應聘者的角度上考慮一下,他將會對公司有什麼樣的要求,他對這個職位有什麼看法。這樣在接下來的麵試中才會得心應手,不致與應征者的談話不投機,甚至“驢唇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