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完全失去東非(4)(1 / 2)

希特勒勃然大怒,揚言要滅了南斯拉夫。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勸他先使用外交手段,遭到希特勒的拒絕。

1941年4月6日,德軍入侵南斯拉夫,4月17日,南斯拉夫滅亡。4月27日,德軍占領希臘首都雅典。

這次巴爾幹戰役僅僅是段小插曲,對德國來講卻十分被動,使德國發動侵蘇戰役的時間大大延遲,不利於對蘇聯的戰役,因為德國早就計劃於寒冬來臨之前結束侵蘇戰役。大量德軍參加巴爾幹作戰後,物資消耗巨大,又立即調往蘇德邊境,來不及休整,作戰鬥力受到很大影響。

在北非戰場,墨索裏尼過高地估計了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沒想到意大利軍隊屢戰屢敗。墨索裏尼把責任都推卸給軍隊,責怪他們辜負了他的領導。

意軍被英軍打得潰不成軍,除了英軍的勇猛頑強、指揮得力、擅長沙漠作戰外,與意軍自身的缺陷也密切相關。

意軍人數雖多,但裝備落後,缺少訓練,兵力結構也不合理。

意軍的M—13型主戰坦克機體太輕,根本無法抵擋住英軍炮火的攻擊,簡直成了“緩慢移動的棺材”。

意軍缺乏優良的反坦克槍炮和反戰機火炮。其作戰野炮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遺留下來的舊設計。作戰飛機已經早過時了,根本不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對付埃塞俄比亞還勉強可以,對付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就差遠了。

意軍以步兵為主,沒有足夠的運輸設備,北非意軍的機動車加起來比不上德軍一個機械化師,怎麼可能快速作戰?

此外,意軍領導班子缺乏足夠的戰鬥熱情,意軍的士氣就不用提了。意軍相互之間支持不夠,防禦設施的縱深也明顯不足。

對於墨索裏尼來說,這些應該是他感受最真切、最深刻的。但墨索裏尼似乎從未對自己的指揮產生過懷疑,他毫不留情地指責格拉齊亞尼:“6個將軍被俘,1個將軍戰死,你怎麼交待?”為了遮醜,墨索裏尼撤銷了格拉齊亞尼的職務。

這時墨索裏尼已經別無選擇了,隻好去求助他那位縱橫歐洲大陸的柏林盟友——希特勒。

意大利

古代神話傳說,羅慕路斯和孿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哺育的,兩兄弟於公元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意大利部落聚居在羅馬城。公元前900年起,伊特魯裏亞文明萌芽。公元前3世紀末,古羅馬人攻下伊特魯裏亞城。

羅馬共和國版圖大概是今天的意大利南部,公元前241年,經過第二次迦太基戰爭,羅馬共和國吞並了西西裏島。公元前202年,羅馬共和國擊敗了商業國家迦太基,吞並了西班牙和希臘。

在獨裁者凱撒的率領下,羅馬吞並了高盧和埃及。凱撒被刺殺後,其養子屋大維率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古羅馬帝國,即奧古斯都·凱撒。

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後來,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征服。在後來的幾百年裏,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經常入侵古羅馬帝國。

15世紀,意大利文藝複興,湧現了多那太羅、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家。

16世紀早期,意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796年,拿破侖入侵意大利。19世紀60年代,在馬誌尼和加裏波第的努力下,意大利複興運動蓬勃發展。1861年,分裂了多個世紀的意大利終於統一,意大利王國成立,國王是埃馬努埃萊二世。

自從墨索裏尼發動戰爭以後,意大利人民倒黴到了極點,在希臘碰了大釘子,在非洲不斷失敗,幾乎把意大利的殖民地都丟光了。墨索裏尼沒有發動入侵埃塞俄比亞戰爭前,意大利在非洲享有壓倒性優勢,擁有50萬軍隊,而英國隻有5萬軍隊,在蘇丹和肯尼亞的兵力也少得可憐。但現在,意大利的東非殖民地已經完全丟失,在北非方麵,英軍也打到了班加西。若不是丘吉爾為支援希臘而下令停止進攻,英軍很可能把意大利軍隊趕出北非。

由於意大利支持不住,本來,希特勒不想幫助意軍。但非洲的戰略地位不可小視。所以,在墨索裏尼忸忸怩怩提出要求後,希特勒大度地表示,他不會讓意大利人失去北非。他準備派一個精銳的裝甲兵團赴北非作戰。

結果,隆美爾被派到北非,開始了長達3年的北非戰役。整個非洲戰場,理論上是由意大利部隊負責,其實在非洲戰役中扮演主角的是隆美爾的少量德國裝甲部隊,而龐大的意大利部隊幾乎幫不上德軍什麼忙。

以上因素對德國侵蘇的失敗雖沒有決定影響,但影響巨大。就是說,巴爾幹作戰和北非作戰都顯得畫蛇添足,若意大利不到處戰敗,反而能使德國在侵蘇時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