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髒病者,應隨身備有急救盒等急用藥品。
猝死的防治關鍵在於預防,及時發現和確診,並立即進行有效的治療。此外,要大力宣傳急救方法,普及急救知識,以使病人能盡早得到即便是最簡單的處理措施。
4.現場急救——贏得時間最重要
一旦遇到心搏驟停的病人,原則上是立即就地進行心肺複蘇搶救。主要的緊急處理措施為胸外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這是搶救心搏驟停病人的有效辦法。撥打“120”電話尋求呼救。力求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先做如下處理。
應迅速使病人平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為其解開衣服,鬆開腰帶和女病人的胸罩,使其麵部朝上,頭低平臥位,救護者麵對病人,跪在病人左側進行搶救;
救護者立即用拳頭叩擊患者心前區,連續叩擊3~5次,使心髒複跳,需注意力量適度,以不損傷肋骨為度。如此法不成功,應馬上為其做胸外心髒按壓。
救護者的左掌根平放在患者胸骨的2/3與下1/3交界處,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麵,兩肘伸直,手臂與胸骨垂直,借助身體的重力,有節奏地向下加壓,使病人胸骨下陷3~4厘米,每分鍾壓80~100次,用力要均勻、規則,速度及力量要適宜。
在對病人做人工心髒按壓的同時,應配合做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是簡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病人的肩、頸下墊些軟物,使病人頭部呈後仰位。救護者跪在患者一側,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頜,使其張口;另一手捏緊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氣後,救護者的口一定要包含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廓上抬。每吹完一口氣,救護者的口應稍側轉,並鬆開病人的鼻孔,讓病人肺內氣體排出,如此反複進行,吹氣頻率20次分左右。
救護過程中,心髒按壓與人工呼吸應交替進行,如為1人操作,兩者頻率之比為15:2,即心髒按壓15次,吹氣2次,如2人配合操作,兩者頻率之比為5:1,即心髒按壓5次,吹氣1次。
人工呼吸與胸外心髒按壓最好由兩名救護者配合。如現場沒有其他人則由一個人單獨完成。
搶救是否有效,搶救方法至關重要。救護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人的麵色是否由蒼白、土黃轉為紅潤。指尖由青紫轉為正常,口鼻出現輕微喘氣,於病人的頸部、腹股溝大腿根處能摸到輕微動脈搏動,這些變化是證明搶救有效的指標。需注意上述救護工作,一定要堅持到救護人員到來,再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果讀者有興趣,特別是家中有冠心病等心髒病病人者,平時不妨練習一下,也可以請專業人員加以指導。在國外某些先進國家中,已有相當數量的公民掌握了急救複蘇技術,以備應急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