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經濟真的已經崛起了嗎?還是我們正在路上?我們未來將走向哪裏?我們未來的道路應該怎麼走?當我們試圖回答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環顧四周,會發現似乎存在各種悖論的現象。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中國遊客是世界各國翹首以盼的“財神爺”;我們的企業紛紛去國外收購企業、自然資源;當西方國家掙紮在金融危機的泥潭中難以自拔的時候,我們去歐洲進行大規模的采購;我們的進出口規模足以影響世界市場的價格;我們的產品充斥世界各地,頻頻引發貿易爭端;我國的外彙儲備傲視全世界,我們的人民幣升值勢不可擋,甚至很多人已經大膽預測人民幣即將成為“世界貨幣”;我國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具有發言權,各老牌經濟強國現在開始不得不考慮中國的影響;中國越來越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動機和穩定器;日本首相、美國總統、德國總理紛紛訪華,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國的作用和與中國的合作;“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
所有這些現象似乎都說明我們中國已然崛起,我們的國際地位已經大大提高,我們又重新獲得了漢唐盛世的榮光。
然而另一方麵我們又會發現:我們的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我們很多人還要承受極低的工資,終日勞作,唯一的目的就是生活下去;我們大批的下崗職工、低收入者還在為晚餐是不是有肉吃而發愁;我們每年還有很多人因為貧困而失學,還有很多人因為承受不了高昂的醫療費用而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還有更多的人為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房子而節衣縮食;我們的企業還要每年為國外貢獻大量的專利費用;我們大量生產設備、核心技術還要求助於他人,生產鏈中幾乎所有高端環節都由國外掌握著;我們還大量缺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從上麵這些事實中,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我們仍然停留在“第三世界”,和真正的經濟強國還相去甚遠。
其實這些現象都反映了現實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就是這麼一個複雜的糅合體。目前僅僅是中國在崛起道路上的一個特定階段而已,我們既不是原地踏步,也不是“功德圓滿”,我們隻是在路上,我們才剛上路。未來的路如果能走好,我們改善的空間還無限廣大,中國經濟的強大遠非你所能想象;但若是走不好,我們可能會徘徊不前,甚至走向沒落。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怎樣把握現在的機遇,繼續加快發展,因為很有可能中國不再有這麼一個難得的崛起的機會了。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長期在全球領跑,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塊價值窪地,世界的眼光被中國所吸引,全球的資金湧向這裏,追逐利益,使我國的房價、股價、物價的波動性都在增強,我國經濟麵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在持續增加。
為什麼資金會選擇中國?這個正是說明了全世界資本看好中國的發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資本也一樣,哪裏是價值窪地,它就流向哪裏,哪裏就會水漲船高。我們要有這樣的自信:中國的發展前景,中國未來的潛力不可限量。
要想把握這個難得的機遇,要想迎接中國經濟新一輪的大爆發,我們必須做好各種準備,其中包括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企業,更包括我們的普通老百姓。
我們的政府最迫切需要做好的是一個裁判員的角色,一個穩定器的角色。我們的政府應該完善各種經濟製度,建立一個良好、公平、有效率的市場環境;應該不斷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提高駕馭整體經濟的能力,在經濟周期的波動中發揮好穩定市場的作用。
這裏我想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政府必須做好金融衛士。金融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國這樣經濟在騰飛的國家,無數國內外、近現代的經驗和教訓都雄辯地證明金融安全對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我們目前的金融體係還十分落後和脆弱,如果我們不盡快加強金融係統的建設,修複其中存在的某些漏洞,一旦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到時候造成的損失簡直難以估量。
比如說外國熱錢,它們對我國經濟波動的影響非常大,對於這個問題,企業沒辦法,老百姓更沒辦法,所以這個擔子就壓在了政府的肩上,需要政府從全局的高度來把握問題,需要完善法律法規並嚴格執行和監管。
我們的政府要有嚴重的危機意識,否則在不久的將來,像1997年、2008年這樣的金融風暴爆發於中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我們要居安思危。我們的股市、樓市的暴漲暴跌,我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無一不和外國熱錢密切相關,如果不對其提高警惕,最終受害的隻能是我們的百姓和我們的實體經濟。
資本市場上之所以一直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話和頃刻破產的悲劇,就是因為人性不可避免的貪婪和恐懼,這一點永遠沒有改變過,也永遠難以改變。越來越多的人現在已經不滿足於賺大錢了,而是追求更快地賺大錢,甚至“一夜暴富”已經難以滿足某些人的欲望了,似乎“頃刻暴富”才是他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