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追求的儒學思想(2 / 3)

這種人格,是自孔子以來就形成的古代儒者的人格,當然也是被譽為“統儒”的董仲舒的天性。事實上,這種忠君、憂國、愛民的憂患意識,一直伴隨董仲舒終生,直至死而後已。

董仲舒代表著一個階層,這個階層就是“士”。士,原本是邦國時期最低一級的貴族,其上依次是大夫、諸侯和天子。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他們都是“領主”。士卻沒有領地,頂多有一塊沒有主權和治權的田地。沒有領地,所以沒什麼家產。

事實上,在我國古代,士的安身立命之本,無非就是修齊治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第一件事是士自己的,後麵三件事則分別是大夫、諸侯和天子的,但需要士來幫忙。

也就是說,士,首先要管好自己,加強道德修養,學成文藝武藝,這就是修身;然後幫助大夫打理采邑,這就是齊家;輔助諸侯治理邦國,這就是治國;協助天子安定四海,這就是平天下。

在家裏,董仲舒總結了自己50餘年治學的心得體會,加上對《春秋公羊》等的研究,寫成了17卷82篇《春秋繁露》。

他仍繼續從事對《春秋》微言大義的研究,從《春秋》的某些語言作出很神秘而又實有所指的注解。這就是漢代興盛的“今文經學”的初期,他寫了許多有關“今文經學”的文章。所謂今文經學是指用秦漢時期流行的隸書寫的解釋《春秋》的文章,首先做這種文章的就是董仲舒。

除了研究這類經學的文章以外,董仲舒還整理了各次上疏的文章和其他一些議論性的文字,據史書記載,他一共寫了123篇這類文章,然而到現在,大部分已經遺失,流傳下來的隻有10多萬字。

董仲舒並沒有把自己寫的書命名為《春秋繁露》。相傳他成書之前,夢見有龍入懷,於是創作了這本書,這當然隻是傳說。然而他寫了好幾十篇文章,分別叫《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等,卻沒有把他們編撰成書。一般認為是後人輯錄編纂而成的。因為這些文章是一部連貫的儒學之書,於是給它們冠名為《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大致上體現了董仲舒的思想。然而他在書中摻雜了不少關於神學的內容,從頭至尾都貫徹著他的神學觀。他還強調了天的至高無上。在《五行相生》篇中,他又重複了自己關於陰刑陽德的說法。

董仲舒從儒家思想出發,在書中表達了“仁義”的改良主張。在《仁義法》篇中,他解釋“仁義”為“愛人”、“克己”。在《製度》篇中,他還指出土地兼並是社會等級破壞、農民貧困作亂的原因,還主張廢除奴婢製。在《身之養重於義》中,他說以“利”“養體”,是人之天性,因此要用“禮”來防範老百姓,引導百姓如何取利。

他還把“天人感應”的思想融進了文章中,他說王者能起參天地的巨大作用,廣大“民”“眾”也能影響上天。更重要的是,他把“四權”和“三綱五常”在書中做了歸納,在《基義》中用天地、陰陽之道論證了三綱,他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上天的意誌。

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還闡述了“三統說”。三統從黑統開始,經曆白統至赤統,又複歸黑統,他認為這就是曆史的發展規律。

在書中,他進一步總結了他的“性三品說”,在《深察名號》中,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仁貪二氣。就如同天有陰陽二道一樣,君主和聖人的出現就是為了教民為善。在《實踐》篇中,他把人性分為三等,在《竹林》篇中說人的節情、化性、正命最終都依賴於聖人和天意。

公元前121年,董仲舒已歸家10多年,這期間漢待達到鼎盛。他盡管在家中著書立說,養病在家,但仍十分關心朝政大事,甚至他75歲時,還積極寫奏章給漢武帝,堅決反對鹽和鐵官營的政策,認為這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