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書架上常備書。就是那些束之高閣,哪天需要不能確定,但確實能解自己燃眉之急的書……那就擱在書櫃最頂層吧。
那些實在是文化糟粕,永遠再也不屑一顧的、汙染精神、又占據書架的、阻礙記憶力和找書時間的書,就趕早作為廢品處理了吧。一個腦子容量太小,兼收並蓄不太靠譜,隨時放棄隨時清點。靜心清心才能有所作為,開闊胸襟清醒頭腦才能求得大智大慧。書架清徹明淨心腦明淨,讓自己的思維及創造力健健康康,這樣才能保證自己“靈魂的事”能幹幹淨淨做到極致。
名家思語:閱讀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審美的過程,欣賞的過程,感動的過程,震撼的過程,啟智的過程;而絕對不應該是一種社會調查報告,更不是界定社會階層的社會學分類。(池莉)
To read without reflecting is like eating without:digesting。讀書不思考,猶如吃飯不消化。
風聲入耳,明月伴窗,倚窗讀書或寫字,使我在滾滾紅塵中得以保持一份心靈的寧靜和一份純淨的思考。
這一段,我太浮躁了。剛剛選擇不坐班的半自由職業,一開始,總想著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似乎想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定下的一年的任務。於是馬不停蹄,連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讀書或寫點東西,都有好些天沒靜下心來做了。待晚上靜下心來,想讀書時,已經是眼皮打架了。想寫點什麼時,打開電腦,又被電腦的速度和莫名其妙蹦出來的廣告、激情下載、手機鈴聲等弄得暈頭轉向。
原來那麼喜歡一進家門就開電腦的我,現在突然很懷念坐在煤油燈下寫字的日子了——聽著蛙聲。喝著媽媽送來的豆子芝麻薑鹽茶。伴著廚房裏傳來媽媽炒新摘來的茶葉的清香或是媽媽鍘豬菜的熟悉的節奏聲。多田園的日子呀,真是恐怕今生不再有了。我之所以寫恐怕二字,因為我一直一門心思地還在夢想著等富足一些,等到哪一天我和他兩個人真的都閑下來的時候,就回去自己種菜躺在搖椅裏讀讀書呢。這是不是小女子的小資思想呀,不知道,但願不是。
今晚,親了親孩子,剛才還因為他太吵鬧生他氣呢,現在看著他發出均勻的帶著香味的呼吸聲酣睡的樣子,我又禁不住笑了。再又坐窗前時,我已不再浮躁了。拿起書,坐定。
豁我耳目、沁我心脾、啟我心智的時刻到了。不一會兒。心巾神往的自由美麗的世界,突然之間變得像美麗純潔的梔子花。在漫山遍野裏永不凋零地盛開著。我神定氣閑,我感覺我的夢想離我近多了,心也不由自主地燦爛地笑了。
名家思語:在我不寫字的時候,我用閱讀來保持和文字的聯係(感謝上帝,這是迄今為止仍然能夠讓我感覺生活美好的幾種行為之一)。閱讀使我原諒自己的疏懶,因為值得閱讀的,好的文字太多了。就像值得觀看的,好的影視作品太少了一樣。
我砍賞的人
He is only bright that shines by himself。真正的漂亮靠自身的光彩。
我欣賞的人很多。可是仔細想來,竟然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用加減法。在這兒先減去男性公民。再在我所欣賞的女性公民裏排列。
我欣賞的人有女作家冰心。她親筆寫下的話:“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給了我一路走來許許多多的感慰。在她的身上,我總會感到一種身心的淨化,會受到一種聖潔的感染。在她的身上,我永遠看到的是一個人生命力的旺盛,看到的是一顆跳動了近百年的、在思考、在奮鬥的年輕的從容的心。“文革”中的她在中國作協掃了兩年廁所,六十多歲的老人每天早上六點趕車上班。老了之後盡管行動不便,每早起床就大量閱報讀刊,了解文壇動態,然後就握筆為文,小說、散文、雜文、自傳、評論、序跋,無所不寫。在遺囑裏她還寫下了這樣的句子:“我悄悄地來到這個世上,也願意悄悄地離去。”平和、大氣,讓我仰慕。
我欣賞的人有林徽因,一個溫柔且相貌出眾的才女。中國第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築學家。中國一代建築大師梁思成的妻子。三十年代初,她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麵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麵的論文。
她參與了國徽設計。改造了傳統景泰藍。參加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同時她又是作家。她的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更是寫得美妙絕倫。
這本書中涉及到的所有寫過美麗文字的女子我都敬仰至極,還有吳青霞、關紫蘭、方君璧、潘玉良、路青等用畫筆描畫美麗人生的女子、用舞蹈抒發靈魂的赤足的伊莎多拉·鄧肯、女兒國“雀之靈”的楊麗萍、還有那些活躍在音符裏的樂壇驕女……我欣賞所有有成就、靠智慧與創造思維獨立於世的女子。我欣賞她們富於感情、富於思想的生活方式,我欣賞她們細密、深思的姿態,我欣賞她們擁有美妙之心、擁有令人敬佩的靈氣。有她們熏陶著,我永遠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