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鼻咽炎、打鼾、呼吸不暢的瑜伽調理處方(3 / 3)

(5)然後埋下頭,吐氣呼聲將水從口中吐出。這樣反複衝洗3-5次,整個鼻衝洗療法就結束了。

小貼士

本衝洗法一定要注意控製好鹽水的水溫及濃度,水溫太燙易傷鼻腔黏膜,太冷冬天又感覺不適;鹽濃度太淡殺菌作用差,太濃又刺激鼻黏膜不適;另溫鹽水擠入鼻腔時一定要憋住氣,以免嗆入氣管;此操作最好在臨睡覺及出門半小時前進行。本衝洗法不僅對防治鼻炎及預防感冒效果顯著;同時對某些粉塵重的工作、工種(如教師、采煤工、裝卸工、縫紉工等)及沙塵暴天氣,清潔鼻腔、防治鼻炎均有好處。

(二)被動調理(陰)

1.精油配方

尤加利3滴+佛手柑2滴倒入一杯熱水,蒸麵,同時用鼻孔做深呼吸。也可室內熏香,配合精油額輪(印堂)、喉輪(天突及廉泉)按摩。

2.穴位按摩

1)咽炎按摩方法:

(1)用中指指端點揉廉泉(舌骨體上緣的中點處)、翳風(耳垂後下緣凹陷處)、下關穴(麵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處,合口有孔,張口即閉)各100次。

(2)用力拿捏大魚際(手掌內大拇指根部肌肉豐實處)、少商(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0.1寸處)、合穀穴(虎口上)各20-30次。

(3)用雙手大魚際按揉太陽穴50次。

(4)拿捏太溪(足內側,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太衝穴(足背第1、2趾縫間向上1.5寸處)各30-50次。

(5)用拇指螺紋麵推下橋弓(耳後翳風至鎖骨上窩中成一直線)左右各10次。

(6)用力拿捏風池穴(後發際頸椎兩側凹陷處)10次。

(7)用中指指端按壓廉泉、翳風穴,各振動1至2分鍾。

(8)每天按摩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9)配合頸椎藥包溫灸效果最佳。

2)鼻炎按摩方法

(1)揉按百會穴。用一隻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頭頂,用中指揉百會穴(位置:從兩耳中線和兩眉之間中線在頭頂的交彙點),其他兩指輔助,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感到清涼。

(2)指推鼻梁兩側。用兩隻手的食指、中指按住鼻梁兩側,上下推搓36次。配合意念:鼻腔漸通透。

(3)揉迎香穴。用兩隻手的食指按住迎香穴(在鼻翼兩側旁開一點,指壓有酸麻感),順時針轉36圈。配合意念:鼻腔已通透。

(4)推擦印堂穴、陽白穴、絲竹孔、太陽穴。用兩隻手的中指按住印堂穴(兩眉之間中點),食指、無名指輔助,依次向陽白穴(眉心向上一指半處)、絲竹孔(眉尾處旁開一點)、太陽穴推擦36次。配合意念:頭腦清涼,鼻腔舒適通達。

(5)最好由專業技師操作,配合使用通透類藥油,每天做3次,每次做3遍,精力集中,指力適度。

四、生活方式調理

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氣幹燥及過冷、過熱、過濕都可影響鼻腔、咽部黏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鼻腔、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鼻咽炎病變。早晨、飯後及睡覺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潔。同時,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對防治鼻炎、咽炎也不容忽視。

咽津法:靜坐,兩手輕放於兩大腿,兩眼微閉,舌抵上齶,安神入靜,自然呼吸,口中蓄津,待津液滿口,緩緩下咽,如此15—20分鍾,然後慢慢睜開兩眼,以一手拇指與其餘四指輕輕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滿口後,緩緩下咽,如此按揉5—7分鍾。每日練2—3次,每次15—30分鍾。

功效:可緩解消除咽喉腫痛、鼻喉燥癢、鼻腔咽喉異物感。

慢性鼻咽炎的注意事項:

(1)注意足夠的休息,避免熬夜。

(2)注意飲食,忌辛辣刺激的飲食,忌煙酒,忌過冷過熱的食物。

(3)良好的空氣和環境,盡量避免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長時間停留。

(4)盡量少說話。

(5)一般情況下平時以中藥清熱解毒為主,急性發作時可用西藥抗生素治療。

(6)少數慢性鼻咽炎與消化道疾病有關,如反流性食管炎。

日常生活中倒是有一些沒有痛苦的自我改善方法,也可以緩解或治療打鼾。側臥和減肥是不錯的方式,側臥能減輕頸部和胸部脂肪對氣道造成的壓力,有助於減輕打鼾。而減肥可以緩解頸部的脂肪沉積,防止上氣道管腔狹小。

另外,戒煙酒也可以。因為過度吸煙會刺激咽部黏膜充血水腫,增加咽腔的狹窄程度,而過度飲酒會使鬆弛的軟齶下垂、肥厚的舌根後墜,導致上氣道狹窄,二者都會誘發或加重呼吸暫停。

專家建議,經常打鼾的人除了應去醫院排除相關疾病之外,平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睡前抽煙、喝酒;調整睡姿,側睡不易打鼾;墊高床頭,抬高上半身。過度肥胖者適當減肥,有利於治療鼾症。

五、飲食調理

鼻咽炎的飲食調養,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如橘子、廣柑、菠蘿、特別是含花青素的青皮的甘蔗、橄欖、青瓜、青鴨梨、青蘋果等,或多喝水及清涼飲料,推薦甘蔗汁、黃瓜汁、蘋果汁。忌食煙、酒、薑、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中醫認為,慢性鼻炎、咽炎係風熱鼻喉痹反複發作,陰津暗耗、虛火上炎,熏灼鼻咽部,或肺陰不足等所致。下列幾方,可供參考選用。

1.麥蓮冰糖飲

麥冬15克、白蓮子15克、冰糖適量,加水適量同煲後代茶飲用。有滋陰益腎、生津止渴之功效。

2.無花果煲冰糖

無花果25克、冰糖適量,加水煲之飲用,每日一次。有益氣生津,潤肺化痰之功效。

3.鴨蛋蔥花湯

用鮮鴨蛋1-2個去殼,青蔥4-5根切碎加水適量同煮,飴糖調味,吃蛋喝湯,每日1次。有滋陰清熱、止咳化痰等功效。

4.百合煲香蕉

百合20克、香蕉2-3隻去皮,冰糖適量,加水同煲。每日一次服食,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