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束角式脊椎扭轉
(1)臀部坐於地麵,兩腳掌相抵,雙膝向兩側打開,大腿盡量接近地麵,腳跟盡量接近會陰。脊背舒展,雙肩鬆沉,束角式保持。
(2)右手放到左大腿根部,左手去勾右側腰部,或落在身體正後方的地麵,指尖向後。
(3)吸氣,脊背舒展;呼氣,扭轉腰背向左後扭轉,肩膀打開,眼睛看向左後方。保持呼吸5次。而後換另一側。
功效:
(1)按摩盆腔內的髒器。調理子宮,保養卵巢。
(2)排除腹部濁氣,調理腸胃係統。
(3)按摩整個脊柱,治療頸椎腰椎的疼痛。
6.坐角式
動作要領:坐於坐骨上,雙腿向外打開,微微彎曲膝蓋,勾腳,腳後跟向遠處用力,膝蓋對著腳趾的方向,吸氣時雙手手掌向前觸地,呼氣時向前伸展脊柱,保持1-3分鍾。
功效:緩解坐骨神經痛,控製和規律月經流量,拉伸到大腿內側的肝經和大腿後側的膀胱經。
7.蛙式
功效:打開髖關節,刺激骨盆區域,充分伸展了腹腔中的髒器和腺體,調節身體機能,強壯體質,預防過敏症狀。
從基本貓式開始,兩手兩膝撐地,慢慢膝蓋向兩側分開到極限,保持大腿和脊椎垂直,小腿和大腿垂直,兩肘撐開,一側臉靠地,保持5-10次呼吸後交換一側臉靠地。
小貼士
在腿分開的最大位置保持即可,不需要用力下壓,重力會幫助慢慢放鬆打開胯關節,保持大腿和脊椎相對垂直,不要向前或向後。
8.龜式
適合:可作為調息、入靜的姿勢,晚上練習效果最佳。也可為腳繞頭做準備。
要求:初學者可用輔助帶,兩手握住帶子的兩端,逐漸靠近。量力而行,盡量伸展背部。
功效:按摩盆腔器官,強健性腺、強健整個脊椎和腹部器官。減輕前列腺、性腺及盆腔器官充血。 有助於血液循環至腦下垂體、鬆果腺、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強健腎上腺及胰腺。
舒緩神經及情緒,減少壓力,放鬆手腳關節,減少大腿、小腿脂肪。
改善:脊椎僵硬,肝、脾、腎失調,泌尿生殖係統(前列腺、子宮、睾丸及卵巢)失調,痛經、月經失調,減輕壓力,消除焦慮、緊張。
主要步驟:
(1)坐姿,兩腳踩地,分開約一倍半的肩寬。
(2)吸氣兩手上舉,呼氣彎腰,兩手向前,脊椎向前延伸。
(3)進一步,兩手穿過膝蓋下方,到腰部後方去相握,抬頭。保持該姿勢30-60秒,呼吸深長而均勻。
小貼士
雖然瑜伽對調節內分泌有奇效。但就像中藥店中的各色補藥,也不是拿過來就能用的。比如經典的弓式,它對胰腺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但是由於它旺盛甲狀腺,所以甲亢的朋友就是被禁止練習的。因此,練習瑜伽一定要選擇專業的場館和教練,好的教練就像老中醫,把單獨的練習和方法看作單獨的一味藥,能夠熟練運用各種藥材配伍,開出整體的調理藥方,須有先後,輕重,主輔等區分,陽性主動練習加上陰性被動調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印度的阿育韋達醫生就是把瑜伽和熏蒸、泡浴、溫灸、油療灌頂等方法結合為療程整體使用的,所以多數瑜伽學院同時是自然療法學院,學生要學習5年及以上,才能畢業分到傳統阿育韋達醫院實習、門診,類似我們的中醫學院。
瑜伽有很多可以調節內分泌的。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眼鏡蛇式,蝗蟲式,弓式等。還因為這些體式屬於偏陽性體式,易加速體內血液循環,使機體出現興奮,情緒高昂。相反,針對甲狀腺激素分泌過低的患者,如果沒有形成脖子粗大而壓迫喉部和氣管,則可以適當練習這些體式。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這些姿勢拉伸腹部功效較強,刺激和按摩到腸胃,所以患有胃下垂,腸結核,疝氣和胃潰瘍的人也不適合練習這些姿勢,以免造成腸胃黏膜的損傷,或加重下垂。
一些收緊下頜的姿勢,比如下頜收束法,犁式,肩倒立式,將血液封鎖約束在下頜,借以刺激甲狀腺體,加強體內新陳代謝,所以,患有甲亢的患者也不適合練習下頜收束的姿勢。
9.腹輪手印
兩手拇指相抵,手掌前方重疊,可放在小腹位置,對應刺激腹輪反射區。
10.冥想
腹輪橙色水晶冥想最有效。簡易坐或仰臥攤屍式,全身放鬆,呼吸均勻緩慢,想象腹輪小腹位置有一顆橙色水晶,晶瑩剔透,散發出淡淡橙色的光芒,貫通中脈,光芒逐漸充滿全身每個角落,全身充滿了能量,經絡暢通,全身舒爽通透,無比放鬆,冥想5-10分鍾後慢慢意念回到當下。
(二)被動調理(陰)
1.精油配方
荷荷巴油10ml+橙花2滴+天竺葵2滴+快樂鼠尾草2滴+乳香1滴,在肚臍周圍逆時針按摩,最後雙手交疊按在小腹處,深呼吸。可配合腹輪熏蒸、溫灸,促進精油滲透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