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猴王式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四肢冰冷。
(1)跪在地上,上身挺直,雙手自然下垂。
(2)左腿往後伸展,腳背著地,吸氣,兩臂向上合掌。
(3)呼氣,身體向後伸展,骨盆前推,頭部後仰,兩手向後。
(4)保持此姿態,深呼吸5次。
(5)還原至起始姿態,換另一側腿,重複練習。
4.弓箭手式
(1)坐姿,雙腿在體前伸直。
(2)曲左膝,右手握左腳尖,左手從上方向前握右腳尖。
(3)上身前傾,右手把左腳拉近右耳。
(4)深呼吸5次,吸氣還原,左右交換做。
小貼士
在進行此動作練習的時候,需要肘提起有拉弓射箭的感覺,是拉腳而不是托腳,把腳尖拉近耳朵,頭不要歪,不是耳朵去靠近腳,注視前方。
5.加強背伸展式
功效:此式能夠加速肩、頸、背、胸腔、腹腔以及整個脊柱的血液循環,消除淤塞,使之可以均流全身,調節身體機能,加強體質。
站姿,雙腳前後分開兩倍肩寬距離,兩手在身後相握,吸氣抬頭,呼氣向前彎腰,下巴去接近小腿,兩手臂向前,肩盡量展開。保持6次深長呼吸。吸氣,緩慢起身,放鬆一下再做另一側。可以反複做3組。
6.輪式
功效:展開肩部,靈活溫暖脊椎、椎間盤,增大氧氣吸入量,改善循環,刺激補養腹部器官。
(1)仰臥,兩膝彎曲,腳跟靠近臀部,兩手到頭部兩側撐地,手指尖指向肩部。
(2)努力背離地,頭頂地,頭向腳靠近,兩手跟過來在頭兩側撐地。
(3)頭部離開地麵,脊椎最大程度反彎,重心適當向胸前方向移動,肩展開。
(4)保持5-8次呼吸後用頭頂地,身體放平,慢慢放鬆。
小貼士:如有困難做到頭頂地即可,在極限位置保持一秒鍾也有效果。
小貼士
注意向下時腰背脊椎保持延伸挺直,不要拱背。
7.手印
心輪手印(同前)和足印契(可促進足部特別是腳趾循環,改善大腳骨等腳型問題)。
足印契:用手幫忙把雙腳的腳趾一個個交錯,保持10個呼吸,也可伸腿收回,做5次。
8.冥想
綠色水晶冥想最有效。蓮花坐或仰臥攤屍式,全身放鬆,呼吸均勻緩慢,想象心輪心口位置有一顆綠色水晶,晶瑩剔透,散發出淡淡綠色的光芒,貫通中脈,光芒逐漸充滿全身每個角落,全身充滿了能量,經絡暢通,全身舒爽通透,無比放鬆,冥想5-10分鍾後慢慢意念回到當下。
(二)被動調理(陰)
1.精油配方
5滴絲柏+3滴生薑或茶樹或尤加利,滴入水盆泡手腳(茶樹有去腳氣腳臭的作用)。按摩方法:在脖頸處按摩,向左三圈,向右三圈,重複5分鍾以上,可同時做頸椎、胸椎溫灸。
2.穴位按摩
傳統印醫和中醫都認為,穴位按摩治療手腳冰冷的原理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經常按摩以下4個穴位,有較好的療效。
(1)揉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部,脈輪瑜伽中頂輪的反射區,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湧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
(2)揉搓勞宮穴:勞宮穴位於手心部,脈輪瑜伽中頂輪的反射區。一手握拳,揉搓另一隻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隻手,交替進行。
(3)按揉氣衝穴:氣衝穴位於大腿根裏側,此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4)按揉、拍打腎俞穴:腎俞穴位於兩邊腰眼,輕輕用力,兩邊各拍打100餘次。
四、生活方式調理
1.勤運動.勤甩手
建議你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鍾,促進氣血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