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農”問題的文件有哪些,其主要精神是什麼?
2004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七年出台了關於“三農”的“一號文件”,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農業發展支持力度的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視和關注。
2004年,針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的情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下發,強調要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200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幹政策的意見》下發,文件要求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麵發展。
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要求,完善強化支農政策,建設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良好開局。
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中,突出強調了在新的曆史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意見》強調指出:“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加強‘三農’工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同時,還具體部署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新型農民的戰略步驟,主要包括: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製;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健全發展現代農業的產業體係;健全農村市場體係,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培養新型農民,造就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製機製,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現代農業建設取得實效。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幹意見》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切實加大“三農”投入力度,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良性互動格局,探索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製機製,並製定一係列政策措施。文件以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為主題,切中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要害,抓住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問題,是黨中央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從農村發展迫切需要出發,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幹意見》指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文件包括五大內容: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支撐和服務體係,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提出,要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基本思路,毫不鬆懈地抓好農業農村工作。文件包括: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係,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提出要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促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力爭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麵。文件內容包括: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全麵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製;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製度;不斷創新水利發展體製機製;切實加強對水利工作的領導。
2.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
根據新農村建設的時代背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舉措和發展目標。“20字目標”言簡意賅、內容豐富、有機統一,高度概括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在“三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其中“生產發展”是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條件;“生活寬裕”是著力點,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目的;“鄉風文明”是精神支柱,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村容整潔”是重要條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管理民主”是政治保證,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這五個方麵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彰顯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深刻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無論是發展先進生產力,還是發展先進文化,其最終落腳點在於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麵發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以人的全麵發展為根本目的的和諧社會。建設以新農民、新風尚、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為標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既要求發展農村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又要求發展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既要求加強社會主義農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又要求加強社會主義農村的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既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又要求不斷推進和完善村民自治製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既要求實現社會主義農村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又要求農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涵蓋了農村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的方方麵麵,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統籌農村內部發展,推動社會主義農村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歸根到底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這正是在農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性要求。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協調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
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從哪些方麵入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要緊緊圍繞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基本思路,結合“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和要求,紮實開展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1)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中堅力量;(2)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3)繼承與建設並重,促進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思想保障和良好的生態環境;(4)提高農民的民主素質,促進民主參與、管理民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政治氛圍;(5)努力保持農村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組織保障。
5.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由於各地農業生態類型、自然資源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不同的模式,且從不同的角度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從區位來分,可分為都市型、城郊型、農莊型;從農業來劃分,可分為工業帶動型、農業產業化帶動型、服務業帶動型、資源開發型等;從帶動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動力因素的角度出發,可分為政府主導型、城市帶動型、村企互動型、支部帶動型、能人引領型、科技園區帶動型、主導產業帶動型、高效農業引領型等。
6.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是如何部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的?
2008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深刻總結了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和基本經驗,深入分析了當前農村改革發展麵臨的矛盾和問題,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三個方麵全麵部署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1)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製度建設。一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二是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製度,三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製度,四是建立現代農村金融製度,五是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製度,六是健全農村民主管理製度。
(2)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二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三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四是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六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七是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3)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麵進步。一是繁榮發展農村文化,二是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三是促進農村醫療事業發展,四是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係,五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六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七是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八是強化農村社會管理。
7.《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如何部署解決農民關切的問題?
《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對農民關切的一係列問題均作出部署。
(1)農村基本經濟製度問題
①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為了賦予農民更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決定》明確提出“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雖然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已經普及農村,農村生活保障體係正在著手建立健全,但相當一部分農民仍靠土地生存。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是實現農村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土地流轉的迫切要求。穩定的土地承包關係使得農民承包地權屬更明晰、利益預期更穩定,農民才能更放心地流轉承包地。
②推進農業經營體製機製創新
《決定》明確指出,推進農業經營體製機製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並對此提出“兩個轉變”:一是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二是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係的方向轉變。要實現“兩個轉變”,一要增加農業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二要培育現代化農業要求的新型農民,不斷提高農民的融資能力、科技應用能力、機械使用能力、市場開發能力;三要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製,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
(2)農村土地管理問題
①堅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
我國耕地麵積已由1997年的19.49億畝減少到2010年的18.26億畝,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耕地麵積將逐年減少。對此,《決定》提出必須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堅決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的要求。首先,要層層落實責任,各級地方政府必須對本轄區內的基本農田和耕地實現嚴格管製,按照《決定》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製,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其次,執行耕地占補平衡的法定責任,嚴格執行《決定》提出的“耕地實行先補後占,不得跨省區市進行占補平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