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累得腳掌生了老繭,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西到戎狄,東到黃海、東海之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治水付出了那麼大的精力,生活卻簡簡單單。人們看到,禹住的隻是很簡陋的草房,吃的食物很普通,比一般群眾的粗茶淡飯還要差一些。
人們非常崇敬他,尊稱他為大禹。
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在家務農,日子過得很不容易。禹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卻沒有進去,而是奔向河灘,努力治理洪水。有一天,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禹正從門外經過,聽見嬰兒的哭聲,他多想回去看一看自己的兒子啊。可是他還是硬起心腸,沒有進去。
這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成為千古美談。
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鬥,大禹終於將洪水引入大海,將肆虐的洪水治服。黃河兩岸又恢複了安定與幸福,人們非常感謝大禹,到處傳頌他的功德。
舜到了晚年,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禪讓給了禹。後來舜帝南巡,死在吾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因為悲痛欲絕,也投洞庭湖而死。
這個時候,禹想把位子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各部落的首領都不同意。
於是,禹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南)正式稱王,國號為夏。中國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夏朝終於建立了。
夏禹到了晚年,知道伯益曾經輔助自己治水,功勞很大,於是決定立他為自己的繼承人。可是,他卻在暗地裏培植兒子啟的勢力。
禹死後,啟認為夏朝天下是他父親通過不懈努力得來的,理應由他來繼承。伯益見啟不好惹,就將本部落遷往箕山南邊(今河南登封縣)。啟為了爭奪王位,竟然帶兵襲擊伯益,伯益不幸死在亂軍之中。
啟非常興奮,就在鈞台(今河南省禹縣)大宴群臣,做了夏朝的第二代王。從此,禪讓的傳統,就被父死子繼的家天下製度取代了。
■後羿之死
夏啟逝世後,他留下的眾多兒子為了爭奪王位,竟然兵戎相見。最後,啟的一個兒子太康取得勝利,君臨天下。太康把都城遷到斟尋(今河南鞏縣一帶),整日不理朝政,就知道各處打獵。
太康的五個兒子預料到父親的統治必然不能持久,隻得離開,逃到外邦去了。臨走的時候,他們一麵哭泣,一邊唱著一首歌。這首歌就是著名的《五子之歌》。
可是太康還是一心隻想著玩。有一次,他聽說洛水南岸有不少野獸,就去那裏打獵。太康到了洛水南岸,發現那裏挺好玩,就在那裏呆了一百天。
這時候,東夷族興起了一個有窮氏部落,首領名叫後羿。據傳說,堯的時候,有窮氏出了個英雄叫羿,是個神射手。當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羿為了解救萬民,射下了其中的九個太陽。後羿是羿的後代,也善於射箭。
這時候,後羿得知太康出去打獵,都城沒有得力的將領鎮守,就與宰相寒浞(音zhuó)一塊統率軍隊奪取了斟尋。占領斟尋之後,後羿又派人馬把守洛水北岸,阻止太康回來。
太康聽說京城失守,這才後悔起來。可他身邊的軍隊太少,根本沒有實力與東夷族抗衡,他毫無辦法,沒過幾年就一命嗚呼了。
太康死後,其弟仲康繼位。沒過幾年,仲康想聯合各路諸侯討伐後羿,可是後羿先下手為強,帶兵進攻有夔氏部落,把該部落的首領伯封給殺了。這一下,各路諸侯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仲康又氣又恨,得了一場重病死了。他的兒子相繼位後,為了使後羿不再注意他,將都城遷往帝丘(今河南濮陽)。
後羿打敗伯封後,將伯封的母親玄妻擄入宮中,立為王後。玄妻的頭發很黑,容貌極為出色,深得後羿的寵愛。從此以後,後羿整日沉迷於射箭和美色,不怎麼處理國家大事了。
宰相寒浞不但不勸阻後羿,反而引誘他到各處射箭,自己則與玄妻私通,共同籌劃消滅後羿的大業。寒浞為了取後羿而代之,還四處結交官員,拉攏人心,勢力日漸雄厚。而後羿整天隻知玩樂,不知道危險就在身邊。
一天,後羿高高興興地打獵回來,玄妻依寒浞之計,擺下宴席,與後羿飲酒作樂。正在這時,埋伏在暗處的刺客衝了出來,將後羿亂刀砍死。後羿的兩個兒子不在都城,聽到噩耗後趕回來,結果在城門下被寒浞殺了。
後羿死後,寒浞便自立為王,立玄妻為王後。沒過多久,玄妻為寒浞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澆,一個叫豷(音yì)。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非常勇猛,成為寒浞的左膀右臂。
後來,寒浞聽說斟尋氏和斟灌氏聽從相的號令,非常生氣,就派澆和豷帶兵把這兩個部落滅了。這兄弟二人乘勝攻入帝丘,相全力進行抵抗,不幸戰死在沙場。
相的王後緡(音mǐn)見情況不好,就從宮牆狗洞逃出,回娘家有仍氏那裏,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少康。
少康長大成人後,寒浞父子還不放過他,他隻得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裏。
後來,少康組織了一支軍隊襲擊有窮氏,結果取得勝利。寒浞被擒,他的兩個兒子死於沙場。少康非常高興,將寒浞處死,報了滅國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