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清朝(4)(1 / 3)

俄羅斯是中國西北方的強盛國家。16世紀,俄國奉行對外擴張政策,侵略周邊國家。公元1632年,俄國占領了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在那裏興建城市,名為雅庫次克城。俄國貴族聽說中國地大物博,準備從西伯利亞向中國東北進攻,掠奪財富。

1649年,雅庫次克城官員派哈巴羅夫進犯中國。哈巴羅夫帶領七十名士兵,進入黑龍江流域,力圖建立殖民統治。中國人民不甘心當俄國的奴隸,進行了激烈的抵抗。第二年,哈巴羅夫讓斯捷潘諾夫統率士兵,自己返回雅庫次克,請求上級援助。

到了夏天,哈巴羅夫重新回到黑龍江地區,並帶來三門火炮和一些槍支。他憑借先進的武器占領了雅克薩(今俄國阿爾布津),並將所有男性俘虜溺死。1651年,哈巴羅夫占領了桂古達爾,六百多名達斡爾人遇害,二百多名婦女、十八名兒童被擄走。

不久,哈巴羅夫又來到黑龍江下遊地區,在烏紮拉村攻擊赫哲人。赫哲人早就聽說俄國侵略者心腸狠毒,於是組織人馬攻擊俄軍。但他們的大刀長矛敵不過俄國人的火炮,結果連吃敗仗。赫哲人把黑龍江的情況向清政府報告,請求朝廷派兵剿除敵軍。

公元1652年,清政府派出少量軍隊,增援黑龍江下遊的百姓。中國軍民團結一心,將俄國人打得狼狽而逃。哈巴羅夫帶領敗兵,逃往黑龍江上遊地區。不久,斯捷潘諾夫遭到清朝將軍明安達理的攻擊。俄國侵略軍全軍覆沒,斯捷潘諾夫被打死。

康熙繼位後,俄國又派軍侵入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尼布楚(今俄國涅爾琴斯克)修建城堡,向東北百姓征收苛捐雜稅,進行殖民統治。俄國還派人到北京出使,誇大俄國實力,恐嚇清朝君臣。康熙雖無力解決北部邊患,但仍表現出大國之威。

康熙平三藩、收複台灣後,準備解決東北問題。他知道俄國國力強盛,要想取勝必須對他們有所了解。於是,他抽出時間,在養心殿學習俄國的地理和語言。1682年,康熙還帶著侍從去東北視察,了解邊關的真實情況。

從東北回京後,康熙召見副都統郎談、彭春,命他二人以捕鹿為名,到邊境考察。郎談離京後,立即派人去尼布楚,說自己要去邊境狩獵,俄國人果然不對他們設防。郎、彭二將帶領少量士兵,沿黑龍江而上,對雅克薩進行了仔細的勘察。

郎談、彭春回京後,對康熙說:“要解決雅克薩問題,隻需三千人馬。”這個判斷與康熙原先的估計正好相符,康熙非常高興,抗擊侵略者的信心更加堅定。

公元1685年,康熙帝拜彭春為黑龍江將軍,命他攻打雅克薩,趕走侵略軍。第一次雅克薩之戰爆發。5月,三千清軍來到雅克薩城下,用火炮攻城,俄軍有一百多人喪命。俄國守將托爾托布津無法取勝,隻得投降。

彭春將俄國將士釋放,不許他們再侵犯雅克薩。俄將滿口答應,帶兵撤退到尼布楚。彭春立即下令,將雅克薩城毀掉,然後撤退到璦琿。轉眼到了秋天,莫斯科的六百援軍來到尼布楚。托爾托布津膽子大起來,又回到雅克薩,修建城牆,還想侵犯東北。

康熙得知俄國人又占領雅克薩,非常憤怒,命清軍再次攻擊俄軍。1686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兩千清軍,將雅克薩團團圍住,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打響了。在戰鬥中,托爾布津拒不投降,被炮火所傷,一命嗚呼。俄國副將代掌軍隊,仍然抵抗。

清軍於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個方向深挖戰壕,西麵河上安排戰艦。這樣就把敵人與外界的聯係徹底切斷。雅克薩被圍了一年,八百多名俄軍隻剩六十六人,俄國沙皇聽到這種情況非常吃驚。

於是,沙皇派人與康熙講和,希望解除雅克薩的包圍。康熙考慮再三,終於命前線軍隊停止進攻,讓俄國軍隊撤往尼布楚。不久,清軍撤到璦琿和墨爾根,依然嚴陣以待。

公元1689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規定,黑龍江流域、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土地都是中國領土,雅克薩歸中國所有,俄國不得侵占。中國則放棄一部分領土。這個條約製止了俄國對中國的進一步侵略,使康熙騰出手來解決本國的民族矛盾。

■三征噶爾丹

清朝時期,蒙古人分為三部分,即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漠南蒙古是內蒙古,漠北蒙古是外蒙古,主要是喀爾喀部,漠西蒙古居住在天山一帶,包部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和土爾扈特等四大部。

到了康熙時期,噶爾丹成為準噶爾部落的首領。此人野心勃勃,不斷擴張勢力,在草原上稱王稱霸。公元1677年,噶爾丹占領了青海的和碩特部,第二年又奪取了天山南邊的葉爾羌部。他還經常進攻喀爾喀部,侵占土地,搶掠牲畜、人口,喀爾喀人對他恨之入骨。

喀爾喀部派人到北京,請求康熙皇帝援助他們,製止噶爾丹的擴張行為。康熙皇帝非常同情喀爾喀人,派使者到準噶爾,要求噶爾丹退還侵占的領土。可是,噶爾丹已取得俄國政府的支持,對康熙帝的規勸毫不理會。

1688年,噶爾丹又大舉進攻喀爾喀,喀爾喀的土信圖汗吃了敗仗,逃到漠南。康熙皇帝派人撫慰他。噶爾丹一再向康熙索要土信圖汗,都遭到嚴詞拒絕。過了兩年,噶爾丹帶兵征討喀爾喀,在漠南任意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