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清朝(6)(1 / 3)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在這部小說中,曹雪芹寫了一個貴族大家庭賈家從興盛到衰落的故事。

曹雪芹把他的閱曆、信念和才華都灌注到小說裏去了。小說規模宏大,結構嚴謹,語言清新流暢,優美生動。書中塑造了許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寫得才氣橫溢,深刻感人,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藝術成就,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浸透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成就。

曹雪芹花了十年時間,在北京西郊寫這部小說,辛勞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當他寫完八十回的時候,北京郊區流行痘疹,他的一個心愛的孩子也得病死了,他再也受不了種種打擊,終於放下了他沒有完成的著作,離開了人世。

曹雪芹死後,他的小說稿本經過朋友們傳抄,漸漸流傳開來。不論是公子王孫,還是平民百姓,都四處打聽,想方設法弄來一部一飽眼福。許多人讀了這本小說,又是讚賞,又是感動。但是對這樣傑出的著作沒有全部完成,總覺得是一件太可惜的事。後來,又有一個文學家高鶚,按照曹雪芹原來的構思,續寫了後四十回,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完整的《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

小說《紅樓夢》經過一再傳抄、翻印,越傳越廣。直至當代,大家公認它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它不僅有高超的藝術成就,而且思想內容極其豐富,人們從小說中了解到封建社會的興衰曆史和社會狀況。直到現在,從國內到世界各國,都有許多學者研究、考證這部偉大著作,人們把這門學問稱作“紅學”,研究《紅樓夢》的專家叫作“紅學家”。

■林清起義

在乾隆統治的晚期,土地兼並問題非常嚴重,貪汙賄賂盛行。農民對朝廷非常不滿,起義者此起彼伏。到了嘉慶時期,這些情況沒有好轉,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人們將清王朝由盛轉衰的現象稱為“乾嘉之變”。

當時,北方興起了一個秘密宗教,名為八卦教,又稱榮華會。它主張反抗官府,殺戮官吏,並分為三部分,即北京、河北的坎教,河南的震教,山東的離教。八卦教不斷傳教收徒、擴大組織,揭露清朝的殘暴、昏庸。公元1807年,坎教信徒廢掉自己的首領,立林清為教主。

林清是北京大興縣人,小時候在一位武將家裏當過仆人,學會很多武功。後來,家裏人將他送到藥鋪裏當學徒。林清在藥鋪學習期間,掌握了一些藥理知識,並粗通醫術。可是,由於他行為不檢,被老板趕了出來。他經人介紹,到縣衙學做書吏,又被辭退。

於是,他跑到宋家莊姐姐家裏,投靠姐夫。林清的姐夫想做生意,就讓林清幫助他。二人走南闖北,賺了一些錢。可是,因為林清好賭,姐夫終於和他散夥。林清想到自己還有一些醫術,就跑到南方當了一名郎中。

後來,林清厭倦了南方的生活,就回轉大興縣,住在姐姐家裏。有人見他誌向遠大,就介紹他加入八卦教。由於林清社會經驗豐富,慷慨大方,第二年就當了坎教之主。

林清知道農民最眷戀土地,就對教徒們說:“以後誰要加入坎教,就得交納‘種福錢’。等到咱們得了天下,凡交納‘種福錢’滿一百文的,就給他田地一頃。”老百姓聽說坎教願把土地分給教徒,都爭著入教。

1811年,林清來到河南滑縣,拜見震教教主李文成。李文成說:“離教教主馮克善也在此地,他很有心計,深得人心,不如請來共議大事!”三人會談後,決定於兩年後起兵造反,由林清的部眾攻打皇宮,奪取京城,然後李、馮起兵響應。

林清說道:“李教主才智過人,不如讓他執掌八卦教,咱們都聽他的號令!”大家進行討論後,決定讓林清、李文成共掌八卦教,即日起發動教眾,為起義作充分的準備。

公元1813年7月,林清抵達河南道口,約見李文成、馮克善。大家商議了一陣,決定將八卦教改名為天理教,尊林清為天皇,李文成為地皇,馮克善為人皇。

林清說道:“今年八月有閏月,也就是說有兩個中秋節。咱們就在第二個中秋節起義,不知你們對此有何想法?”李文成、馮克善表示同意。三人又商定,起義時,義軍用白布纏頭、係腰,所用旗幟為白色,上寫“奉天開道”四字;林清在北京起事後,李文成立即北上支援,以防不測。

到了8月,河南滑縣縣令強得捷偵知天理教造反的消息,將李文成逮捕入獄。滑縣教徒提前起義,將李文成救出。大家推舉李文成為“李真主”,舉起反清旗幟。

而北京、河北的天理教因為保密工作完善,沒有被發現。到了閏月中秋,嘉慶帝去避暑山莊圍獵,林清派出二百義軍攻打皇宮,自己在大興黃村組織武裝。起義軍分為兩路,由宮中宦官接應。東路軍進東華門時不慎露出兵刃,清兵急忙關閉城門,門內義軍都被害死。

西路軍由李五率領,在宦官的帶領下,順利通過西華門,接著攻打隆宗門。他們向隆宗門亂箭齊發,至今此門匾額上還留有一個箭頭痕跡。

此時,二阿哥綿寧正在上書房讀書,得知消息後調來火器營、健銳營入宮守衛。西路義軍有數人翻越宮牆,來到養心殿外。綿寧立於養心殿階下,用火槍打死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