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林則徐到達廣州。他與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等人鬥爭,要求英國商人交出鴉片。義律以動用武力相威脅,林則徐毫不懼怕,命人封鎖洋館,斷絕水路交通。義律非常害怕,隻得同意繳煙。6月,林則徐將兩萬多箱鴉片於虎門灘頭銷毀。
1840年,英國政府悍然發動戰爭,維護本國的鴉片貿易。遠征中國的英軍共有四千人,由海軍少將喬治·懿利擔任司令,商務監督查理·義利擔任副司令。此時林則徐已擔任兩廣總督,派兵嚴陣以待。英軍在廣東占不到便宜,就興師北上,占領定海(今舟山群島),抵達天津海港。
道光帝得知英軍這樣猖狂,非常害怕,派直隸總督琦善與英軍講和。琦善到了英軍營中,說道:“隻要你們退到廣東沿海,一切都好商量。”英軍退兵後,琦善又上本彈劾林則徐,說他做事冒進,導致英軍入侵。道光將林則徐流放到伊犁,讓琦善接替他的職務。
轉眼到了第二年,英軍出動一半部隊,攻打虎門外的沙角、大角炮台。駐守炮台的是陳連升、陳長鵬父子,他們手下隻有六百多人,寡不敵眾。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想去救援,但琦善卻不許他前往。結果,沙角、大角的清軍將士全部陣亡。
不久,英軍進逼虎門的威遠、靖遠、鎮遠等炮台。關天培手下僅有四百士兵,遂向統率數萬軍隊的琦善求援,但琦善坐視虎門危急不理。關天培對將士們說道:“人可死,誌不可侮。我誓與炮台共存亡,決不後退。”
將士們被關將軍的豪情所感動,都說:“我們既為國家當差,豈有遇敵後退之理!大人一心為國,我們自當堅守,決無二話!”
關天培鎮守靖遠炮台,敵人發起幾次進攻,都失敗了。次日下午,突然刮起南風,英軍趁風打炮,猛攻靖遠炮台,清軍官兵傷亡越來越慘重,關天培受傷十餘處,血浸衣襟,仍鎮定自若,沉著應戰。他看到炮手戰死,就親自操作大炮。
這時,天下起雨來,雨水將大炮淋濕,炮彈無法發射。英軍從炮台後麵衝了上來,關天培手揮大刀,與敵人展開肉搏戰,連殺數人。後來,他胸部中彈,終於殉國。三座炮台也相繼失陷。
英軍奪了虎門,又順流而上,攻打江蘇吳淞口。清軍大將陳化成已七十多歲,他親臨前線,帶領官兵努力抵抗。戰鬥持續了幾個小時,清軍大炮擊沉兩艘敵船,擊折兩枝敵船桅杆,英軍共有二百多人淹死。但吳淞口炮台也被敵人大炮擊毀。
兩江總督牛鑒見勢不好,率領軍隊逃跑。這使得清軍士氣大受影響。參將周世榮說道:“咱們不是英國人的對手,趕快退兵吧!”陳化成憤怒地說道:“平時看你忠誠辦事,我才用你為參將,沒想到你這樣怕死!”他拔出刀來,向周世榮砍去。眾將慌忙攔住。
陳化成說道:“我就是死,也要死在炮台上!”他說著,欲用大炮射擊敵人。可是炮彈在炮瞠裏爆炸,大炮被炸毀,陳化成被炸得遍體鱗傷,血染戰袍。敵人趁機登陸,有個士兵將馬讓給陳化成,讓他快跑,但陳化成拒絕了。
敵人爬上炮台時,陳化成怒不可遏,揮舞戰刀奮力拚殺。他刀法厲害,一連砍死三名敵兵。這時,敵軍向他發射了一顆炮彈,陳化成壯烈犧牲。
英軍得了吳淞口,向江寧府(今屬江蘇南京)進逼,道光帝十分驚慌,派人與英軍講和。1842年,中、英雙方在江寧簽訂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清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準許英國人在中國販賣鴉片。從此,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三元裏抗英
鴉片戰爭中,英軍攻陷虎門炮台後,長驅直入,英國軍艦駛入省河,廣州形勢十分危急。
公元1841年3月,參讚大臣、湖南提督楊芳先與靖逆將軍奕山到達廣州。楊芳來到廣州後,看見英國軍艦在江麵上往來穿梭、橫行無阻,這個鎮壓白蓮教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竟然愚蠢地認為其中必有妖術作怪。於是他想出一條“妙計”,名為“以邪製邪”。他下令部隊廣泛收集民間馬桶,裝載於木筏之上,向英艦劃去,準備以汙穢的糞便破除英軍妖術。結果妙計失靈,英軍趁勢反攻,逼近廣州城郊,形勢更加危急。
5月21日,奕山出動大軍,貿然發動夜襲,結果失敗。英國趁勢展開大規模反攻,至5月25日,廣州城北諸炮台都被英軍攻陷。並設司令部於地勢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位於越秀山,當地稱四方台,距城僅500米,大炮可直轟城內。
一看形勢不妙,奕山、楊芳以及其他文武官員立即在廣州城牆上高懸起白旗,派廣州知府餘保純出城與英國人議和。5月27日,奕山等人私自接受英方條件簽訂了《廣州和約》,繳納白銀600萬元為贖城費,賠償英國商館損失30萬元,清軍退出廣州城60英裏外等,以換取英軍不進入廣州城。
然而,《廣州和約》墨跡未幹,占領廣州城郊各炮台的英軍便不斷竄擾西北郊三元裏、西村、泥城、蕭岡等村莊,搶劫燒殺、奸淫婦女、焚毀民房。
5月29日,十幾名英國侵略軍又竄到三元裏行凶搶劫,他們見菜農韋紹光的妻子李氏貌美,就開始動手動腳地調戲李氏。韋紹光看到自己的妻子受人欺辱,立即組織幾個青年,圍住這夥英兵,用手中的鋤頭扁擔當場打死了八九名英兵,並將屍體投入豬糞坑內。其餘英兵見勢不妙,紛紛逃跑。這件事很快傳遍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