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真周到,0~3歲寶寶日常護理細節(2 / 3)

細節提醒

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得出爽身粉一定會誘發卵巢癌,但是,為慎重起見,年輕的媽媽應避免用爽身粉為女孩撲下身,即使是成年女性也最好不用爽身粉撲下身。

寶寶為什麼啼哭

寶寶為什麼哭:哭對寶寶來說,最正常不過了,在他(她)會講話以前,這是他(她)唯一能讓大人感覺到他(她)的方式。在剛開始的時候,媽媽肯定覺得寶寶的各種哭聲都一樣,但是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哭聲可是寶寶的“語言”哦,寶寶在用他(她)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他(她)的需要並和周圍的人交流呢。

細節提醒

有的時候,寶寶不停地哭鬧,用什麼辦法也沒用。有時哭聲尖而直,伴發熱、麵色發青、嘔吐,或是哭聲微弱、精神萎靡、不吃奶,這就表明寶寶生病了,要盡快請醫生診治。

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

1.饑餓:當寶寶饑餓時,哭聲很洪亮,哭時頭來回活動,嘴不停地尋找,並做著吸吮的動作。隻要一喂奶,哭聲馬上就停止。而且吃飽後會安靜入睡,或滿足地四處張望。

2.感覺冷:當寶寶冷時,哭聲會減弱,並且麵色蒼白、手腳冰涼、身體緊縮,這時把寶寶抱在溫暖的懷中或加蓋衣被,寶寶覺得暖和了,就不再哭了。

3.感覺熱:如果寶寶哭得滿臉通紅、滿頭是汗,一摸身上也是濕濕的,被窩很熱或寶寶的衣服太厚,那麼減少鋪蓋或減衣服,寶寶就會慢慢停止啼哭。

4.便便了:有時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好像很委屈,趕快打開包被,原來是大便或者小便把尿布弄髒了,這時候換塊幹的尿布,寶寶就安靜了。

5.不安:寶寶哭得很緊張,你不理他(她),他(她)的哭聲會越來越大,打開尿布一看,咦,尿布沒濕,那是怎麼回事?可能是寶寶做夢了,或者是寶寶對一種睡姿感到厭煩了,想換換姿勢可又無能為力,隻好哭了。那就拍拍寶寶告訴他(她)“媽媽在這,別怕”,或者給寶寶換個體位,他(她)又接著睡了。

6.就是想哭:一些寶寶常常在每天的同一個時間“發作”,或者不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是你的寶寶就是想哭。這個時候,要學會安撫寶寶,帶寶寶出去散步、給他(她)唱歌、幫助他(她)打嗝等都能有效地讓寶寶停止哭泣,如果寶寶哭的時間較長,可以叫家人陪伴你,在你累的時候替換一下。

細節提醒

家長要十分關注寶寶的表情,當哭時口角經常隻向一側歪,另一側鼻唇溝淺時,要注意寶寶有沒有麵部神經麻痹症,如果發現寶寶麵部表情出現異常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要關注寶寶的微笑

嬰兒出生後就會笑,這是“生理性的微笑”,是與生俱來的。以後,慢慢地,嬰兒學會了對人臉和玩具微笑,這時產生了社會的需要,轉變為“社會性微笑”。他喜歡有人逗引,有人接近他就笑,離開他就哭,和他講話會咯咯地發音應答。

當寶寶失去微笑時,他的發展也就停止了,所以說,新生兒的微笑是一個人在健康發展的極好的象征。

寶寶太安靜不是好事

有的新生寶寶四肢伸直、活動少、麵部表情少、吃奶吮吸力不強、很少哭鬧等不正常現象,家長誤認為寶寶很乖很安靜,卻不知,寶寶安靜也不一定是好事。寶寶出生後充滿生命力的動作和表情都給家人帶來無比的喜悅,寶寶的哭鬧往往表現為安靜、動作少的新生寶寶,往往肌張力低下,下肢強直呈交叉狀,這種寶寶往往精神呆滯,反應不靈敏,而且隨著月齡增大,智力發育落後逐漸明顯,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患有先天性腦發育不全症。有的寶寶因為營養不良導致肌肉發育不良,或患有先天性腦發育不全症,表現為肌張力低下,表情呆滯,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這些都需要去醫院檢查,以明確診斷。

細節提醒

如果寶寶由原來的活潑好動突然變得安靜了,隻是輕輕呻吟或異常安靜,很可能是急性病的表現。呻吟是小兒生病痛苦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和啼哭不同,不帶有情緒和要求,是疾病嚴重時的自然症狀。

新生寶寶長牙要及時拔除

出生沒幾天的新生寶寶居然開始長牙了。寶寶早出牙是好是壞呢?是不是和孕期補鈣過多有關?其實剛出生的嬰兒長牙並不是什麼奇怪現象,嬰兒這種過早萌出的牙,醫學上稱誕生牙,通常長在下牙床,有1至2個,發生率約為1∶2000,和孕期補鈣無關。新生兒過早萌出的乳牙尚未形成牙根,是無根牙,隻靠牙槽黏膜聯結著,明顯鬆動,很容易脫落。萬一牙齒鬆動脫落,牙齒便可隨著嬰幼兒呼吸進到肺內,從而引發咳嗽以及肺不張等疾病。

另外,新生兒口腔咬合和舌頭運動並不協調,牙齒咬破舌頭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樣會造成舌尖潰瘍,一旦哺乳時咬住乳頭,還會影響哺乳。因此,醫生遇到早出牙時,多會建議家長將其拔掉。

細節提醒

拔除“誕生牙”後,下頜少了一顆牙,鄰近的牙會向被拔除牙留下的空隙處傾斜、移動,可能導致牙齒不整齊,所以孩子第二次牙齒長齊後需要進行牙齒矯正。

新生兒不能剪睫毛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睫毛長得長、密,在孩子生後不久就將其睫毛剪掉,希望再長出的睫毛更粗、更長。其實,睫毛的長短、粗細、漂亮與否,主要與遺傳等因素和營養狀況有關,用剪睫的方法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睫毛是眼睛的保護屏障:人的睫毛不是為美麗而生的,有其特殊的作用。上下瞼睫毛在眼睛前方形成一個保護屏障,起到遮擋灰塵和過強光線的作用,對眼睛的保護有重要的意義。人為剪掉睫毛後,在新睫毛長出以前,眼睛暫時失去了這種天然的保護作用,易受到傷害。如塵沙較大的天氣人們要眯起眼睛,睫毛便可起擋住塵沙的作用而人又能清楚地看到一切。沒有睫毛者在這時隻能閉起眼睛,才能不被風沙迷眼,但就不能看到東西了。

剪掉睫毛會造成孩子痛苦:剪掉睫毛後,剛長出的粗、短、硬的新睫毛,容易刺激眼球、結膜和角膜,會產生怕光、流淚、眼瞼痙攣等異常症狀,嚴重者會繼發眼部感染,另外,在剪睫毛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的眼瞼眨動,或者頭部擺動,都可能造成外傷,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不應有的痛苦。

細節提醒

為孩子剪睫毛的作法不僅使孩子受苦,而且有造成孩子終生眼疾的危險,家長千萬不能用這種方法實現自己希望寶寶更美的心願。

給新生寶寶按摩

新生兒按摩的功效:增加正向刺激,促進神經發展、調節淋巴循環、調節呼吸作用、增進消化係統作用、促進腸胃儒動、促進血液循環、增進營養吸收、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加強親子溝通、增進親子親密和歸屬感。

按摩前的準備工作:

1.植物性油(甜杏仁油、色拉油都可使用)。因為避免幫寶寶按摩的時候,寶寶吸吮手指而誤食按摩油,因此媽媽可以選擇植物性油或是食用油,譬如甜杏仁油、大豆油(色拉油)、花生油、橄欖油(因為比較油膩,不建議在夏天使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2.鋪成圈圈狀的毛巾。將毛巾鋪成圈圈狀,讓寶寶躺在裏麵就像待在舒適的子宮內,可以讓寶寶更加安心、放鬆。

3.場地。任何地方都可以幫寶寶按摩,不過要注意鋪上柔軟的墊子或毛巾。

4.燈光。最好能在微黃的燈光下進行按摩,間接光源或是小夜燈都是不錯的選擇,讓寶寶更加輕鬆!

5.溫度和濕度。避免在冷氣出風口附近或是風扇附近按摩。那麼,又該如何測試室溫是否達到讓寶寶最舒適的溫度?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手腳,若感到溫溫熱熱的,不會有涼涼的感覺即可。如果媽媽擔心寶寶不穿衣服按摩會容易感冒,可以先幫寶寶包好尿布,穿好衣服。等到要按摩的時候,再將該處的衣服掀開即可。

開始按摩:把寶寶放在小床上,亦可讓他躺在你的大腿上,然後以輕柔的聲音對寶寶說話,令他放鬆下來;先由腳部開始,用手握住寶寶一邊小腳,另一隻手則輕輕由他的腳踝開始往上輕柔按摩;雙手移到大腿時輕輕搓著,再由大腿順著輕撫到足踝。以掌心及手指向下滑行的方法,由胸部開始向肚子位置轉動,然後再以順時針方向用雙手在肚子打轉按摩。

細節提醒

幫寶寶按摩時,要在寶寶清醒、能清楚觀察寶寶的表情和反應之下,才是按摩的適當時機。

兩餐間、洗澡後適合進行按摩

寶寶喝完奶水後的一小時內並不適合進行按摩,避免寶寶吐奶,最好能選在兩餐之間的空當,譬如寶寶在早上11點和下午4點各喝一次奶,下午2~3點之間便是進行按摩的好時機。此外,寶寶洗澡後也很適合進行按摩!寶寶想睡覺或大哭、表現不開心時可隨時停止。給寶寶按摩的目的主要還是著重在親子間的互動,寶寶感到舒適開心最重要,如果寶寶感到不舒適或想睡覺、開始哭鬧,都可以隨時停止按摩的動作。

細節提醒

並非每一位寶寶都能接受按摩,假使寶寶沒有哭鬧或是不耐煩的表情,就表示寶寶的接受度比較高。

尿布的選擇

布尿布一方麵舒適、透氣,另一方麵讓寶寶體驗尿濕和涼的感覺,這種感覺有利於豐富寶寶的感知經驗,對腦發育有利。所以,建議給新生寶寶盡量使用布尿布。最好選擇白色純棉質地的尿布,透氣性、吸濕性好,柔軟舒適,容易看清大小便的顏色和性狀,還可以避免染料引起過敏和刺激寶寶皮膚等。一般要準備25~30塊尿布才能滿足更換、洗滌、曬幹之所需。

細節提醒

在新生兒後期還可以練習把尿。喂奶後15分鍾左右、睡醒後及時把尿會讓寶寶逐步形成條件反射,有利於長大後的排便訓練。

給新生寶寶換尿布

傳統的換尿布法:一手將寶寶屁股輕輕托起,一手撤出尿濕的尿布,換上幹尿布後將尿布紮在寶寶腰間的鬆緊帶上,紮尿布鬆緊帶不宜過緊或過鬆,過緊不僅有礙寶寶活動,也影響寶寶的呼吸;過鬆糞便會外溢汙染周圍。現代換尿布新招:將寶寶洗幹淨後,將幹淨的尿布放在寶寶的身體下麵,尿布的底邊放在寶寶的腰部,然後將尿布下麵的一個角從寶寶兩腿之間向上兜至臍部,再將兩邊的兩個角從身體的兩側兜過來,最後再用別針將尿布的三個角固定在一起,這樣寶寶就像穿了條三角小內褲。

細節提醒

1.如果是男孩,把尿布多疊幾層放在陰莖前麵,如果是女孩,則可以在屁股下麵多疊幾層尿布,以增加特殊部位的吸濕性。

2.不宜將塑料布包裹在尿布外麵,否則易發生紅臀和尿布疹。要經常更換尿布。

新生兒尿布如何清洗和消毒

先將尿布上的大便用清水洗刷掉,再用中性肥皂搓在上麵,靜置30分鍾,或用尿布專用洗滌劑,浸泡20~30分鍾,然後搓洗,再用開水燙泡,水冷卻後再稍加搓洗,然後用清水洗淨曬幹即可。如尿布上無大便,隻需要用清水洗2~3遍,然後用開水燙一遍,曬幹備用就可以了。

細節提醒

洗幹淨的尿布要妥善收藏,放在固定的地方,避免汙染,以備隨時使用。

選擇紙尿褲的標準

純棉材質:純棉材質的紙尿褲透氣性能好,且觸感柔軟。舒服的觸覺,能讓寶寶擁有安全感,對以後的行為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吸濕力強:紙尿褲中間要有一個吸水的裏層,這樣的紙尿褲能迅速將尿液吸入裏層並鎖定,能防止回滲,使表麵保持幹爽,寶寶屁屁感覺舒適。

設計人性化:挑選具有透氣腰帶和腿部裁高設計的紙尿褲。這樣的設計能減少紙尿褲覆蓋在寶寶屁股上的麵積,讓更多皮膚能接觸到新鮮空氣,隨時將濕氣散出,有助預防尿疹。紙尿褲還應具有防漏設計,以防止寶寶的排泄物滲出,弄髒衣物。

尺寸合適:寶寶肚子與尿褲之間不會出現空隙,更不會在寶寶的大腿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媽媽最好給寶寶試用一下再購買。

細節提醒

在處理寶寶小屁股時,男寶寶的小陰莖部分要擦幹淨,而女寶寶的尿道口部分最為重要,保持幹爽可防止感染。

盡量少用紙尿褲

很多媽媽或者因為懶得給寶寶換尿布,或者由於工作比較忙,往往選擇給寶寶用紙尿褲,但是紙尿褲的缺點還真不少。

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好:長期使用紙尿褲,會造成寶寶腿畸形,再漂亮的寶寶走路那樣也不好看了。

浪費錢:便宜的紙尿褲根本不能用,一用就起尿布疹,而好的紙尿褲價格一般都比較貴。不利於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用紙尿褲後,家長會忽略對寶寶進行把便訓練。

傷害皮膚:紙尿褲不透氣,穿時間長了會引起寶寶長尿布疹,對皮膚不好。

不環保:紙尿褲不像尿布可以循環利用,紙尿褲均為一次性的,而且不可被微生物分解,若是寶寶一直用紙尿褲,那麼,堆積如山的紙尿褲會在垃圾場一直待200年之多!

細節提醒

媽媽們要盡量少給寶寶用紙尿褲,即使用,也要選擇知名品牌,還要選擇透氣性好、且符合寶寶身材大小合適號的紙尿褲。使用時,要及時更換,以防寶寶出現尿布疹。

遊泳有助於身心腦發育

嬰兒遊泳能有效地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對嬰兒未來的智商、情商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肺活量,減少呼吸道感染。寶寶遊泳後吃得飽、睡得香、營養吸收更好,睡後精神好,身高和體重增長快,堅持一段時間遊泳的寶寶和不進行遊泳的同齡寶寶相比,遊泳的寶寶明顯地顯得健康、活潑。足月正常分娩的剖宮產兒、順產兒,一般在產後當天就可以開始遊泳了。遊泳前要給寶寶使用防水護臍貼保護臍部幹燥。還要對遊泳圈進行安全檢查。給新生兒頸部套上特製的遊泳圈,然後放進水溫37~37.5℃的特製遊泳池內。注意,室溫也要控製在28℃左右。一般新生兒遊泳以10分鍾左右為宜,時間太長,容易疲勞。泳畢取下防水護臍貼,用安爾碘消毒液或75%的酒精消毒臍部兩次,並用一次性護臍帶包紮。

細節提醒

新生兒遊泳不是簡單的體育活動,必須到兒保、婦保等專業嬰幼兒遊泳館由專業人士進行正確指導,而且早產兒、低體重兒、出生阿氏(Apgar)評分低於8分的新生兒不宜遊泳,有皮膚破損或有感染的新生兒也不宜遊泳。

早產兒的家庭護理

保暖:早產兒要特別注意保暖。早產兒的房間溫度要盡量保持恒定,空氣要保持新鮮。夏季溫室不要超過30℃,室溫高時要注意通風降溫。小床四周應用布做成幔帳(冬天可做成棉的)以擋風保暖。

喂養:早產兒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發生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早產兒吸吮吞咽能力較差,常常無力吃奶或不會吃奶。新媽媽可把母乳擠到奶瓶裏,蒸煮後用奶瓶、小勺或滴管喂奶。用奶瓶時,奶頭孔眼不宜過大,否則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嗆咳,甚至發生窒息。但奶頭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費力,引起疲勞。

睡眠:早產兒不宜平躺,而應采取側臥位,左右兩側交替側臥,這樣可以使嬰兒兩側肺部都能很好的擴張,還可以通過變換體位改善他們的血液循環。更重要的是,嬰兒側臥吐奶時不容易嗆咳,能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細節提醒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於258天),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厘米以下的嬰兒。

出生後的疫苗接種

寶寶出生後,要及時接種以下2種疫苗:

乙肝疫苗:預防乙肝。全程接種3針,接種時間為0、1、6個月。第一針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盡早接種。新生兒一般於右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內注射。肝炎,發熱,急性感染,慢性嚴重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如果是早產兒,則要在出生1個月後方可注射。

卡介苗:預防嬰兒感染結核。全程接種2針,接種時間為0個月、12周歲。第一針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盡早接種。新生兒接種卡介苗有皮上劃痕和皮內注射兩種方法。早產、難產以及出生體重小於2500千克的寶寶應該慎種。正在發熱、腹瀉、患嚴重皮膚病的寶寶應緩種。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禁種。有燥熱,注意多飲水,避風寒,以免發生高熱、咳嗽。

細節提醒

在寶寶接種前,新媽媽應準備好《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當以後您為寶寶在辦理入托、入學時都需要查驗。

寶寶的疾病信號燈

大便幹:正常小兒的大便呈軟條便,每天定時排出。若大便幹燥難以排出,大便呈小球狀,或2至3天1次幹大便者,多是腸內有熱的現象,可多給菜泥、鮮梨汁、白蘿卜水、鮮藕汁服用,以清熱通便。若內熱過久,小兒易患感冒發燒。

鼻側發青:中醫認為小兒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後,可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寒濕內生,腹脹腹痛。小兒見於鼻梁兩側發青。

舌苔白又厚:正常時小兒舌苔薄白清透,淡紅色。若舌苔白而厚,呼出氣有酸腐味,一般是腹內有濕濁內停,胃有宿食不化,此時應服消食化滯的藥物。

手足心熱:正常小兒手心腳心溫和柔潤,不涼不熱。若小兒手心腳心幹熱,往往是要發生疾病的征兆,注意小兒精神和飲食調整。

口鼻幹又紅:若小兒口鼻幹燥發熱,口唇鼻孔幹紅,鼻中有黃涕,都是表明小兒肺、胃中有燥熱,注意多飲水,避風寒,以免發生高熱、咳嗽。

細節提醒

千萬不要搖晃6個月以下的嬰兒,以免寶寶患上“搖晃嬰兒綜合征”,導致大腦撞傷出血、脊髓受傷、眼受傷,甚至死亡等惡劣結果。

嬰兒需要準備的衣服

寶寶的衣物不要多買,因為寶寶生長得很快,而且親友也會送一些衣服,多買的話隻會造成浪費。

建議新媽媽給寶寶準備以下衣物即可:

內衫:3~5件。前開襟是最方便的,而套頭衫比較平滑舒適。

嬰兒睡衣:3~5件。等寶寶會動會玩時,應將繩子抽掉,以避免危險。

包腳的連身服:3~6件。給秋冬出生的寶寶用;若是在春末或夏季出生的寶寶,隻需準備2~3件即可。

連身短衫(胯下有按扣的):3~6件。給夏天出生的寶寶用。

圍兜:2件。可防止寶寶的衣服被口水滲濕。

帽子:1~3頂。熱天要有一頂質輕、帶帽簷的帽子用來擋陽光;冷天則最好用有耳罩、不太緊的帽子來保暖。

有罩頭的鬥篷:2~4件。在寶寶外出時使用。

襪子:3~5雙。襪子一定要買,可以有效防止寶寶著涼。

細節提醒

最好的辦法是用親朋好友的寶寶用過的舊衣服,寶寶穿著既舒服,又省錢,還可討個吉利。

怎樣挑選嬰兒內衣

如何正確選購品質良好,又適合寶寶的內衣呢?媽媽在購買時可要運用多種感官,不妨學幾招小竅門吧。

一摸:布料是否柔軟,尤其是腋下、手腕等處,選擇時不妨放在自己臉頰旁感覺一下;袖口、褲腰的鬆緊是否舒適。

二看:特別白,甚至白得發藍的內衣,往往含有熒光劑(一種漂白作用的化學物質),雖然看起來衣服比較潔白,比較挺,不易起皺,但對寶寶的皮膚有害,因此,不能盲目以為“白”就是好。

三聞:如果聞起來有一種不舒服的味道,就很可能殘留甲醛或其他化學添加劑。

四想:嬰兒內衣雖小,種類卻不少,長的、短的、袍狀的、蛙型的,日常穿的、睡覺穿的、林林總總也有七八種之多,選擇時要考慮到每一種的不同功效。

細節提醒

1.內衣的選擇有時間性,一般來說要根據嬰兒的成長階段,從便於媽媽穿脫或換尿布,逐漸向便於寶寶活動方麵轉換。

2.大一點的寶寶可以選擇有紐扣的內衣,但最好選擇使用布包扣類的,比金屬、塑料、木質的都要柔軟舒適,不會有毛刺等危險隱患,寶寶的內衣盡量少有花飾和配件,如果有也要看是否安全、穿脫方便、不妨礙行動。

3.不管是紐扣還是係結,選擇時要檢查一下牢固度,或買回來後再重新釘一遍。

給嬰兒穿衣服有學問

不要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多數嬰幼兒都穿得過多,這對他們並沒有好處。一個人如果總是穿得太多,他的身體就會失去溫度調節功能,就更容易患感冒。因此,寧肯給孩子少穿,也不要給他多穿。父母不必擔心孩子的手涼,因為孩子穿得正常的時候,手總是涼的。如果想知道孩子是冷是熱,最好的辦法是看孩子的臉色,當他感到冷了,臉上就沒有了紅潤,而且他們還會哭鬧。給寶寶穿脫套頭衫和襯衫:給嬰兒穿套頭衫和襯衫的時候,要記住,他的頭是橢圓形的而不是圓形的。如果領口小,要把套頭衫的下擺提起,挽成環狀,先套到嬰兒的後腦勺上,然後再向前往下拉。在經過孩子的前額和鼻子的時候,要用手把衣服抻平托起來。孩子的頭套進去以後,再把他的胳膊伸進去。脫衣服的時候,要先把孩子的胳膊從袖子中退出來,再把衣服向上挽到孩子的脖子,接著,托起前麵,抹過他的鼻梁和前額,使套頭衫呈環狀留在脖子的後邊。最後,再把衣服從孩子的腦後抽出來。

細節提醒

因為孩子的大部分熱量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所以在寒冷的季節裏必須給孩子戴帽子。孩子睡覺時戴的帽子應該具有保溫和透氣的特點,即使孩子把帽子拉到臉上,他也可以通過上麵的縫隙呼吸。

如何洗滌嬰幼兒內衣

寶寶皮膚細嫩,內衣洗不好的話就會傷害寶寶的皮膚,尤其嬰兒更要注意。如何清洗才能保證寶寶內衣真正幹淨呢?

內衣買回來就要洗:不論買回來的寶寶內衣是否有甲醛等化學物質存留,也要先下水洗滌後,再給寶寶穿。因為經過洗滌後,一些化學物質的殘留量會有所減少;同時,也可將棉絮,細小纖維及內衣在製作、搬運、出售等過程中因經過許多人的手而帶來的部分細菌和髒汙除去,更能保證衛生,保護寶寶皮膚健康。

內衣要用專用洗衣液:內衣直接接觸寶寶嬌嫩的皮膚,而洗衣粉、肥皂等,對寶寶而言堿性都比較大,不適於用來洗滌寶寶的內衣,應該選用專為寶寶設計的洗衣液來清洗。這些洗衣液對寶寶身上經常會出現的奶漬、汗漬、果汁漬有特效,去汙力強,易漂洗,並且對皮膚無刺激,無副作用;而且一般還是無磷、無鋁、無堿,不含熒光劑的環保產品。沒有專用洗衣液的時候,也一定要選用純中性的肥皂或者皂粉。

成人與寶寶的衣服分開洗:這是為了防止病菌的交叉感染,一定要做到。

洗滌方式要正確:要按照產品標識上的洗燙方法處理,這才是對寶寶最貼心的嗬護。

細節提醒

皂粉和洗衣粉是兩個概念,用洗衣粉洗寶寶內衣對寶寶傷害大,因此家長應該加以區別。

使用嬰幼兒背帶

寶寶背帶的使用步驟:

1.先檢查塑鋼扣環是否牢固,然後在腰部扣緊背帶,如覺得不方便,在前麵扣緊再轉回腰部。

2.直著抱起寶寶,讓寶寶靠著你的肩膀,一隻手放在寶寶的頭後。

3.向上拉起兜袋,讓寶寶的腿穿過兜袋的洞——通常是撐開兜袋,而不是去拉寶寶的腿。用一隻手把肩帶拉到你的肩膀上,而另一隻手一直承受著寶寶的重量。

4.當你坐正後。寶寶的重量就逐漸落到背帶上。

5.當你向前傾時,通常要把一隻手放在寶寶的頭後,因為支架不足以支撐頭部的重量。

細節提醒

1.寶寶背帶通常適合2~8個月的寶寶使用,太小的寶寶,頸部肌肉尚未發育成熟,暫勿使用。

2.為了寶寶舒適,哺乳後約30分鍾才宜使用寶寶背帶。

3.洗滌時請勿使用漂白劑及強性洗衣粉,避免殘留物刺激寶寶皮膚。

給寶寶剪指甲

嬰兒的指甲長得特別快,1~2個月的嬰兒指甲以每天0.1毫米的速度生長,當小嬰兒雙手亂舞時,一旦碰上硬物,容易導致長指甲劈裂或者在自己的臉上、身上留下道道傷痕,所以要間隔1周左右就要給孩子剪1次。

剪指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寶寶睡著時剪:孩子熟睡時剪指甲可以避免因為寶寶亂動帶來的意外傷害。

用專用指甲剪:由於嬰兒的指甲很小,很難剪,所以盡量用細小的專用的嬰兒剪刀來剪,剪的不要太多,以免剪傷皮膚。

剪指甲不要留角:嬰兒喜歡用手抓撓臉部和身上其他部位,往往會抓破皮膚,所以剪指甲時不要留角,要剪成圓形。如果不小心剪傷了寶寶的手指的話,也不用過於責怪自己,因為這種事情也曾發生在許多父母的身上。你隻需用紙巾將寶寶的手指包住然後輕輕一壓,通常在幾分鍾以後就會止血。

細節提醒

千萬不要用繃帶來給孩子包紮傷口,因為要是繃帶滑落的話孩子很容易放進口中引起危險。如果需要的話,你也可以用液體繃帶,無毒並且快幹,當傷口痊愈時死皮就會自動脫落。

寶寶房間不宜點蚊香、噴殺蟲劑

蚊蟲可傳播痢疾、乙腦、肝炎等多種疾病,保持住所周圍及寶寶室內的環境衛生,做好滅蚊防蚊工作很重要。蚊香的主要成分是殺蟲劑,通常是除蟲菊酯類,其毒性較小。但也有一些蚊香選用了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等,這類蚊香雖然加大了驅蚊作用,但它的毒性相對就大得多,一般情況下,寶寶的房間不宜用蚊香。電蚊香毒性較小,但由於嬰幼兒的新陳代謝旺盛,皮膚的吸收能力也強,使用電蚊香對小兒身體健康有礙,最好也不要常用,如果一定要用,盡是放在通風好的地方,切忌長時間使用。寶寶房間絕對禁止噴灑殺蟲劑。嬰兒如吸入過量殺蟲劑,會發生急性溶血反應、器官缺氧,嚴重者導致心力衰竭、髒器受損或轉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細節提醒

夏季寶寶最好采用紗門紗窗、蚊帳等物理方法避蚊。

培養嬰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嬰兒一日大部分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通過睡眠,嬰兒的身體,尤其是尚未發育成熟的神經係統,得到休息與調整。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使寶寶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