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類食品雖然營養豐富,但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礦物質的含量都不足,隻有通過增加輔助食物,才能補充乳類食品的這一不足。
維生素D可促進孩子的骨骼生長,預防佝僂病。每天曬太陽的嬰兒,不必強調服藥補充維生素D。如果冬季出生或接觸陽光較少的嬰兒,則應加服魚肝油(魚肝油含有維生素D、維生素A)。魚肝油一般在出生第2周後即可開始服用,服用量應聽從醫生的囑咐。因為魚肝油並非多多益善,吃得過多了反可引起中毒,對嬰兒不利。
母乳中維生素C含量不多,並會隨母親飲食質量的好壞而變化。牛奶則因受消毒處理的影響,維生素C的含量很少。當嬰兒出生1個月時,即可開始喂食菜汁,補充維生素C。做法是:水開後,將洗淨切碎的蔬菜放入,蓋上鍋蓋,再煮開後帶蓋離火冷卻。這樣綠葉菜中的維生素C大多溶於水中。夏季可用新鮮西紅柿洗淨,用開水燙後,用消毒紗布包好擠汁。亦可用鮮橘子榨汁後代替菜汁。瓶裝橘子汁雖服用方便,但由於加工製作、貯藏時間較長等因素,維生素C的損失較大,不宜代替菜汁。
正常嬰兒體內儲藏有較多的鐵質,至出生5~6個月逐漸用完。所以,嬰兒出生4個月後,就應補充鐵質。雞蛋黃含有豐富的鐵質,且易於消化吸收,故開始可將煮熟的老蛋黃1/4個搗碎,加在奶糕中食用。以後逐漸增加。6個月以後的嬰兒可改食蛋花粥,7~8個月時可吃蒸全蛋。
給孩子添加輔食品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添加輔食品應先試一種,待嬰兒適應後再添加另一種,不要一哄而上。
(2)添加量應由少到多、由淡至濃、由稀變稠,循序漸進。
(3)每天添加新的輔食後,應密切注意嬰兒的消化情況,如發現大便不正常,應暫停加喂輔食。待大便恢複正常後,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