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35~74歲人群中,高血壓的發病率高達約27%,患者人數已接近13000萬,每年新增300萬以上。高血壓可引發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傷,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因此,保護心、腦、腎,防治心衰、腎衰和中風已成為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目標。
高血壓日益成為現代人類的一大健康殺手,在我國已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什麼叫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人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主要是由人體高級神經活動障礙引起大腦皮層及皮層下血管運動神經係統的調節障礙,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產生動脈壓增高而起。繼而,由腎血管痙攣而造成腎缺血,引起一係列體液變化,人體內分泌液參與這一複雜的反應過程,造成全身內分泌液的減少和流失,從而逐漸促成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這些病變部位又可向大腦皮層發出病理性衝動,使皮層功能紊亂,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慢性疾病逐步加重。
高血壓是造成肢體偏癱、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腎衰竭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因高血壓病發生致殘、致死的病例屢見不鮮,故學者稱之謂“隱形殺手”。
引起高血壓的因素
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高級神經大腦皮層活動障礙密切相關。除過度的腦力勞動或精神緊張之外,種種的心理因素,如:心理不平衡,過度緊迫感,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等,均是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而引起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高鹽飲食。中國人食鹽量高於西方人。我國北方地區,每人每天攝入12~18克食鹽;南方地區每人每天攝入8克左右的食鹽。我國的飲食特點除了含鹽量高以外,還有低鉀、低鈣和低動物蛋白質的傾向。所以,高鈉飲食是中國人高血壓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低鉀、低鈣和低動物蛋白質飲食結構又會加重高鈉對血壓的不利影響。
肥胖。由於人的身高不同,會影響到體重的測量,所以,比較恰當地反映體重的方法是“身高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體重(千克)/身高(米2)”。身高體重指數大於25,就定義為超重;大於30稱為肥胖。肥胖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能有效減肥,降低體重,那麼血壓水平有可能明顯下降。
飲酒。雖然少量的飲酒不會對血壓立即造成明顯的作用。但是,無論是血壓的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與每天的飲酒量相關。與不飲酒的人群相比,持續飲酒的男性在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40%。
除了以上三大因素之外,高血壓的發生還與吸煙、遺傳、種族、心理因素、社會文化因素以及口服避孕藥物等有關。
高血壓的症狀
早期高血壓僅有自覺症狀,表現有頭痛,多發生在後腦部,還可有頭暈、頭脹、頸部扳住感、耳鳴、眼花、健忘、失眠、煩悶、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還會出現工作和學習精力不易集中、疲勞等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特別是出現並發症時,症狀逐漸增多、明顯。如:指麻木和僵硬,走路出現下肢疼痛或出現頸背部肌肉酸痛緊張感;當出現心慌、氣促、胸悶、心前區疼痛時,表明心髒已受累;出現夜間尿頻、多尿、尿液清淡時,表明腎髒已受累,腎髒小動脈可能發生硬化;如出現神誌不清、呼吸深沉、不規則、大小便失禁等症狀,這預示著可能發生腦出血;如果逐漸出現側肢體活動不便、麻木甚至麻痹,應當懷疑有腦血栓的形成。
怎樣通過飲食預防
清淡飲食。在引起高血壓病的因素中,食鹽是致病因素之一,鹽要少吃。味精也盡量少吃,因為其鈉含量也高。我國人群每日每人平均攝鈉量折合成食鹽相當於7~20克,遠高於WHO建議的每人每天5克以下的標準,初步應控製在10克以下,待適應後再減至7克,爭取達到5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