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這樣吃,痔瘡遠離你(2 / 3)

蛤蜊:性寒,味鹹。能潤五髒,痔瘡患者宜經常食用煮蛤蜊肉。

螺螄: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治療痔瘡。患有痔瘡的人,適宜常吃螺螄。

泥鰍:補中氣,祛濕邪,既營養,又療痔,久痔體虛、氣虛脫肛者宜常食之。

鰻鱺:俗稱白鱔。性平,味甘,能補虛羸、祛風濕,對體弱氣虛痔瘡患者,最為適宜。鰻鱺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滋補價值極高。

鱧魚:俗稱烏魚、黑魚。性寒,味甘有補脾、利水的作用,能療痔瘡。

黃鱔:能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亦可療痔瘺。

豬大腸:適宜痔瘡出血脫肛者食用。古代治療痔瘡的效方,也常用到豬大腸。用豬大腸同黃連、枳殼、糯米做成丸藥內服。

柿餅:性寒,味甘澀,能清熱、潤肺、澀腸、止血,尤其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用柿餅適量,蒸熟後,每次吃飯時吃1個,或加水煮爛當點心吃。柿霜對痔瘡患者亦有益。

榧子:又稱香榧。有潤肺滑腸、通便化痔、殺蟲消積的作用。

韭菜:有行氣、散血的作用,現代認為韭菜裏含粗纖維較多,而且比較堅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能增加大便體積,促進大腸蠕動,防止大便秘結,故對痔瘡便秘者有益。

空心菜:性寒,味甘,有治療便秘、便血、痔瘡的作用。空心菜1000克,水1000克,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200克,同煎如飴糖狀。每次服150克,一日服兩次,早晚服,未愈再服。

菠菜:性涼,味甘,有養血、止血、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

絲瓜:性涼,味甘,能清熱、涼血,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尤其是濕熱下注,或血分有熱的痔瘡患者,最為適宜。

黑木耳:性平,味甘,能涼血止血,有治療血痢、便血、痔瘡的作用。尤其是體虛久痔者,常吃尤宜。

石耳:性平,味甘。它有養陰、清熱、止血的功效,大便出血,痔漏脫肛之人宜食之。每次可用石耳30~50克,瘦豬肉150克,加鹽少許,隔水蒸熟。上午蒸1次,喝其湯。下午蒸1次,全吃盡。

槐花:槐樹的花朵或花蕾可供食用,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也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療痔瘡藥物。尤其是對痔瘡發作期,濕熱下注,疼痛出血時,更為適宜。

胖大海:性涼,味甘淡,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的作用,痔瘡便血者宜用胖大海泡茶頻飲。

何首烏: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的功效。對於體虛久痔患者,常用何首烏粉調服,最為適宜。

麒麟菜:俗稱雞腳菜,性平,白糖適量,空腹食用。

柿餅:柿餅性味甘澀、寒,具有澀腸、潤肺、止血等功效,柿餅配木耳可治腸炎、痢疾、痔漏等。其配方如下:柿餅50克,木耳60克,糖和水澱粉適量,將柿餅去蒂切成丁,木耳發好,將餅丁、碎木耳倒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10分鍾,用水澱粉勾芡,放入糖拌均勻,煮開後盛入湯碗中即可飲用,連服7天為一個療程。

荸薺:鮮荸薺500克,紅糖90克,荸薺洗淨,加水適量,與紅糖煮沸1小時。飲湯,也可吃荸薺,每日1次。連服7天為一個療程。

鱔魚: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薑、食鹽、素油各適量。鱔魚去骨及內髒,衝洗幹淨,切成寸段備用,素油倒入炒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鱔魚、蔥白、生薑,煸炒後加清水、黃酒、食鹽,小火燒至熟透即成。佐餐食用,吃肉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