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豬腸: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大腸300克。先將豬大腸洗淨,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把綠豆、糯米灌入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紮緊,放沙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適用於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症。
黃花菜木耳湯:黃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將黃花菜、木耳洗淨,揀去雜質,加水煮1小時,原湯加白糖調服。每日1劑。可清熱、除濕、消腫,適用於濕熱脫肛、大便時肛門痛或便後滴血等症。
蚌肉湯:蚌肉性寒,味甘鹹,有清熱、滋陰、解毒的作用,適宜濕熱痔瘡者煮食或喂湯服。蚌肉200克,先用花生油炒,加入生薑未及水煮爛,調味,空腹1次食完。2天1次,14天1療程。
苦參雞蛋:苦參10克,煎汁去渣,再加入雞蛋1個,紅糖30克,待煮至蛋熟,吃蛋飲湯。每日晚上服用,5天為1療程。
阿膠糯米粥: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50克。先將糯米煮粥,將熟時加入搗碎的阿膠、紅糖,邊煮邊攪勻,稍候便可食用。每日1次,3天為1療程。
核桃粥:核桃肉30~50克,去皮搗爛。粳米50克,加水煮粥,粥熟後加入核桃肉即可食用。早晚各服一次。核桃肉性溫味甘,有壯腰補腎、潤腸通便的功效。
紅薯糖水:紅薯500克,削皮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煮,待紅薯變軟後放糖、加生薑2片即可。
五仁粥:取桃仁8克去皮尖,炒熟,加芝麻仁、鬆子仁、核桃仁、甜杏仁各8克,加到100克粳米中共煮為粥,粥熟後加適量白糖。此粥具有潤腸通便、養胃化瘀功效。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習慣性便秘患者。
芝麻粥:取黑芝麻適量,淘洗幹淨曬幹後炒熱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適用於身體虛弱、頭暈耳鳴的孕婦便秘患者食用。
柏子仁粥:將柏子仁30克洗淨搗爛,加粳米100克煮粥,服時兌入蜂蜜適量。適用於患有心悸、失眠的孕期便秘患者食用。
紅白湯:可用黨參、黃芪各20克,杞子、紅棗各10克。加豬瘦肉200克或雞肉200克,或乳鴿1隻,花生油、食鹽適量,煲湯飲服。
葛根:葛根30克,升麻10克,槐花20克。加豬腸頭1條。煲湯飲服。若內痔脫出伴肛內下墜、頭暈乏力、麵色淡白者,為氣血兩虛,中氣下陷,可用黨參、黃芪、金英子各20克,升麻、當歸各10克,加豬瘦肉或雞肉,或乳鴿煲湯飲服。
芝麻:可用芝麻、生地、無花果、核桃仁各20克,加豬腸頭1條。煲湯飲服。若大便費力難排,伴頭暈乏力者,麵色淡白者。為氣血兩虛,可用熟地、肉蓯蓉、黨參、黃芪、合桃肉各20克,加豬瘦肉或雞肉,或乳鴿煲湯飲服。另外平時可多吃一些木耳、蔬菜、紫菜,豬紅、芝麻糊等以協助排便。
車前草:可用車前草、玉米須、魚腥草、生薏米各30克,鯽魚1條。煲湯飲服。若年老體弱,伴頭暈乏力、麵色淡白,或男性老年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者,可用黨參、黃芪、玉米須、車前草各20克,豬小肚2個,煲湯飲服。
水果:水果大多味甘多汁,生津止渴,開胃助食,通利兩便,富含營養和維生素、纖維素、微量元素等。便秘者可多食香蕉、桃子、西瓜、西梅、枇杷、熟木瓜等有潤腸通便作用的水果,伴腹瀉者可適當吃一些柑橘、柿子、石榴、楊梅、山楂、大棗等有止瀉作用的水果。大便正常者多食一些蘋果、梨子、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