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注意營養
營養是人體身心健康的基礎,人類必須每天從欲食中汲取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以保證機體的生長發育。這一點對孕婦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不僅母體需要適量補充營養,而且胎兒也需要從母體中吸收大量營養供其生長發育。
孕婦若不注意孕期營養,就會直接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如缺鐵可以造成缺鐵性貧血,如重度貧血就會導致體質虛弱而引起臨產時子宮收縮無力,常需手術助產;缺乏鈣和維生素D會引起手足抽搐和痙攣等症狀,嚴重缺乏鈣會引起骨質軟化;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牙齦浮腫、出血等。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缺乏會引起營養性水腫。在一些營養不良孕媽媽飲食中補充蛋白質、鈣、鋅等營養素或合理調配膳食,可使妊娠發病率大為減少。
孕媽媽營養不足對胎兒的影響和危害也是嚴重的。首先胎兒在宮內生長遲緩,使足月新生兒體重低於2.5千克,為低體重兒,故稱小於胎齡兒。這種胎兒不僅體重輕,其各方麵發育也不能達到良好的狀態,故又稱胎兒宮內生長發育不良。這種出生兒不但死亡率較正常兒高8~10倍,能存活者也常體弱多病或智力發育不良。當然,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原因複雜,如遺傳基因、種族、分娩胎次、胎盤、不良環境等,但孕媽媽營養不良是不可低估的因素。更應引起注意的是,某些先天性畸形,不少學者認為,雖然與各種不利因素的衝擊有關,但母親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也可產生重要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受營養素影響,不但能暫時阻礙組織生長發育,也可影響以後組織結構和功能,如骨骼早期的鈣化程度將與以後是否會發生骨質疏鬆症有關。
造成孕媽媽營養缺乏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飲食不足,有的孕婦缺乏營養知識,認為粗茶淡飯吃飽就行,不能在孕期按孕媽媽、胎兒的需要進行營養補充;另一種情況是有的婦女認為懷孕了,就應該吃好的,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結果造成營養不全麵和某些營養素過剩。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合理地補充營養呢?
1.不宜增加更多的主食,而應增加副食的種類和數量,尤其要注意攝入含足夠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
2.飲食要多樣化,避免偏食,以求全麵攝入營養。
3.要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安排膳食。常吃大米、白麵者應多補充維生素B,適當添加雜糧和粗糧;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地處缺碘地區的孕婦要補充一些含碘多的海產品;多吃些豆類和豆製品,以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勞動量和活動量大的孕媽媽以及平時飲食量過小的婦女,應適當多補充營養。孕早期的3個月內,胎兒生長緩慢,每日體重約增加1克,各種營養的需要與未孕時基本相同;孕中期和孕晚期,由於胎兒生長快,體重平均每日增加10克,因此應多補充營養。
宜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與構成身體組織所必需的物質,其量在體內僅次於水分。它大部分存在於肌肉組織,其餘則存在於血液、軟組織、骨骼及牙齒中。它主要由碳、氫、氧、氮4種元素所組成。有的蛋白質還含有磷、鐵、碘、銅、錳、鋅等元素。這些元素組成各種不同的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各種食物中的蛋白質都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不僅種類不同,而且數量和排列順序也不一樣,其中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須由膳食提供,這8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
人體含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並且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正是這些蛋白質相互配合,才完成了複雜的生命活動。人的一切細胞組織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許多具有極重要生理功能的生命活性物質,如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調節各種代謝反應的激素,輸送養料的載體,被稱為“人體衛士”的免疫球蛋白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還是供給人們身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複、傷口愈合等的原材料。此外,蛋白質在人體內分解代謝時,能放出熱能。可以說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在所有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物質。
孕媽媽需要蛋白質的量比未懷孕時要高,這是因為孕媽媽本身需要蛋白質以供給子宮、胎盤及乳房等發育;胎兒需要蛋白質構成自己的組織器官。6個月胎兒體重約為母體的1%,足月胎兒體重約為母體的5%~7%,其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為400~500克。
孕期膳食中蛋白質供給不足,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會產生多方麵的影響。首先,可使胎兒生長發育低下,體重偏輕;其次,影響胎兒頭圍的大小和腦的重量、成分及功能,使胎兒智力發育不良。如果孕媽媽蛋白質攝入量嚴重不足,可影響所生嬰兒的神經心理功能,表現為表情淡漠、對環境刺激無反應或反應慢、不愛說話、不愛動及沒有微笑等。
綜上所述,為了使胎兒健康發育,孕媽媽飲食中蛋白質的數量應充足,質量應高。
忌熱能不足
孕媽媽在妊娠後熱能的需要增加,且隨妊娠延續逐漸增加。所以,保證孕期熱能供應極為重要。
1.如果孕媽媽妊娠期熱能供應不足,母體內貯存的糖原和脂肪被動用,人就會消瘦、精神不振、皮膚幹燥、骨骼肌退化、脈搏緩慢、體溫降低、抵抗力減弱等。
2.葡萄糖是胎兒代謝所必需的也是唯一的能量來源。由於胎兒消耗母體葡萄糖較多,當母體糖類食物供應不足時,就會動用母體內的脂肪、蛋白質,這樣容易引起母體患酮症,繼而影響胎兒智力發育,攝入量少可使出生嬰兒體重下降。因此,孕媽媽應攝入足夠的熱能,保持血糖正常水平,避免血糖過低對胎兒身體及智力發育造成影響。
3.由於懷孕後代謝增加,碳水化物可作心肌收縮時的應急能源,加之腦組織和紅細胞也需靠碳水化物分解產生的葡萄糖供應能量,所以,碳水化物所供能量對維持妊娠期心髒和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增強耐力及節省蛋白質消耗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孕媽媽還必須重視碳水化物類食物的攝入。
綜上所述,人體所需要的熱能都來自於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物,如各種糧穀食物,它們在體內消化、吸收和利用較脂肪、蛋白質迅速而完全。含碳水化物豐富的植物食品有:玉米、黃豆、綠豆、赤豆、白扁豆、土豆、白薯、蠶豆、卷心菜、洋蔥、紫菜等;動物食品有:肉鬆、奶粉、牛奶、酸奶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魚、肉、奶、蛋、禽等和豆類及其製品。脂肪多存於動物油、植物油、肉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