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飲食營養宜忌(一)(2 / 3)

忌缺乏維生素A

一般人缺乏維生素A,就會在暗光下看不清四周的物體,出現夜盲症;維生素A還能促進機體生長及骨骼發育;還具有維持上皮組織健全的功能。

孕媽媽在妊娠期,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母體的需要均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A供應不足可引起胚胎發育不良,嚴重不足時可導致嬰兒骨骼和其他器官畸形,甚至流產。但攝入過量的維生素A同樣有引起胎兒畸形和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可能。

維生素A最豐富的食物來源是各種動物肝髒、魚肝油、牛奶、禽蛋以及核桃仁等;胡蘿卜素的良好來源是綠色蔬菜,如胡蘿卜、辣椒、豌豆苗、韭菜、雪裏蕻、油菜、莧菜、蕹菜、芒果等。

忌缺乏維生素B1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若人體內缺乏硫胺素,不僅使糖類代謝發生障礙,還將影響機體整個代謝過程,而且丙酮酸不能繼續代謝,還影響氨基酸與脂肪的合成。人們長期大量食用精製的大米和麵粉,而又缺乏其他雜糧和多種副食品的補充,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患者易患腳氣病,並表現為體弱及疲倦,然後出現頭痛、失眠、眩暈、食欲不佳以及其他胃腸症狀和心動過速,繼而出現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礙等多發性神經炎症狀。孕媽媽硫胺素不足或缺乏會更加明顯地表現為疲倦、乏力、小腿酸痛、心律過速等。這是因為妊娠期間母體及胎兒代謝水平增加,對熱能需要增加,隨之也必須使硫胺素供給增加的緣故。

含維生素B1較多的食物有豬肉和動物腎、肝等,蛋類含維生素B1也不少。含維生素B1較多的植物食品有糙米、標準麵、小米、玉米、豆類、花生仁、核桃以及葵花子等。

忌缺乏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核黃素是人的機體中許多酶係統重要輔基的組成成分。由於妊娠期母體代謝旺盛,故核黃素需要量有明顯增加。研究發現,妊娠後4個月尿核黃素排量明顯下降,而分娩後則迅速回升。孕媽媽在妊娠期核黃素不足或缺乏,可引起或促發孕早期妊娠嘔吐;孕中期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早產兒發生率增加;孕晚期其危害比孕早期小。因此,必須重視孕早期核黃素的補充。

核黃素存在於多種食物中。一般動物性食物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以內髒最為豐富,如羊肝、牛肝、豬肝、豬心、羊腎、牛腎、豬腎、雞肝、鴨肝以及鱔魚、海蟹、雞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中如黃豆、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裏蕻、韭菜、海帶、黑木耳、紫菜、花生仁等含量也是比較豐富的。由於蔬菜在膳食中占有較大比重,故蔬菜是核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

忌缺乏維生素B6

維生素B6是中樞神經係統活動、血紅蛋白合成以及糖原代謝所必需的輔酶。它與蛋白質、脂肪代謝密切相關。人體缺乏維生素B6可引起小細胞低血色素貧血、神經係統功能障礙、脂肪肝、脂溢性皮炎等。

孕媽媽在妊娠時,由於雌激素增加,色氨酸代謝增加,維生素B6需要量也就增加。此外,妊娠時血液稀釋,孕媽媽血中維生素B6可降至孕前水平的25%。胎兒5個月時是其中樞神經係統增長高峰,對維生素B6最為需要,因而必須重視維生素B6的攝入量。

許多食物中都含維生素B6。動物性食物有牛肝、雞肝、雞肉、牛肉、豬肉、魚、蟹、雞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葵花子、花生仁、核桃、黃豆、胡蘿卜、扁豆、甜薯、柿椒、香蕉、葡萄幹、橘子、菠菜、土豆、全麥粉等。

忌缺乏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具有促進紅細胞生成,維持神經髓鞘代謝的功能。若妊娠期間維生素B12供給不足,孕媽媽常會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新生兒也可患貧血。在妊娠過程中,胎兒不斷將維生素B12貯存於肝髒,足月胎兒體內共積存約30微克。如果孕媽媽食物中缺乏維生素B12,新生兒也會缺乏維生素B12,這對新生兒生長發育不利,甚至患貧血症。有的專家指出,孕媽媽缺乏維生素B12,胎兒的畸變發生率有可能增加,所以維生素B12對孕媽媽非常重要。

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牛肝、牛腎、豬心、蝦、雞肉、雞蛋、牛奶、幹酪,其他如豆豉、黃醬等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

忌缺乏維生素C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連接骨骼、結締組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素。能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缺乏維生素C時可引起壞血病,並有毛細血管脆弱,皮下出血,牙齒腫脹、流血、潰爛等症狀。

妊娠期間,胎兒必須從母體中獲取大量維生素C來維持骨骼、牙齒的正常發育以及造血係統的正常功能,以致母體血漿中維生素C含量逐漸降低,至分娩時僅為孕初期的一半。

多吃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對孕媽媽、胎兒都有益。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有柿椒(紅、青)、菜花、雪裏蕻、白菜、西紅柿、黃瓜、四季豆、薺菜、油菜、菠菜、莧菜、白蘿卜、檸檬、草莓、鴨梨、蘋果等。但是在製作食物時切不可燒、煮時間過長,以免維生素C大量丟失。

忌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是類固醇的衍生物,具有抗佝僂病作用,被稱之為抗佝僂病維生素。同時,還可增加鈣和磷在腸內的吸收,是調節鈣和磷的正常代謝所必需的,對骨、齒的形成極為重要。

人體每日維生素D需要量為10微克,實際上成年人每日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即可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孕媽媽由於曬太陽機會少,加上胎兒對維生素D的需求,因此孕媽媽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D的量應適當增加。當維生素D缺乏時孕媽媽可出現骨質軟化。最先而且最顯著發病部位是骨盆和下肢,以後逐漸波及脊柱、胸骨及其他部位。嚴重者可出現骨盆畸形,由此可影響自然分娩。

維生素D缺乏可影響胎兒骨骼鈣化以及牙齒萌出,嚴重者可致使小兒患先天性佝僂病。

為了預防小兒佝僂病,孕媽媽在孕期應采取以下幾種措施:吃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蛋黃等;常到室外曬太陽,適當參加勞動。懷孕後半期和哺乳期婦女,應口服維生素D,低血鈣抽筋孕媽媽應及時治療。

但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可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發生。因此,對含維生素D的藥物不可過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