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鶯飛草長。
我們從二月中旬走到二月下旬,才算是到了春光無限的霍山。
林家祖宅在鳳凰古鎮,那裏有條清澈的淩河從大別山上蜿蜒而來,在鳳凰古鎮的北麵彙入淠河。
古鎮逶迤在一條造型別致山脊之上,狀若一隻在空中翻飛的鳳凰。到了春夏之交,山洪總會將古鎮的四周淹成澤國。
鎮子上商鋪林立,大別山的石材、木材和藥材可以從鳳凰古鎮上船,通過淠河和淮河運向全國各地。
這裏有賭場也有青樓,供天南地北的商人們消遣。林家祖宅在古鎮的西北方,就像是花團裝飾在華麗的鳳尾之上。
車到家門,我的父親、曹化淳公公和陳璋都在書房說事,管家卞大將我們直接帶到了後院,走到抱山樓前才對我的表哥說:“賈公子,你先到屋裏歇一歇腳,我家老爺處理完公務就過來。”
兩個丫鬟將表哥接進了樓裏,很快就有笑聲傳了出來。
接著,卞大又將我們帶到了母親住過的繡樓前,先把柳家姐妹安排到了樓下,讓紫鵑和雪雁隨我住在樓上。
山裏的桃花剛開,就像一簇簇絢麗的晚霞。
接近黃昏,曹公公和陳璋才離開。父親在表哥落腳的抱山樓設宴,沒有讓我們過去陪席。
父親神清氣爽,來去健步如飛,沒有一點生病的樣子。
站在繡樓的花窗前,我望著連綿的大別山,心中思緒萬千。
父親說過,我們林家也是遠古四聖皋陶的後裔,幾千年都在這片土地上耕讀傳家。萬曆年間,林家子弟創辦了杏林堂,在兩京十三省開設了幾千個藥鋪,懸壺濟世。
這座祖宅的建築風格獨具匠心,融合了徽派建築的精致典雅與當地的民俗特色,粉牆黛瓦在歲月的洗禮下略顯斑駁,也更有韻味。
庭院深深,曲徑通幽。
每一個角落都布置得恰到好處,假山水池相映成趣。
我的父親是長房獨子,肩負著管理整個家族和杏林堂的重任。去年,聖上要求官員不得為商。父親經過慎重的斟酌,選擇了辭官回鄉。這樣,可以規避掉很多風險,又能專心經營藥材生意。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現在,時局艱難。父親激流勇退,頗為明智。
正沉思間,紫鵑為我端來了一杯熱茶,輕聲說道:“小姐,山裏夜涼,您先喝口熱茶。”
接過熱茶,輕抿一口,就聽到雪雁的驚呼:“小姐您看,這是什麼?”
我轉身走到床邊,看見雪雁的手中拿著一張泛黃的紙,上麵是母親在生前寫的一首絕句,字跡娟秀。
輕風淡雨繡簾垂,青苔爬牆花亦隨。
此去桃紅入夢裏,向來煙月惹人醉……
細細讀來,詩句裏全是母親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紫鵑小聲地說:“小姐,夫人的詩寫得真好,真是才情橫溢。”
這天夜裏,我夢見母親走出了繡樓,在春風中的葬花吟詩。母親的身影漸行漸遠,融入到了漫天的朝霞中。
次日,果然是朝霞滿天,陽光燦爛。小鳥躍上枝頭,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