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覺得快樂(1 / 2)

在演講中,盡量用語言讓聽眾覺得很高興,最後,你才笑得出聲來。

我認為在各式各樣的演講中,常有一些不利因素。邁特是美國的一位汽車推銷員,他對各種汽車的性能和特點了若指掌。本來,這對他推銷是極有好處的,但遺憾的是他喜歡爭辯。當客戶過於挑剔時,他總要與顧客進行一番嘴皮子大戰。而且常常令顧客啞口無言,事後他還不無得意地說:“我令這些家夥大敗而歸。”

可是經理批評了他:“在舌戰中你越勝利你就越失職,因為你會得罪顧客,結果你什麼也賣不出去。”後來,邁特認識到了這個道理,變得謙虛多了。

有一次,他去推銷懷特牌汽車,一位顧客傲慢地說:“什麼,懷特?我喜歡的可是胡雪牌汽車。你把這個送我,我都不要!”邁特聽了,微微一笑:“你說得不錯,胡雪牌汽車確實好,該廠設備精良,技術也很棒。既然你是位行家,那咱們改天來討論懷特牌汽車怎麼樣?希望先生能多多指教。”於是,兩個人開始了海闊天空式的討論。邁特借此機會大力宣揚了一番懷特牌汽車的優點,終於做成了生意。邁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推銷員。

在演講中真誠的剖析是給對方一種體貼,一種認同。善於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也是一種獲得快樂的手段,它不儀能使演講繼續,說不定還會給你贏來更多的聽眾。從而達到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的的目的。

良好的態度能使對方如沐春風,使聽眾得到這種感受,可以說你已成功了一半。而生硬的語氣、死板的表情,則會讓人在生厭的同時也拒絕你的要求。

當我們準備演講時,在充分了解聽眾的情況之後,不妨預先來檢查一下自己的態度、設想和自己有可能麵臨的尷尬問題,然後設計一下自己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做到有備無患,避免在倉促之中出錯,這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演講中,能不能取得成功,語言、態度固然是一個方麵,但途徑也不能忽視,一定要找出合作的最佳途徑。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團體之間,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都難免會有衝突。無論是什麼樣的衝突,我們都要積極地去尋找發生衝突的原因,找出它的實質問題在哪裏,雙方究竟在哪些方麵意見不合。了解到這些東西後,再認真分析意見不合的原因,找出問題的實質所在,看看這些東西是否能解決。

因為我們個人所持的期望不同,因此所製定的目標也不同,出現這種差異是正常的。隻要仔細分析,就會找到一些有助於取得合作的最佳途徑。我們每個人出生的地方不一樣,成長的環境也各有差別,因而對事物的品評就各有千秋,對同一問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因此,當你準備前去演講時,最好要先了解一下演講對手的背景,他的愛好興趣和他對某些事物的看法。這些雖然不能直接助你演講成功,但它對你打好這一仗會有更為積極的幫助。讓聽眾了解你,不僅包含有了解你的知識結構、行為方式、對事物的看法、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更重要的是了解你對這次演講的立場態度,這樣有助於彼此理解,達到演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