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杏翻來複去睡不著,盡想些孝先淘金的事。家裏人個個安睡了,五哥,你可安睡?你是在淘金,還是做別的什麼?吃得可口嗎?
淘到金沒有?聽說沙裏淘金可不那麼容易,幾車沙子還淘不到兩三錢,有時幹脆一粒也沒有。淘到了,別貪多,再貴重,再多的金子也比不上你的老婆、娃娃。想著想著她迷糊過去,好像是五哥嘿嘿笑著走近她身旁,一個驚喜!原來是風吹窗紙噗噗響;想著想著,又是一陣迷離恍惚,仿佛五哥的大手撫摸著她的胸膛,驚醒後,原來是孩子吃奶的熱臉龐。
記不得是什麼時辰,動人的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先是烏鞘嶺之夜那令人終生追憶的迷人畫麵,繼之而來的便是生了雙胞胎老三老四後,她去麥地送飯,夫妻倆在草地、花叢那浪漫纏綿的醉人情景。
自孝先走後,做夢已不是新奇玩藝。可每次夢後,總覺得夢太短,醒得太早,遺憾的是內褲居然濕漉漉的,多一個麻煩——換洗。
每到夜裏睡不著時,淨想做夢,巴不得盡早迷入夢鄉,那柔情如絲若水。
時光不待人,熬過黑夜便是清晨。雙杏穿上緊身棉襖,陪孩子們在冰冷的北風中翩翩起舞,以分散那難以自我排解的思夫之情。
老大站在場子中心,儼然一副教練模樣,嚴肅認真地說:“媽把老七、老八、老九也帶來習武了,咱們從站樁起頭練習,學過的認真練,才學的用心學。爹常說:‘站樁之道,乃習武練功之根本,離此難得武藝的上乘功夫。’
“站樁功乃靜中求動之法。靜者,乃形之不動,意之不亂;動者,求真氣之生,站樁功是由靜極而求真氣充足的功夫。
“真氣乃性命之根,生命之本,形意拳之基礎。其氣充,經絡通,百病無,身體健。”
老大對父親的教導刻意牢記,隻字不差,令母親雙杏甚感欣慰。
“才學的跟著我做:做到體鬆意靜,全神貫注,一心練武,不得分心,一絲不可馬虎,一毫不可走樣。道理現今說了你們也不懂,待學會了後,在熟練中慢慢去領會。”老大一絲不苟做著示範動作。從無極式開始,把雙手握拳式、曲膝下按式、恢複無極式、抱球式、左手下降式、右手下降式、二字樁、大字樁、雙心相通、氣降丹田式、左步穿掌式、右步穿掌式、左步鷹捉式、右步鷹捉式等,二十四式樁功一一通練一遍,然後說:“收工是個細活,晚飯前,由老二給你們幾個詳細教練。下麵演練器械功夫,各自先報口訣,後具體演練,我先來。”老大說畢,取了猴棍,回步場中。
“爹教棍訣說:棍要讓,棍打一片,上打蒙頭棍,中打磨盤棍,下打掃堂棍。”老大邊說邊演了十種棍法的“崩、劈、掃、攪、撩、帶、撥、撮、攉、合。”緊接著連貫起來,打了一套“搪攔棍”“倒插梅花”“毒蛇吐信”“提攔棍”“翻草棍”“卸步殺擊”“龍蛇混纏”“夾腳遮攔”“插腳槍”“猛虎回頭反噬”“小雪花蓋頂”“烏龍擺尾”招招嚴謹,棍棍淩厲,呼呼生風。老大收棍後,臉不紅,氣不粗。雙杏和孩子們報之以熱烈的掌聲。
老二提刀出場了,報一聲:
“爹教刀訣說:短兵刀為母,劈掛賽猛虎;攪掛翻身剁,紮削地下走。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手虛刀實,手晃刀至,刀砍截腕。”接著邊報邊舞了刀砍十字訣:“提、刁、抹、甩、剁、硬、搜、撩、掃、紮。”末了耍出一套地刀,刀光似花,風聲如簫。看的人目不暇給,博得一片喝彩。
老三持槍入場,學故事裏的武士當眾一抱拳,說:“爹教槍訣說:長械槍為祖,動如蛟龍出;遠槍攔拿紮,近槍掃挫打;槍紮一條線,高來崩,低來砸,中單槍,宜提拿,槍不離中,槍不離腰,槍不離手,用時輪換把,妙在陰陽把。”接著邊報邊舞了十字槍訣:“抱、紮、挑、靠、填、帶、拈、卷、提、拉。”緊接著演示了一套梨花槍,碎銀燦燦,梨花紛紛,神出鬼沒,地旋天轉,也贏得一陣掌聲。
老四提劍上場,也一副武士模樣,抱拳一禮,說:“爹教劍訣說:劍乃百兵之首,青萍劍主走捷路,注重腕內二三寸,剛柔相濟,虛實相承,陰陽起伏,奇正相生;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攻防結合,變幻莫測。一式多變,招中套招,式內藏式;前劍為後劍設狀,後劍奏前劍之功;劍出虛實不定,欲左先右,欲右先左,難以捉摸,出奇製勝。”說罷,邊報邊演了“擊、格、刺、洗、斬、抹、剁、削、勒、截、蓋、撩、撥、掃、砍、磋、勾、劈、提、攪、鑽、衝、豁、點、翦、誘、引、托、撇、逗、滾、雲”等三十六個技擊手法,緊接著邊報邊亮了幾招“迎風揮扇”“橫掃千軍”“雙蛇出洞”“二馬排隊”“青龍擺尾”“雪裏尋梅”“百鳥朝鳳”才收式持劍。雙杏帶頭為老四那撲朔迷離、電閃雷劈的青萍劍法喝彩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