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先,你好福氣呀!家大業大,人丁興旺,外有名氣,內有賢妻,這圍樹院牆叫人看了眼饞呀!”
孝先興奮地和張梅生、乜開懷、虞發奮一一拍掌相見。乜開懷牽著馱行李的毛驢得意地說:
“孝先哥,這次沒叫你失望吧,我們幾個不但回了家,而且還都——你看帶回了家眷,連師父也成了家!”
孝先連聲稱“好”,陪著師父一行。雙杏陪著女眷,談笑風生來到院內。
孝先殷切地招呼:
“師父,請到客房喝茶。”
繼祖師父說:
“到你這兒不用客套,這葡萄架下就蠻涼爽的。”說著在葦席上坐了下來。其他人也紛紛落座。孝先放炕桌,雙杏擺茶碗,花兒汗津津地提著冒熱氣的茶壺一一熱情地倒茶。
孝先對雙杏說:
“花兒、佳納做飯,你把住處安頓一下,吃過飯,好叫師父他們上炕休息。”雙杏應聲去了。
“二五哥,兩年工夫,變化不小!平添了一棟新房。”張梅生道。
“葡萄結得壓彎了架,桃果繁得累彎了腰。”乜開懷道。
“剛油好的家具,鋥亮鋥亮的。大漢哥,你咋忙著做木活?那幾個娃娃呢?正是農忙的時節呀!”虞發奮好奇地詢問。
孝先興奮地說:
“對,正是大忙季節。老大幾個割麥子去了,老七、老八、老九放牲口去了。空下我趕製家具,兒子要娶媳婦啦!”
“啥!你要當公公了?”猴子幾個意外驚喜地同聲問道。
乜開懷笑嗬嗬地對孝先說:
“孝先哥,公公可不好當呀,你叫兄弟幾個咋個收拾你?”
虞發奮興趣勃然地附和說:
“對,到了那一天,好好收拾一下大漢哥,還有嫂子哩!”話音未落,雙杏走了過來說:
“我咋啦?”
黃毛使個鬼臉,“心懷叵測”地說:
“到時節你就知道了。”
隨著嬰兒的啼哭聲,老十跑出屋來,直叫:
“媽,老十三哄不住了。”
“啥?!”張梅生幾個吃驚地同聲問道:
“二五哥,咋搞的?回來一年多,就能生兩個!”
“生兩個有啥稀奇的?都半歲了。你們幾個見過個啥?”雙杏落落大方地道。
猴子忙掐指一算,說:
“哎呀!孝先哥,你真準,從金礦一回來,就給嫂子把秧插上了!還弄了個雙胞胎。”
孝先不加辯解,一味地憨笑、默認。
雙杏風趣得意地說:
“咋啦,不應該呀?兩口子的事你也願管?能管得住嗎?管好自己,趕快叫媳婦懷上才是正主意。”說罷,進屋喂奶去了,同時帶走了一串笑聲。
說笑工夫,花兒端菜上來,佳納端拉麵上來。乜開懷一邊吃,一邊問:
“孝先哥,啥時節又多出位大姑娘?”
孝先邊陪客吃飯,邊將救佳納並許配老大的事敘說一遍,末了,把花兒的事也補述一番。八位客人個個稱奇,人人叫好。
黃毛妒忌有加地說:
“大漢哥,啥好事咋都叫你遇上了。你真有福氣!咱要趕上這好的茬兒,也不用千辛萬苦回口裏了。”說完又覺失口,瞅了下女席上坐的母女倆。
“二五哥有福氣,我佩服。但若遇上你我,不一定敢救七死八活的人,還是拾不上便宜。你以為那是便宜,是緣分!”張梅生實話實說,說得黃毛連說:“也是也是。”
孝先說:“師父,你們啥時節回關內接的家眷?”
繼祖師父長籲一聲,說:
“一言難盡啊,叫梅生說給你聽吧。”
不待張梅生吭聲,孝先說:
“既是‘一言難盡’,那就緩好了再說吧,吃,吃,吃飽了洗一洗,好好睡上一覺再說。”
晚飯時,孝先九個大點的孩子陸續收工回家。聽說講故事的叔叔來了,人人歡天喜地,一別兩載,三個叔叔不知又要帶回多少新鮮的故事。又聽說那傳奇式的繼祖師父也來了,更是興高采烈,歡呼雀躍。
老大帶頭,孩子們來到客房,給繼祖師父磕頭,向三位叔叔一一問安。樂得繼祖師父直咧著嘴笑,朝陪侍的孝先兩口子說:“這些娃娃如此懂事知禮!孝先呀,你比師父強多了,天倫之樂受用無窮啊!咋教出來的?”
“看師父把他們誇的,都是聽故事學來的。”雙杏心裏甜甜地道。
孝先見孩子們起身後久久站著不走,才恍然大悟,忙說:“我這些娃娃聽故事上了癮。去吧,回屋睡覺,讓你師爺、叔叔早點休息,明晚開講,有你們好聽的。”孩子們聽了高興,一窩蜂走了。
第二天傍晚,客房裏,孝先陪繼祖師父等坐在八仙桌邊閑聊。
四位女眷坐在一條長凳子上。孩子們從明屋搬來凳子,花兒和佳納抱了老十二、十三陪坐在母親身邊。長凳子不夠坐,孩子們又拿來了小凳子,一間寬敞的大客房頓時熱氣喧天,濟濟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