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千裏省親(24)(3 / 3)

去處多多,故事多多,固然是好,可誰知有無風險呢?

二十二、逗留天水城

雙杏一行隨著諸葛先生投入四海車馬店。店院寬敞,倒也幹淨整齊。店主老頭見諸葛先生引來一群客人,笑得露出豁牙,雙手歡迎。西廂房中間緊挨的兩個大間,都是通炕。南頭住男,北頭住女,地麵也寬寬展展,雙杏挺滿意。洗漱已畢,店主女人進來說:“客官用不用飯?是吃現成的還是自己做?一切齊備,請自便。”

雙杏聽了吩咐說:

“那好,老四兩口子去稱十斤麵,把案板收拾好,咱們好幾日沒吃拉條子了;老五兩口子去撿菜洗菜;老六兩口子收拾好鍋灶,打水燒火。咱們香香地吃一頓拉條子後,再請諸葛先生給大家過故事癮。”雙杏安排已定,各自分頭去做。雙杏擔心梅娘和不好十斤麵,不好拉,不好下鍋,給冬梅喂了幾口奶,便把冬梅交給桂花,自己去了。

果然把梅娘難住了,從未和過這多的麵,生怕和不好,一掃大家的興,二不好下鍋,正望著大麵盆發愁哩。雙杏卷起袖子,化好鹽水,叫梅娘一旁看著,像當年孝先給她做示範一樣,邊和邊做些指點。麵軟硬合適成形後,叫老四用力去揉,直到老四手臂揉困了,雙杏才叫聲好,停了下來。

老四媳婦梅娘很有眼色,接上輕揉慢撚,見麵團無隙無縫了,才扣上大盆。

一會兒工夫,紅辣皮子煎好了,切碎了;小白菜、韭菜水焯好了,也切好了;一碗蒜泥搗好了,用滾開的清油那麼一燙,頓時香氣撲鼻。一切就緒後,單等水開下麵了。

雙杏拉開架式,甩開兩臂,舞弄起把子麵,引得幾個媳婦圍觀欣賞。成把子麵撲嗵撲嗵下了鍋。

老四邊用筷子撥拉,邊對梅娘說:

“咱媽的手藝咋樣!學著點。”老五老六也如此這般叮囑著妻子。

雙杏拉得盡興,聽得如意,春風撲麵,格外輕鬆,異常開心。媳婦們佩服得暗暗嘖舌,無不敬重年輕的婆婆。

一袋煙光陰,生麵煮成了熟麵,案板上、盆子裏晾的都是。

“端入客房吃吧。”雙杏說著洗手走了。

孩子們七手八腳,端著飯、菜、盤、筷進了客房。

梅娘先給婆婆、諸葛先生盛好,老四老七分別恭恭敬敬地端上。其餘人自己動手,盛飯添菜。吃慣了素拉條子的雙杏母子,雖僅隔幾天,卻好似饑饞的人見了大魚大肉一般、吃膩了素飯的人見了豐盛的酒席一樣,一個個吃得有滋有味,一盤又一盤,直到飯光菜光湯光。

諸葛先生見了不甚理解,心想也許是一路吃幹糧的結果。

掌燈後,女眷們集中到男客房,專聽諸葛先生講故事。

諸葛先生也不客氣,盤腿打坐通炕之中,說:“到天水說天水,一千六百年前出了個名人叫薑維。先祖武侯諸葛孔明取天水、收薑維的故事不知大家聽說沒有?”

“沒有。”孩子們眾口一詞地應道。

“那好,在下就把先祖孔明取天水收薑維的故事說給你等聽。”

諸葛先生一口氣直說到半夜三更,字字句句充溢著對先祖諸葛亮的欽佩和讚譽。

雙杏和孩子們也是初次聽說三國故事,聽得專注,聽得忘情,全部身心被動人的故事、超人的智慧、驚險的情節所深深吸引,沒發出半點嘈雜聲。

次日清晨,洗漱吃喝畢了,雙杏對諸葛先生說:“勞先生駕帶路,城內有啥好去處,遊一遊,咱就起程。”

諸葛先生欣然領頭,孩子們樂隨其後,桂花抱著冬梅和老七陪在雙杏左右,向就近的城隍廟而去。

接近城隍廟時,一聲突發的“阿姐”從廟前古樹下傳來。雙杏一行頓時一驚,覺得耳熟,不約而同地朝樹下張望,斜刺裏竄出一位後生,奔雙杏而來。

雙杏眼尖,一下子認出是鹿娃,驚喜憂患之意念團團橫生,莫非家中出事?但畢竟是他鄉遇故人,驚詫之餘,興奮地高呼:“鹿娃!他叔,你咋在這兒?幾時來的?”

鹿娃瞅著清晨格外精神水靈的雙杏,笑嘻嘻地逗弄著冬梅,說:

“真沒想到,在這兒遇上你們!”

雙杏見鹿娃那無憂無慮的神采,心裏的萬般憂慮頓時化解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