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杏下炕出門時,孝先早已和庫爾班把羊宰了,剔了些軟肉,其餘全部剁碎下鍋了。佳納高高興興地忙活在廚房,老大第一次沒能早起。
早飯是羊骨頭湯泡饃。雙杏把兩個孩子交給法土賣,招呼桂花幾個端來肉湯和饃,吃了一碗就出去了。她來到百靈公主的房間,侍女早端來了湯和饃。雙杏轉身出去,撈了一碗羊排骨端給公主,說:
“咱家裏吃肉的時節不多,也就是逢年過節,平日甜米甜麵,可不比王府。”
百靈公主感激地說:
“婆母,我自願嫁到延家,就是延家的媳婦,大家吃啥我吃啥,不能特殊,您還特意端這麼多肉,我會習慣的。”
雙杏來到客房,孝先正陪諸葛先生和庫爾班用早餐。雙杏坐下來,說:“他爹,今天都八月十二了,我看趕在十五之前,把老三和公主的婚事辦了吧。還有桂花,她本來是配給老四的,因為老四在途中無意救了梅娘,又護送回家,還住了一夜,娘家人認定他是女婿,我隻好給桂花說好話,把她再許給老三;誰知回來路經巴裏坤,百靈公主一心要嫁老四,老四媳婦已有身孕,哭哭啼啼,沒辦法,為了不鬧亂子,大家平平安安回家,就又給桂花下話(賠罪似的說話),讓出來,把公主配了老三,才免了一場風波。我答應桂花,把她嫁給老八,推三讓四的,也不能再拖,得辦了。”
孝先說:
“好是好,隻是老八才十三四呀。”
“就是呀,可桂花不小了,十六歲的大姑娘了。”雙杏解釋道。
諸葛先生說:
“夫人說的全是實情。桂花一讓再讓,不能再拖;兒子小,媳婦大,也是個照應。”
孝先說:
“那就破個例吧。”
庫爾班忙說:
“唉,親家,那就把古麗的婚事也辦了吧。”
雙杏笑了笑,說:
“親家,別急呀。老七小,你的古麗也小,不就是因為她太小,不願嫁給六十三歲的台吉,才逃出來的嗎?過兩年吧,啊。”
“噯,親家,你說差了,古麗十三了,比你的老七隻矮一頭,我們畏兀兒姑娘,一帽子打不倒就能結婚,年紀小,好作伴麼。逃婚是因為咱父女倆不同意,他們不把古麗當人麼,先是讓幹活頂賬,後是賜給台吉,台吉比我的歲數都大,洋剛子(已婚女人)一大群,誰願意往他的火坑裏跳!你的老七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古麗,咱父女倆從心裏頭十分願意,按你們漢人說,這是緣分,遲嫁不如早嫁,你就一道兒辦了吧,我也卸了一條心,求求你們了。”
庫爾班誠摯的請求使孝先夫妻麵麵相覷,左右為難。雙杏沉吟了下,說:
“他爹,你看呢?”
孝先心慈麵善,怎好壞了人家的好意,駁了人家的麵子,說:“那就辦吧。”
庫爾班含著淚花笑了。
雙杏想了想,說:
“他爹,那幹脆把法土賣也辦了,年紀也不小了。這樣七、八、九都成了家,誰也不偏,誰也不向,帶回來的大姑娘都成了親,少操多少心。”
孝先樂了,說:
“真沒想到,一下娶七個媳婦。好!遲娶不如早娶。可鋪鋪蓋蓋、穿穿戴戴一下子咋能置辦得齊?”
“沒事。在口裏給老大老二家都置了時興旗袍,暫借過來,再把藍花、改過的也借了,都隻穿一會兒,嶄嶄新,等婚後再做。鋪的買幾條氈,蓋的去網幾床棉絮,扯了被裏被麵褥裏褥麵,一天就好了。”
孝先笑眯眯地說:
“那我現在就去,下午回來。”
雙杏說:
“看把你興的,不用你老漢家跑,這麼多兒子,叫他們去。叫老三帶老八、老九、老十去,老十一,去把你幾個哥哥叫來。”
老十一一路喊叫過去,一邊叫:“三哥、八哥、九哥、十哥,爹媽叫你們哩。”一邊逢人就傳:“七哥、八哥、九哥也要娶媳婦了!”震得滿院子沸沸揚揚。
老八、老九以為開玩笑,說是母親叫傳的,不得不去。
尚未婚配的幾個姑娘,人心惶惶,亦驚亦喜。一道兒來的大多都婚配了,連十三歲的古麗都在內,那她們誰說沒份兒呢?可又剩下誰呢?配給誰呢?幾個嘰嘰咕咕,猜三測四。桂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眾所周知;公主更不用說,那排下來惟數法土賣大了,和她年紀相仿的男子隻剩老九了。雖說老十老十一個頭相當,可年齡尚小啊。
老三一傳就到,老八老九兩個你推我搡,拖拖拉拉好久才到,等得雙杏好不耐煩,說:
“後天,也就是八月十四,十四的月亮十五的圓,十四是個好日子,要給老三、老七、老八、老九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