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拜師學文(2)(3 / 3)

雙杏樂得眼角直笑,好久才說:“屎爬牛拉木鍁,大頭子還在後頭哩!”

晚上,諸葛先生說:

“今夜上文史課。遠古時代,自女媧開始,是女人掌權,人們隻知其母,不知其父。”

“先生先生,那咋回事?”老七大膽地插話追問。

諸葛先生笑了,說:

“那時節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是群婚,也就是亂婚,沒有固定的夫妻關係,所以分不清誰是娃娃的父親,反正是大家庭的娃娃。一個大家庭就是一個氏族,甚至是一個小部落,女人說了算,輩份最高的母親是一家之長。連姓都是女字做偏旁,上古八大姓就是如此。”

眾人聽後抿嘴笑了。

雙杏說:“咋那樣?大小都不分了。”

老十說:“那不和牛羊一樣了嗎?”

諸葛先生說:

“那也沒辦法,要不,為啥叫那時代是野蠻時代哩。正因為群婚,一個血統內生兒育女,所以後代聰明者甚少,生下的娃娃常有畸型怪胎,少耳朵,不長牙,天生的聾子、啞子,少胳膊缺腿的,還有癡呆傻瓜等等。過了好久好久,人們才漸漸意識到男婚女嫁的必要。這個部落的男子嫁出去,那個部落的男子娶進來,生兒育女的情況才有好轉。這就是人常說的‘千裏姻緣一線牽’。後來,男人掌了權,群婚解體了,出現了一個個小家庭,絕大多數是一夫一妻的固定模式。”眾人聽了驚詫莫名,嬉笑不已。

“真怪,女人掌權,把男人嫁出去,女的娶男的。先生,那男人咋個掌權了呢?”老八好奇地問道。

“這不是女人讓男人爭的緣故。由於世上部落多了,附近不好打獵了,非到遠處去不可,女人要懷孕,生娃娃,奶娃娃,很不方便,即使去了,打獵也不及男子。更何況部落之間常常發生種種糾紛和磨擦,甚至嚴重到流血犧牲。爭奪愈演愈烈,相互爭奪獵物,搶女人,以至發生戰爭。幾十、幾百、成千上萬人投入自相殘殺的血腥中,這樣一來,更顯示了男子的突出作用。於是,男子漸漸在家庭、部落、部落聯盟中得了勢,掌了權。這就出現了叱吒風雲的炎帝和黃帝。黃帝戰勝了炎帝和蚩尤,統一了黃河長江流域。黃帝生了二十五個兒子,子孫繁多,分布很廣,故而中華民族自號炎黃子孫。”

老十三子榮若有所悟,說:

“嘿,咱媽也差不多了。”

雙杏和眾人笑了。諸葛先生說:

“黃帝之後,他的位子子孫傳來傳去,傳給了放勳。放勳繼父位做了部落首領後,設百官,掌時令,修曆法,實行禪讓製。這禪讓製可算了不起!打破了父親死了、兒子繼位的舊習。要不然,白癡蠢貨繼了位,咋能治理天下!實行禪讓製,就是不分內外,誰能幹,誰賢能,誰能治理好天下,就讓誰繼承,天下為公。”

“真不簡單!”老大子元由衷地發了一言。

諸葛先生說:

“是不簡單。要不,幾千年來後人一直推崇他是明君,是聖賢哩。放勳排除一切幹擾,讓賢能的舜繼了位。放勳,舜贈諡號於他,叫‘堯’。舜老了,又禪讓給禹。那時,天下洪水肆虐,大禹領人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接班人皋陶死了,大家推舉伯益為繼承人。後來,大禹東巡死於會稽,他的兒子啟殺伯益,篡位自立,建夏朝。家天下由此開始,禪讓製從此結束。”

一天上午,孝先從地裏歸來,正巧諸葛先生給孩子們教珠算課。雙杏照舊陪讀,孝先也湊了過去。孝先見先生手一撥珠,小小的算珠就被遮住了,孩子看不清,說不準,教得吃力,學得困難。孝先坐了會兒就走了。吃過午飯,也沒見他歇會兒。晚飯後,人們照例聚在學堂,諸葛先生一眼看出,孝先和幾個大些的兒子都沒到場。

雙杏左瞅右看,也覺得奇怪,這父子幾個跑哪去了?莫非又玩啥新花樣。正欲招呼老十一子全去找,孝先父子一夥汗津津地來了。

隻見孝先手裏提一把特大的算盤,足有三尺長,一尺寬,珠子比核桃大。雙杏自豪得意地瞟了丈夫一眼。當算盤遞在諸葛先生手裏時,諸葛先生興奮地晃動著腦袋,感激地說:“延兄,我真服了你!”

眾人好奇地看新鮮。孝先憨笑不語。

老二子守解釋說:

“先生,來遲了一步。我爹做好了框子,截好了木頭珠子,咱弟兄一人幾個,磨好穿上去。誰知木珠子輕,撥一動二,不好用。爹叫咱兄弟趕快合了毛線,穿了毛線後,珠子不亂動了。先生您試試。”

諸葛先生把特製算盤靠牆一立,撥一動一,撥二動二,不禁失聲讚歎:

“好物件,好物件,雪中送炭呀!”諸葛先生又說,“千百年來,先生教珠算,都頭疼珠子小,學生看不清。這下好了!難題解決了。延兄,這是你父子的貢獻。咱今夜就用上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