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拜師學文(6)(2 / 3)

“把諸貝勒的格格賞給一品漢官作妻子,國裏大人的女兒賞給二品漢官作妻子,並宣稱滿漢一體,軟化了許多漢人。

“當然,利用科舉選拔培植漢族文人,為其所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滿清也不像元朝把人公然分為四等。誠然,緊要官職仍由滿人擔任。滿八旗軍隊監視、轄製由漢人奴才帶領的漢八旗和漢人組成的綠營兵。

“康熙帝雖努力糾正旗人岐視壓迫漢人的情形,法律也不公開優待旗人,但旗人仍以統治者自居,氣勢咄咄逼人的現象依舊長期存在。從順治帝下令漢人剃發留辮,改穿滿服始,直到康熙、雍正、乾隆大興文字獄,都是對廣大漢民的殘酷統治。逼人留辮、易服,是以往任何一個統一的王朝沒有過的,野蠻之至!文字獄就更令人發指。有一位書生徐駿讀書,清風徐來,翻亂了他的書頁,他便即興寫道:‘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被鑽營賣乖的小人指控告發後,竟處以死刑。牽強附會,荒唐至極!”

聽眾驚歎不已。

延子守說:

“真是濫殺無辜!”

延子達則氣不打一處來,嚷道:

“作賊心虛!你若識字,何必多疑,猜忌人家把清風比作你?”

“更有甚者,”諸葛先生也動了氣,“康熙五十九年,戴名世的《南山集》中采用了方孝標所著《滇黔紀聞》中載有的永明王事跡,被奸人告發後,戴方兩家五族內幾百人盡皆處死,其他有牽連關係之人也都被處死或流放千裏。”

“咋這麼歹毒!一人出事,幾百不相幹的人也要殺頭,做夢也想不到,真是禍從天降,想躲都躲不了。”雙杏銀牙碎咬,痛悵萬分。

“這飛來橫禍誰想得到?誰能躲了?狗皇帝!”子達忍不住罵道。

“滿達子也夠殘暴的,揚州城破後,血洗十日,慘死八十多萬,我先祖就在其中。”虞發奮悵恨不已地道。

“我先祖也歿於血洗。好在滿達子的命也不長了,太平天國,快些推翻它了事,把它趕得遠遠的。”乜開懷恨恨地道。

“殺絕更好。”虞發奮憤慨地補充道。

“差矣,不妥,不妥。”諸葛先生搖頭擺手,說,“屠一城殺八十多萬,確屬殘酷。但凡改朝換代,除宮廷政變外,沒有不大流血的。至於說元達子,滿達子,其實都是炎黃子孫。黃帝生子二十五,其中昌意之三子安受封於安息,後稱波斯。昌意少子悃封於北方,北俗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稱拓跋氏。黃帝玄孫帝嚳之少子居中國東北部,其後移居遼西,建鮮卑國。至涉歸為鮮卑單於時,自稱‘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故改姓為慕容氏。二儀,係指天地;三光,係指日月星。再說長孫氏源自代北鮮卑部族,為後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拓跋嵩因有功於魏,世襲王族大人。孝文帝時,以拓跋姓為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故改姓為長孫氏。至於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宇文氏也出自鮮卑族,源於遼東,為南單於之後。《周書》有載:宇文氏‘其先出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避居朔野,有葛烏菟者,雄武多謀略,鮮卑慕之,奉以為主,遂總十二部落,世為大人。其後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普回心異之,以為天授。其俗謂天曰宇,謂君曰文,因號宇文國,並以為氏焉。’諸此種種,不勝枚舉,皆因年代久遠,分離久遠,互不相識罷了,其實同根同種,何必分裏外彼此。都是兄弟姊妹。

“再如做皇帝,憑啥隻許老大做,別的兄弟就不可做?我讚同延兄的說法。誰有能耐,能把天下治理好,就該誰做。依此類推,憑啥江山隻能漢人坐,別的少數民族就不可坐?都是炎黃子孫,都是華夏兒女,誰做皇上,能使天下安定,人民樂業,國家富強,百姓就該擁護誰。反之,就該推翻。諸位,是不是這個理?天下為公嘛。”

延孝先聽了諸葛先生一席話,先是震驚,次是沉思,後來心悅誠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