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拜師學文(6)(3 / 3)

“諸葛先生,延某思量再三,覺得先生言之有理。天下本來為公嘛。從夏啟開始了家天下。從秦始皇開始了漢人坐天下。漢人皇帝若是無道昏君,為啥就不該叫別的兄弟民族中的能人來做呢?既然都是炎黃子孫,我看應該。就像咱老百姓當家,誰當得好,就叫誰當。不能非叫老大當不可。不管咋樣,皇帝應當是好皇帝,當不好,就叫別的能人來當,不能占住茅房不拉屎,生怕別人搶位子,胡猜亂殺,毀了江山社稷,對不住黎民百姓。”

諸葛先生欣慰地點著頭,說:

“沒料到,有生以來東鱗西爪首吐真言,竟遇到孝先兄你這個知音。古人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雙杏由衷地喜悅,說:

“五哥的話我讚成,不管誰做皇帝,千萬不可亂搶亂殺亂燒,正正當當做皇帝,不可做強盜皇帝,把老百姓不當人。亂搶亂殺亂燒的強盜不如牲口,碰到我手下,也饒不了他。”

“喲!孝先哥是諸葛先生的知音,嫂子又是孝先哥的知音,我算是嫂子的知音,咋樣?”乜開懷笑嘻嘻地對著雙杏道。

“去你的,我才不要你這個知音哩。你的知音就是你媳婦。”雙杏一揮手衝著乜開懷道。

眾人嘩然笑了。

延子達仰著下頜說:

“先生,自打結識了您,就做了您的學生,天天少不了喝水一樣,知道了世間不少事情,明白了好多道理。先生肚子裏好像有倒不完的學問,讓人越聽越愛聽。您現在不僅是咱延家大小的先生,還是鄰裏五戶人家的先生。趁這冬閑,您就不住閑地往下講吧。”

諸葛先生一手拍子達肩頭,一手撚須,笑嗬嗬地說:“承蒙誇獎,多謝四莊五戶的厚愛。自開學之日始,遠從蒙昧、野蠻時代講起,近從文明史羅列,大略講至滿清王朝。文史常識已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至於你這西域,地廣人稀,從前至今的故事很少見諸經史列傳。你延家幾代久居西域,尤其你父親戎馬倥傯,軍旅多年,耳濡目染,所見所聞,閱曆非淺,不可低估。閱曆乃實在具體的知識,閱曆乃終身寶貴的財富,閱曆乃切身活生生的教育。獨具特色的閱曆乃填補人生空白的教科書,是一麵可以借鑒的鏡子。應當請他講一講,恐怕有補於史書,多出許多新鮮。再者,養成優良家風,形成優良傳統,是絕對離不開長輩的言傳身教的。像你延家如此繁盛的大家庭,這一點尤顯必要。延兄、延夫人,在下說得在理否?”

雙杏說:

“在理在理。不說先生你,我黃雙杏給他做了幾十年老婆,對延家祖先的事還說不上一二哩。要叫他說,我那老漢的嘴恐怕是笨了些。他爹,你說是吧?”

“喲,別謙虛了。孝先哥的嘴可不那麼笨。要真笨,能把十四歲的嫂子從幾千裏外哄到這兒來,百依百順的,引(繁殖)了這一群。這一回來,肯定又懷上了。”乜開懷眥著牙笑嘻嘻地對雙杏道。

雙杏急了,倏地站起來,隔著人指著乜開懷嗔叫:“喂,他乜叔,沒大沒小的,開玩笑也不看個場合。”

乜開懷躲著直笑,眾人也紛紛笑了。雙杏用手中的鞋底子搗了孝先肩膀一下,說:

“看你當哥的帶出些啥兄弟嘛!”

孝先憨笑置之,說:

“諸葛先生,不是咱推托,前些年,為了哄娃娃,教化他們,咱夫妻是講了不少故事。可先生一來,世麵不同了,先生講起來頭頭是道,有聲有色,把三皇五帝到滿清上下五千年梳辮子一樣,理得清清楚楚,講得有眉有眼,有血有肉,叫人聽了心服口服。延某咋好在魯班麵前耍斧子哩。”

諸葛先生見孝先說得坦率,便不好勉強。

張梅生說:

“二五哥,幹脆,抽空把你知道的先說給先生,叫先生代你講好了,咋樣?”

“好主意!”雙杏和乜開懷、虞發奮異口同聲讚成。

孝先點了點頭。諸葛先生撚髯頷首認可。

延孝先的家史暫且尚是個謎,經諸葛先生梳理一番後,公諸於眾的將是怎樣一段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