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3章 先輩風雲(2)(1 / 3)

二、初定準噶爾

窗外又是亂紛紛的飛雪,朔風不時吼叫。風雪似乎都不甘寂寞,相互伴奏伴舞似的。諸葛先生麵對求知若渴的延家大小,緩緩地說:

“西域在滿清王朝前期,被準噶爾統轄。準噶爾貴族不可一世的叛亂,招致朝廷討伐。你延氏祖先也因此由內地定居準噶爾。為了說清初定準噶爾,需要補充的是何為準噶爾?

“元朝滅亡後,其在西域的察合台汗國並未滅亡。察合台汗國及其後裔東察合台汗國統治西域延續了三百多年。這期間,不能不提及的是瓦剌。元朝滅亡後,分布在大漠東西的蒙古人基本上分為互不統屬的三大部,即韃靼、瓦剌及兀良哈。脫歡繼位後,瓦剌滅韃靼汗國,統一漠北東西兩大蒙古,使瓦剌空前強大。到也先繼位,其勢達到全盛時期。向東,攻占兀良哈蒙古,席卷女真各部,直接威脅朝鮮;向南,攻掠明朝北部邊境,直抵北京城下;向北,控製了葉尼塞河上遊和鄂畢河上遊的西伯利亞南部地區;向西,攻占哈密和整個準噶爾盆地,並西征中亞,勢力發展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七河流域和河中地區。”

孝先忍不住插話:

“唉,五十一弟,令先祖不就是先生說的瓦剌首領也先嗎?”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乜開懷嘿嘿嘿笑了笑,說,“先祖確是也先,曾使瓦剌勢力登峰造極輝煌過一陣子。可後來窩裏鬥,自相殘殺,死得很慘,不提也罷。先人娶了漢人媳婦,隨漢人過上了半農半牧的定居日子,也已十六代,四百多年矣。諸葛先生,你莫見笑,咱也學你謅了句文縐縐的話,你繼續說吧。”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也先率瓦剌諸部大舉進攻明朝。明英宗率五十萬大軍親征,兵敗被俘。後來,也先在內訌中被殺,瓦剌自此一蹶不振。”

“那瓦剌跟咱西域有啥瓜葛呢?”延子武置疑道。

“瓜葛大著哩。”諸葛先生喝口茶,繼續說,“到了明末清初,瓦剌又以衛拉特的名號強盛起來,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和土爾扈特四大部。巴圖爾為洪台吉時,準噶爾逐漸強大起來,其他三部遭到排擠,麵臨被兼並的危險。土爾扈特西遷伏爾加河流域,和碩特遷往青海,杜爾伯特及輝特部則屈服於準噶爾。從此,天山以北盡為準噶爾所有。故而,人們習慣把天山北部的這塊盆地叫作準噶爾盆地。”

“呃,原來如此!”延子發茅塞頓開地歎道。

諸葛先生說:“巴圖爾洪台吉死後,其子僧格繼位。十八年後,僧格死於內亂,其同父異母兄弟噶爾丹奪取了洪台吉之位。噶爾丹出兵青海,攻殺了他的嶽父——和碩特部首領車臣汗,兼並了他的部眾。”

“太不像話了!把人家逼到青海還不罷手,還是女婿哩。”延子德氣恨恨地道。

“不僅如此,康熙十六年,噶爾丹以阿帕克和卓為向導,出騎兵一萬二千,南越天山,一舉滅了葉爾羌汗國。後來,再次大舉進攻哈薩克,大玉茲和中玉茲的一部分被迫臣服,小玉茲繼續向西逃走。

柯爾克孜部分臣服,部分向西南遷徙。準噶爾的勢力達到鼎盛期。

“噶爾丹雖聲稱:‘我並無自外於中華皇帝。’請求批準他繼承其兄僧格之汗位。但是,隨著兼並擴張連連得手,他的野心也與日俱增,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竟公然提出與康熙帝平分中國。分裂之舉豈能容忍?!恰在此時,準噶爾發生內訌,僧格的長子策妄阿拉布坦廣招人馬,準備堵截噶爾丹回竄準噶爾,真是天賜良機!康熙帝禦駕親征三次。

“大敗三次的噶爾丹逃入俄國,暴病而亡。

“策妄阿拉布坦繼汗位後,既重視發展傳統畜牧業,也提倡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使準噶爾‘控弦近百萬,馬駝牛羊遍滿山’,勢力大增。沙俄侵略軍四千多人侵入準噶爾管轄的亞梅什湖畔,被策妄阿拉布坦擊退。侵入齋桑湖後,又被其子噶爾丹策零擊退,在入侵者麵前,他父子毫不猶豫地捍衛了祖國的領土和主權。

“策妄阿拉布坦隨著勢力劇增,欲壑難平,不知不覺走上噶爾丹的老路,攻掠哈密,而且派遣其弟大策零敦多布率軍六千侵入西藏,攻占拉薩,殺死拉薩汗。

“策妄阿拉布坦死後,噶爾丹策零,繼承其父的衣缽,發展生產,抗俄抗清。

“噶爾丹策零病故後,爭奪汗位的殘殺不可收拾。大策零敦多布之孫達瓦奇在輝特部台吉阿睦爾撒納的支持下,奪得準噶爾汗位。由此,阿睦爾撒納自恃功高,橫行無忌,與達瓦奇日益如水火不能相容。乾隆十九年三月,阿睦爾撒納率軍六千進攻伊犁的達瓦奇,企圖武力奪取汗位。六月,達瓦奇領精兵三萬,大敗阿睦爾撒納。真是風雲場上多變幻,既無永久的朋友,也無永久的敵人。化敵為友,化友為敵,難以預料,是常常發生的事。

“阿睦爾撒納奪汗位不成,則極力請求朝廷出兵,西征準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