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桃源金秋(6)(3 / 3)

“杏,你說。”

“五哥,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你先說,我補充就是了。”

孝先聽了也不客氣,神情肅穆、虔誠不二地說:“佛祖、彌勒佛、觀音菩薩在上,小民延孝先和女人黃雙杏早有塑金身的心願,眼下金身好在塑成,不知可心不可心?

“小民延孝先,祖孫三代,兩代單傳。直到小民娶了黃氏,一生再生,個個順產,已生二十個男兒。謝天謝地,謝佛謝菩薩,誠望神靈繼續護佑我夫妻子子孫孫。

“我妻黃氏,十四歲跟我闖蕩西域、徒步幾千裏,在這窮鄉僻壤破土紮根,跟小民同心同德,共創家園,生兒育女,飽嚐艱辛,吃苦耐勞,無悔無怨。她心地善良,待人寬厚賢惠,得她相伴實乃小民三生之大幸。黃氏是小民最中意的伴侶,是世上最好的女人。為此,小民祈求上蒼,祈求神靈,保佑我妻健康長壽,並求神靈把她下輩子再賜予小民,生生世世永結和和美美的夫妻,多生善男信女。小民今生今世,永敬神靈,積善積德,做造福於後世的好人。”

雙杏抱著孩子跪在旁邊,聽得一清二楚,噙著淚花接上祈禱:“諸位神靈,感謝賜給我延孝先這樣的好夫婿。他為人厚道,樂於助人,心靈手巧,任怨任勞,勤快無雙,能幹絕倫。教妻做事,從不蠻橫,從不神氣,和藹可親。自打跟他做了夫妻,幾十年來,從未紅過臉,從未拌過嘴,更不要說惡語傷人,大打出手,事事處處叫人可心,叫人貼心。他為人做事,叫人心服口服。五哥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民婦這輩子服了他,下輩子仍舊做他的婆姨,下下輩子還要做他的婆姨,生生世世,永不分離。民婦發誓:終身敬奉諸位神靈。誠望上蒼、諸位神靈成全。保佑我頂頂心愛的夫君萬事如意,終身健康。”

孝先夫婦出了佛殿,又入三清殿,獻了那隻整雞,還有甜瓜、葡萄,進香化表,將方才在佛殿的祈禱與誓願重訴一遍,算是還願,也是許願。夫妻二人心願已了,抱子出殿。正欲回家,忽然閃過一個人影,猛地嚇了雙杏一跳。孝先用身子將女人一擋,正欲出手,那人影先是“嘿嘿嘿”然後嘩然癡笑。孝先聽出是張梅生的聲音,喝問:“張兄弟,你在做啥?”

那人影亮了相,果然是張梅生。

張梅生說:

“要問我做啥,先說說你兩口子在做啥?”

雙杏說:“深更半夜,鬼鬼祟祟故意嚇唬人。”

張梅生笑著說:

“不知是鶯鶯拜月,張生戲鶯鶯,還是長生殿裏唐明皇和楊貴妃海誓山盟?”

這兩出戲孝先夫妻哪裏聽過看過,自然不解張梅生引用的含意。雙杏說:

“啥山盟海誓的,你聽見啦?冒詐胡謅。”

“冒詐胡謅?”張梅生哪裏服氣,說:

“那唐明皇和楊貴妃原本是公公和兒媳,後來結為夫妻,好得不得了。七夕之夜,在長生殿發了山盟海誓,一個說:‘在天願作比翼鳥’,一個說:‘在地願為連理枝’,二人永結秦晉之好。那都是老故事。張某有幸,今夜出恭,見廟裏燈火人影晃動,不知就裏,好奇地跑來了,沒承想哥哥嫂嫂已捷足先登,竟看上了貨真價實的一出好戲——‘山盟海誓’真叫人開心,比《唐僧取經》還好看好聽。”經張梅生這麼一說道,雙杏才算明了《長生殿》那出戲的意思,心裏暗自嘀咕,這家夥猜得真準。可嘴上卻說:

“去你的。修廟就是為了還願。夫妻進炷香,磕個頭,就‘鶯鶯拜月’啦,‘山盟海誓’啦。快回家捂熱被窩去吧,胡謅個啥?”

“胡謅個啥?背上牛頭不認贓。張某聽得真真切切,‘小民祈求上蒼,祈求神靈,保佑我妻健康長壽,把她下輩子再賜給小民,生生世世永結和和美美的夫妻,多生善男信女。’誰說的來?”孝先和雙杏吃驚得險些同時叫出聲來,暗暗佩服:這家夥耳力真好!說的與原話幾乎一字不差。

張梅生又說:

“這又是誰說的來?‘民婦這輩子服了他,下輩子仍舊做他的婆姨,下下輩子還要做他的婆姨,生生世世,永不分離。民婦發誓:終身敬奉諸位神靈。誠望上蒼、諸位神靈成全。保佑我頂頂心愛的夫君萬事如意,終身健康。’把個五哥誇的,其它就省去不說了,是也不是?”

雙杏急了,險些跳起來直嚷:

“他張叔,我把你個挨刀的,專聽人家的窗根子。打人不打臉,罵人還不揭短哩,你若張揚出去,嫂子跟你沒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