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自殺之謎
在“二戰”結束後,盟軍在紐倫堡對德國戰犯進行了最後的審判。赫爾曼·戈林是被審判的德國官員中級別最高的將領,盡管他竭力為自己辯護,但法庭仍宣稱他罪大惡極,處以死刑。然而就在他臨刑前的夜晚,他卻服氰化鉀自殺了。曆史至今仍無法證明,這些令他逃脫法律製裁的毒物是哪裏來的。
戈林的末日
赫爾曼·威廉·戈林,“二戰”中德國納粹的二號人物。他長年跟隨希特勒,曾策劃並參與“啤酒館暴動”和“國會縱火案”,為希特勒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希特勒的信任和賞識。“二戰”爆發之前,戈林執掌德國的經濟大權和軍隊建設,積極擴充軍備,為希特勒發動戰爭準備物質條件。1939年,戈林成為德國曆史上首位空軍元帥。1941年6月29日,希特勒頒布法令,指定戈林為其繼任者,並授予專為其創製的納粹德國最高軍銜——帝國元帥。這使得戈林的地位在德國超過所有軍種元帥,權傾一時。他建立集中營,簽署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的文件,犯下一係列滔天罪行。然而,從曆史的眼光來看,戈林更適合當一個建設部長或是後勤部長,隨著“二戰”的深入進行,這位納粹元老在一係列戰事中暴露了其軍事能力的欠缺,不列顛空戰便是典型的例子。一些平時對戈林不滿的將軍元帥(如鮑曼)開始在希特勒麵前打他的小報告,戈林逐漸失寵。1945年,德國納粹走向末路,戈林以接班人自居,希特勒大怒之餘將其以“叛國罪”逮捕,投進了監獄。“二戰”結束,德國戰敗,戈林最終和眾多德國戰犯一起被送上了紐倫堡的審判大廳。
戈林在獄中關押期間,由於其身份特殊,又要避免其服毒逃避法律製裁,監獄方麵對他采取了嚴密的看守措施。入獄之時,獄守先徹底搜查他的全身,除必需衣物和衛生用品以外,其餘的幾乎都被沒收了。戈林的囚室四周安裝著鐵柵欄,窗戶也用鐵絲網圍著,另設置了一處用於監視的高望台。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有士兵把守,囚室內除了床和椅子,再也沒有別的。後來戈林被轉到紐倫堡監獄第五囚室,對他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管製。除了一套供換洗的衣服外,其他衣物都被收走。床是固定在地上的,桌椅隻是在白天才給他搬進囚室,晚上又搬走。屋裏所有電器和金屬物都被拆走,連窗玻璃也換成了透明的有機玻璃,在他的囚室內燈是整夜亮著的,以便看守透過門上的監視鏡來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每次戰犯出庭時,監獄工作人員都會對囚室進行仔細的檢查,防止囚犯私藏物品用來自殺。
可即便是這樣嚴格的管製,還是讓戈林鑽了空子。
服毒自盡
隨著審判的深入進行,納粹戰犯們一一被法庭量刑定罪。在法庭上,戈林竭力為自己辯護,否認自己是反猶太者,否認屠殺猶太人,自己無法控製納粹黨的作為等。一名懂德語的諜報人員和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吉爾伯特負責審判人員與紐倫堡戰犯的溝通。在監獄度過的最後一段日子,吉爾伯特與戈林做了最近距離的溝通。在他的回憶錄《紐倫堡審判》中,寫到了1946年4月18日夜間所觀察到的戈林的表現。當時審判活動因為複活節而休庭三天。“戈林在自己的囚室裏顯得焦躁不安,他不斷擦汗,表現得非常警惕和消沉,他對正在進行的審判非常不滿。他曾說過自己對於納粹所做的一切無法控製,也否認自己是個反猶太主義者,更否認自己參與了這些暴行。然而一些猶太人提出要揭穿他的謊言……”據報告說,在匈牙利的猶太人幸存者做完證言之後,他聽到戈林說:“天哪,怎麼還有猶太人?我以為我們已經清除掉他們了。看來有些人又溜走了。”
最後,在人證物證麵前,法庭認定他罪大惡極,判處死刑,行刑方式是絞刑。戈林似乎也預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經不遠了,拒絕了同家屬的最後見麵,他委托他的兄弟埃爾伯托·戈林照顧他的妻子和女兒。在對納粹執行絞刑那天,煩躁的戈林反而平靜下來,他在囚室裏看了會兒書,還記了筆記,晚飯後醫生為他做了體檢。對戈林的絞刑定在1946年10月15日午夜12點整。晚上,他同前來告別的神父聊天,之後,他便睡下了。晚上9點20分,中尉軍官烏特爾開始出來巡視牢房,經過戈林的囚室時,看到他仰麵躺臥著,看上去就像是睡著了一樣。烏特爾忽然覺得很奇怪,幾乎所有的死刑犯在行刑之前都是睡不著的,他為什麼睡得那麼香?晚10點半左右,看守戈林的守衛約翰遜突然發現,戈林將雙手舉起放在胸口上,隨後頭向牆內一歪,覺得不對勁的他急忙向囚室內衝去,發現戈林已經自殺了!後經法醫鑒定,戈林是服下了劇毒化學物氰化鉀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