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迷霧深鎖(3)(2 / 3)

毒藥是哪兒來的

戈林的毒藥是哪兒來的,這個謎至今仍未解開。為了查明這個問題,調查人員徹底檢查了戈林在囚室中的私人物品,最後在他的奶油罐中發現了毒藥瓶。這說明,在整個關押期間戈林一直攜藏有毒藥,可是這個奶油罐並沒有在戈林身邊,它早已被警察沒收,放在監獄的儲藏室中。那麼,在如此嚴密的監視下,戈林是如何把毒藥順利取出來的?到底是誰幫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

一種說法是,戈林一直將氰化鉀藏在其私人行李之中。他的妻子埃米·戈林在戈林死後多年向外界透露說:“此事一定是一位美國朋友所為。”她在1946年7月最後一次探視戈林時曾問過他有沒有膠囊,戈林立即回答說沒有。這位所謂的美國朋友便是至今為止嫌疑最大的人——惠利斯中尉。當時,惠利斯中尉掌管行李間的鑰匙,戈林在獄期間曾送過小禮物給他,兩人關係一直不錯。在斯韋林根的《赫爾曼·戈林自殺之謎》一書中,他的結論是,戈林曾提出條件讓一位監獄工作人員(可能是惠利斯)為他從行李間取出物品或行李。最後一次拿的時候,戈林取出了隱藏的膠囊。還有一種可能,即他本人可能未經登記獲準進入行李間,同樣,最大的可能還是經惠利斯批準的,並讓他在那裏自行其是。然而,這一切都隻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惠利斯中尉幫助了戈林,在戈林死亡的那天,至少有11名監獄人員與他聯係相當密切。更何況惠利斯中尉也早已去世,死無對證了。

另一種說法是,一位名叫海爾波特·李·斯蒂弗斯的美軍退役士兵在2005年宣稱,他當時在美軍第1步兵師第26連隊服役,負責紐倫堡審判守衛工作。一天,他與一位德國女性墜入情網,在她的要求下將一支自來水筆交給了戈林,而毒藥就藏在筆中。這位士兵當時並不知道那支自來水筆裏藏有毒藥。直到戈林自殺成功後,他才知道自己帶進去的筆中藏著毒藥。可是,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難以查證。

近年來,關於戈林毒藥來源的最新說法是:毒藥是藏在戈林的陶土製的煙鬥裏的,在要被處決的那天戈林將煙鬥剖開;也有人說他將毒藥藏在肚臍裏;還有人說戈林吞服了緩慢釋放毒素的毒藥……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納粹戰犯赫斯之謎

在“二戰”中發生過許多戲劇性的事件,赫斯出走英國便是其中典型一例。作為納粹帝國的第三號人物,赫斯為什麼要在德國如日中天之際上演如此一出好萊塢式的拜訪呢?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

離奇出走的赫斯

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1894年4月26日出生於埃及的亞曆山大裏亞,父親為德國批發商,14歲後回到德國萊茵上學。1920年,赫斯偶然參加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講,對他的口才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加入納粹黨,成為該黨的第16名成員,此後一直追隨希特勒,成為他親密的朋友兼私人秘書。1923年1月,赫斯參加了希特勒的慕尼黑啤酒館暴動,失敗之後,赫斯逃到了奧地利,當他得知希特勒被捕之後,主動回到慕尼黑向警方自首,自願伴隨希特勒到蘭茨監獄服刑。在獄中,他幫助希特勒撰寫《我的奮鬥》一書。在希特勒登上德國總理的寶座後,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為納粹黨副元首,之後,他統管除外交和武裝部隊外的一切事務。

1939年9月,希特勒挑起了“二戰”,橫掃歐洲各國,擊敗法國之後,1940年,納粹德國開始空襲英國。實際上,希特勒的最終敵人是蘇聯,他並不願與英國的戰爭曠日持久地打下去,更不願意兩線作戰,他期望能與英國和談,而丘吉爾並不吃這一套。就在這時,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赫斯叛逃到英國了。兩天後,德國廣播電台對外發布了赫斯叛逃的公告,稱其是因為患有精神錯亂而出走。5月13日,英國政府宣告了赫斯於蘇格蘭降落的消息。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隨之又發了一篇公告,稱赫斯由於幻想症而企圖以個人行動促成德國與英國的和解,並把他稱為災難性幻想症的犧牲品。

對於德國的辯解,“二戰”各國均另有說法。斯大林堅信,赫斯是在希特勒的秘許下作為特使到英國,專為議和之事,企圖將矛頭對準蘇聯。而在赫斯炮製的《我的奮鬥》一書中,的確有要同海上強國英國共同對付蘇聯的內容。丘吉爾首相則認為,赫斯此行目的是不可理解的,法西斯盟友墨索裏尼因此而懷疑德國三心二意同英國媾和,出賣盟友。至今,人們關於赫斯出走英國的幕後真相,仍是眾說紛紜,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