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生去意(1 / 3)

天正十一年,夏。茶屋四郎次郎急匆匆地奔向矢矧橋。表麵上他是為德川家籌措布匹的商人,而實際上,他是為德川家康打探京城消息的探子。

一登上橋板,茶屋立刻變成了一副商人的模樣,敏銳的眼神也變得如富人般悠閑。兩名貼身護衛儼然兩個幹練的夥計。邁著悠閑的步伐走到橋中央,茶屋停了下來。他望了望橋下的流水,然後抬頭看著遠處掩映在濃綠之中的岡崎城。“怎樣,是否感覺這裏別有一番天地?”

“是啊。戰時與太平時就是不一樣呀,就連迎麵吹來的風,氣息都截然不同。”

“但是,不知這一次會如何。”

“您的意思,這裏也難免兵燹之災?”

“德川大人當然不允許這樣……怎麼說,三河也是英雄彙集之地啊。”說著,茶屋四郎次郎在一個陰涼的地方彎下腰,緊了緊鞋帶。

“掌櫃的意思,是說築前守處理完北陸的事之後,就要把魔掌伸向這裏來?”

“估計是這樣吧。反正岐阜的命運也已決定了。既然築前守想平定天下,自然不容德川氏安然於東邊。”

“如果真是這樣,可要出大事了。”

“還不至於。但是估計在大人的一生中,也算是最大的麻煩了。不說了,快走吧!”

“好吧,反正咱們也不去岡崎城。”說著,主仆三人繼續往前走。沒走幾步,茶屋義回過頭來。“我本不想在岡崎城逗留,直接去濱鬆,可是,又改變主意了……”

“掌櫃是想順便拜訪岡崎城?”

“是。我必須進一趟城。現在,岡崎城代是石川伯耆守數正大人。有些事情我必須和石川大人密談。”

“夥計”沉默了,茶屋繼續道:“北莊城已經陷落,北陸的防禦煥然一新。如果德川大人不立刻派出使者前去祝賀,恐會增加日後與築前守之間的摩擦……”

其實,這次茶屋專程趕赴濱鬆,就是為了把這些消息報告給家康,向其獻策。他在路上盤算了好久,作為使者和秀吉進行交涉,既不損麵子,又不傷感情,具有這種手腕的人才,目前在三河武士之中鳳毛鱗角。若派去的人有勇無謀,單把秀吉看成一個投機取巧者,那可就壞了,說不定反被秀吉玩於股掌之上。秀吉在這一點上確是個天才,具有不可思議的魔力,若對方是那種正直樸實的人,他隻要過去輕輕拍拍此人肩膀,恐很快便成了他的人。看來這趟差使非石川莫屬,隻是,他能否聽得別人的建議?

今日的岡崎城看去與從前大不相同。隨著德川氏的功業和勢力蒸蒸日上,城牆氣派了,箭樓也挺拔了,就連圍繞著城牆的樹木也似更加繁茂了,整個城池十分牢固。那堅固的城牆和深深的護城河,似在向人們講述著鬆平氏三代人艱苦奮鬥的故事。但如和剛剛陷落的北莊城相比,還是遜色多了,箭樓較矮,街道也不夠寬闊。“其實勝敗不在於城池的堅固與否,而在於城內的人心……”

不覺到了城代的府前,茶屋四郎次郎一邊擦著臉上的汗水,一邊走到府門前,殷勤地對門口的衛兵道:“在下是京城從事綢緞生意的商人,叫茶屋四郎次郎,有要事要見城代大人,麻煩稟告一聲……”

“京城的綢緞商人?”看來守門的士兵並不認識茶屋四郎次郎,“你到底有何事?城代大人公務繁忙著呢。”

“是這樣。我正趕往濱鬆向德川大人交差,剛好路過這裏,想問候一下大人。”

“你以為我去通報了,城代大人就會見你?”

“是,我想城代大人一定會見我。”

“那好,既不怕白跑一趟,我就替你通稟一聲。”

聽了這話,茶屋不禁回頭看了一眼兩個夥計,苦笑了一下。這就是三河武士,為人樸實,而又有些蠻橫無理,雖然也有可愛之處,但說起話來總有些傷人。連小小的走卒都具有這種氣概,如果打起仗來,自然是勇猛無比。若是與人交涉,可就麻煩了。不乏這樣的先例。到信長那裏出使的酒井忠次和大久保忠世二人,就送掉了家康長子信康的性命。而這一次,對手是比信長更難對付的秀吉,且又非過招不可……

茶屋四郎次郎不得不在門外等。其實,門內就有專供來訪者的隨從等候的地方,也有接待室,哪怕這些看門人讓他在那裏等著也好,他們竟然連這都不通融一下。

“茶屋先生,進來吧。”

“我就說,大人一定會接見我的。”

“你是商人?”

“是。”

“你和城代大人是故交?”

“是,是多年的故交了。”

“難怪大人吩咐我好好帶路呢。請。”

四郎次郎不禁又苦笑了一下。“我的兩個夥計還在等著呢。”

“哦,還有兩個?先在那裏等著吧,他們二人的事我忘記稟告大人了。”

茶屋讓兩個隨從在門口等待,自己進了本城的中門。這時,從大門內迎出來兩名年輕的侍衛。“您就是茶屋先生吧,這邊請。”語氣和看門人一樣。大概是看來客竟是個商人,便生了輕視。

此時,茶屋要造訪的石川數正在本城的小書院裏和佑筆暢談。他一看見茶屋,連忙招呼。“啊呀,鬆本先生,稀客稀客。快請進來。”說著,向佑筆和侍衛使了個眼色,讓他們退了下去。

此時,茶屋才抬起一直低著的頭。石川數正比家康年長四歲,今年已經四十六歲了。十歲的時候,數正就在家康左右伺候了,家康做人質時,他也一直陪伴在身邊。去駿府迎接家康長子信康回岡崎時,他也和信康同騎一匹馬。可以說,他是德川氏的大功臣。在三河武士之中,數正算是最通曉世故的了,待人接物都十分老成持重。

“鬆本先生,北國是否大局已定?”

“是的,萬事都在築前掌控之中啊。”

“請再近前些。請放心,沒有人會偷聽。先說說你的想法。築前把北國的事情委托給誰了?”

茶屋四郎次郎不慌不忙向前靠了靠,擦了一把湧出的汗水。“實際上,在下這次是要趕回去麵見德川大人,不知大人在濱鬆城否?”

“主公應該從甲斐趕回來了。甲斐的製度想必也定好了。但,主公打算秋天親自巡視一遍甲斐和駿河。”

“大人可真是閑不住啊。”

“是啊,我也這樣想。主公曾說過,築前守在那邊攻城的時候,咱們這邊也要好好地加強城防。”

“是。對於城防之事,我倒是絲毫不擔心。我擔心的是另外的事情……”

“築前是否有什麼異常?”

“倒是沒有。築前將越前和加賀的能美與江沼二郡賜給了丹羽長秀,長秀先前的領地若狹,還讓他一並管轄,又從加賀拿出石川、河北二郡,外加能登,一並賞給了前田利家……”

“等等,那便是將整個越前都給了丹羽長秀?”

“對。加賀和能登差不多都給了前田父子。利家從能登的七尾遷到金澤築城。利長從府中移至加賀的鬆任。七尾則由前田安勝、長連龍等把守。佐成政已經趕赴越中的畠(zai)山,和上杉家談判去了。”

“哦。這樣,前田家的領地就更多了。那麼,佐久間玄蕃怎樣了?聽說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不知去向……”

“聽說玄蕃和權六郎在途中被抓住了。剛開始,秀吉好像還不斷地勸降,可是,玄蕃死也不降,便被帶到了京城,梟首示眾了。”

“這麼說,柴田一族竟都滅絕了。”

“聽人說,柴田家的人都死愛麵子,考慮不周……”

“你認為此後的動態會如何?”

“這樣一來,信孝也就完了……估計秀吉接下來要在大阪築城了。他定會學著已故右府大人,在大阪築起一座豪華的城池,以此導令天下。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天下已經掌握在他羽柴秀吉的手中了……這樣一來,就與德川氏的利益關係重大了。”說著,四郎次郎定定地盯著數正。

數正聽了,緩緩地點了點頭。既然戰事已經結束,德川氏就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去祝賀了。誰可擔此重任?這不僅是茶屋關心的問題,也是數正憂慮之事。

“城代大人,”茶屋四郎次郎機警地四顧一番,方道,“這次出使,您看誰最宜當此重任?”

“本來,派誰去都可以,可是……”數正的視線從茶屋身上移開,“恐怕去了之後會出些麻煩。”

“麻煩……”

“築前守必定費盡口舌,逼使者要主公前去侍奉他。”

“我擔心的也正是此事。”茶屋往前湊了湊。他擔心的事情還不止於此。

“萬一使者迫不得已接受了築前的條件……那怎麼辦,城代大人?”

數正輕輕地搖了搖頭。“主公就不用說了,恐怕連老臣們也不會答應。所以,使者如果擅自做主,回來就隻好切腹了。”

“大家都知道回來後要切腹,自然更沒人願去了。”

“我想是吧。”

“既然需特意前去祝賀,而對方又特意向我們發出邀請,這……恐怕難以回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