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秋雨(1 / 1)

深秋,一場雨的降落有沒有什麼預兆?

這個問題我似乎從沒想過,也似乎從沒注意過。秋天的時光就如那些瑣碎的事情,總是那樣平淡地攤開,那樣平和地流淌,容易讓人忽略,不經意地就那麼過去了。而作為秋天的一部分的秋雨,它的降落,似乎總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與我有關,又好像與我無關。但不管怎樣,秋天的雨就如秋天的落葉,還是注定要落下的,沒有雨的秋天一定不是真正的秋天,而對我來說,也注定要承受一場場秋雨。就像此時,我正走在大街上,一場秋雨就落了下來。

麵對一場秋雨,我毫無防備,當然也沒有必要刻意防備。夏天的雨猛烈而急驟,叫人猝不及防。秋雨則很柔和,開始時隻是細細的雨點,像是秋天的霧氣,又像是黃昏時的光線,落在地麵上,甚至還看不出一絲痕跡——其實它肯定是有痕跡的,隻是此時它被地上的灰塵“吃”住了,秋天似乎總是有很厚的灰塵——這細細的雨點,很像是給人一個隨意的提醒。這使得毫無防備的我也並不覺得驚慌,更沒被這場雨淋得麵目全非,或是多麼的狼狽不堪。

但當第一點秋雨落入我頸脖時,我還是猛然感到一絲寒冷。也許正是那滴秋雨的隨意,才讓我在承受它時有了“猛然”的感覺。

“猛然”地寒冷。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為什麼會是一絲寒冷?是因為時光正悄悄滑入寒冷的冬季,還是因為這一點秋雨照亮了我內心深處的記憶?

其實,我在人生旅途上經曆過多少次秋雨,已無法記起。但肯定有那麼幾滴秋雨曾濺在我的內心,隱約地響起了薄如蟬翼的細微的聲響。我讀高中時,曾寫過一篇有關秋雨的文章,那並不是老師要求寫的命題作文,是我偷偷寫的,因此當我把文章呈給老師,老師看過後感到驚訝,甚至不可理解,他問我為什麼會想到寫這樣一篇文章。我被一下問住了,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我無法回答,隻是心裏清楚,我的文章一定是源於秋雨給我的靈感。

一個少年眼中的秋雨會是什麼顏色?又會有怎樣的分量?如今我已記不起我當時在文章裏寫了些什麼。秋雨是相似的,但每一場秋雨肯定又是不同的。此時,我隻能注意到眼前的這場秋雨。

雨漸漸地下大了,我開始側身閃進路邊的綠化樹下,一邊躲避著雨,一邊趕路。雨打在樹葉上,發出細微而清脆的響聲,這是雨的聲音,也是樹葉的聲音,而在雨和樹葉的縫隙中,我似乎還聽到了另一個聲音。但那是什麼聲音呢?我不能準確地描述,我隻知道,就如眼前這場秋雨的雨點不斷地與大地消融,那種神秘的聲音也在我心中日複一日地潛伏,似有似無,隱隱約約,不可捉摸。

就在我沉入恍惚中時,突然被一個人的喊聲喚醒,抬頭看,是個陌生人,他背著一個包袱,操著外地口音,向我打聽長途車站在哪裏。我給那人指點了。他很快朝長途車站的方向走去,留給我一個背影。望著那個人的背影,我忽然感到一種空落,我想那人為什麼不停下來和我說幾句?我們當然是陌生人,但是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又是朋友,是這場秋雨的朋友,是同路人。關於這場雨,以及與這場雨有關的話題,我們肯定有許多話說,也許會說得很投機的。但遺憾的是,他走了,隻留給我一個背影,一個匆匆趕路的背影。

那人匆忙地離開,自然是有他很充足的理由,完全不必細問,如同我也要繼續趕我的路一樣。我們所要趕往的具體地點當然不一樣,但這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場雨,是與這場雨相關聯的時間。如果有人問我趕路的理由,我又能向別人解釋多少呢?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簡單的解釋,我會很自然地記起小時候在鄉村的一些經曆和情景。那時,在這個季節,村裏人正忙於秋種,這是村裏人每年所要做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種下去的種子需要雨水的滋潤,這時,種子和播種的村裏人對一場雨的渴望就變得簡單而明確。而秋雨像是長了眼睛,總是適時地落下來。對於那些種子來說,秋雨是溫暖的,因為種子感到溫暖時,村裏的人的心也是溫暖的。

但這種暖意並不能消解我此時感到的寒冷,也許正是有過去了的溫暖的記憶,才會有我現在寒冷的感覺。

我終於趕到了我暫時要趕往的地點,這時我發現,盡管我一路躲避著,但我還是被這場秋雨淋濕了。我又想起那個匆忙趕路的外地人,此時,他一定也和我一樣被這場秋雨淋濕了,他也會感到寒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