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領唱資格是自告奮勇爭來的,他唱得非常投入。可突然間音響出了故障,麥克風頓時成了啞巴。
可這絲毫沒有影響陳家祺的演唱熱情,他沒有停下來,連眉頭都沒皺一下,隻是唱得更賣力了。
台下為他緊張著的人們都樂了,跟著掌聲四起。
2006年的院慶聯歡會又快到了,三病區的醫護人員也在準備節目。這不,陳家祺下了班正在寫歌詞呢。他這輩子也算寫過幾首歌詞,都是用熟悉的曲子來填,而且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寫眼科醫學的重要、眼科大夫的責任、白衣天使的奉獻……看來他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專門寫與眼科醫學有關的詞作者了。這回他寫了兩首,一首是《白衣姑娘》,一首是《我是中山眼科人》。
《白衣姑娘》有這麼幾句歌詞:“在那寧靜的夜裏,護士站燈光照,年輕的白衣姑娘,夜班工作忙……美麗的白衣姑娘,永遠在微笑,期待眼病的康複,奉獻四方。”
許多人簡直想不到,陳家祺會寫出如此抒情、浪漫的歌詞!這也是他獨特的方式——即使是表達柔情,都離不開他的工作。
偶爾得閑的時候,陳家祺也會與同事和學生們聊聊天,他興致挺高地說曆史,說文學,比如他喜歡毛澤東的詩詞,“大氣,感情真,波瀾壯闊”;喜歡中國式的歌劇,比如《洪湖赤衛隊》;他還關注最近國際上發生了什麼大事,甚至也參與討論一出熱播的電視劇。有一次他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故事:在我國北方一個貧窮的山村裏,小學校的孩子們家裏大都很困難。有個小男孩母親生病,交不上學費,他無奈之下跑到城裏打工。也還是個孩子的代課老師獨自去城裏找她的學生……陳家祺講得很仔細,連代課老師在電視台門口怎麼遭到冷遇,又餓又困貓在門前睡著了,被人叫醒,終於見到了台長,然後怎麼樣峰回路轉得到幫助找到學生,都一點兒沒拉下。故事講完了陳家祺百般感慨,說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是最可悲的,又說這個故事在電視上看的,很感人,什麼名字卻不記得了。
聽眾之一說這是張藝謀拍的電影,叫《一個也不能少》。
陳家祺聽了好高興,說“你也在電視上看過呀?很好很好。”——他可能不知道,這部片子火了好一陣,人家還是正兒八經在電影院看的呢。
他從眼科中心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那一年春節,省委組織部老幹部局給他送來了請柬,讓他去開新春茶話會,說是副廳級以上的老幹部參加。這一下他才弄清楚,眼科中心是副廳級別,所以他這個中心主任是副廳級。旁人跟他開玩笑:你這是一個不小心,成了副廳級呀。
他確實沒料到,這按老說法,該屬於高幹了,想想不僅啞然失笑,先前他還自嘲為“九品芝麻官”呢!
眾人看來,高幹也好,高知也好,陳家祺都當之無愧。
陳家祺單純,是因為他一門心思在工作上,別的顧不上,也不想顧。任你燈紅酒綠,諸多誘惑,他都不為所動;陳家祺也豐富,他大情大愛,不管家人友人,還是病人國人,心裏都裝得下;他大醫大德,不但醫術精,知識麵也挺廣。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他都涉獵,都說得上來。世界上最新的眼科醫學動態,他更是時時關注。豈止是關注,他自己也在不斷更新知識,力求創新。
正因為如此,陳家祺的單純和豐富才同樣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