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過屎液,排出代謝廢物、毒物和藥物:腎血流量約占全身血流量的1/5~1/4,腎髒一晝夜總濾液量170~180升,這些濾液經過腎小管時,水分以及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多肽類物質和少量蛋白質,幾乎全部被回吸收,因此,正常人24小時尿量僅有1.5~2.5升左右。但是一些代謝產物和有毒物質、某些藥物及一些毒物,幾乎全部經腎髒排出。
人體內需要排泄的毒素種類繁多,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酐,還有胍類、酚類、噴哚類、芳香酸和脂肪酸等,這些有害物質大量瀦留於體內,可使腎髒的排泄、調節、內分泌等功能發生障礙。
尿素是蛋白質及氨基酸分解代謝的主要最終產物,在肝髒中進行解毒,正常成人血漿中的濃度為每升3.2~7.0毫摩,而每日尿中排出的尿素約有10~30克。食入蛋白質越多,尿中排出尿素越多,因此,排泄尿素是腎髒的主要功能之一。
與血漿蛋白質結合,大部分以遊離的鈉鹽形式溶解在血漿中,可以自由濾過腎小球。近曲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可達98.9%。近曲小管還能分泌尿酸,但大部分在排出過程中再吸收,通過分泌重吸收的過程,經尿排出的尿酸為腎小球濾過量,每日尿中所含的尿酸約有1~10克。
肌酸及肌酐是可以通過腎小球濾過的小分子物質。濾過後,在近曲小管中可以全部重吸收,所以正常成年人尿中並無肌酸排出。肌酐主要由肌酸通過不可逆的脫水反應在肌肉中緩慢形成,再釋放到血液中,隨尿液排泄。因此,肌酐的排泄量不易受飲食的影響,而與體內肌肉總量關係密切。
盡管尿中毒索種類較多,但在臨床上判斷腎功能情況如何,常根據血尿氮、血肌酸及血尿酸的客觀指標進行分析。
調節體內水分和滲透壓。調節人體水及滲透壓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腎小管。近曲小管為等滲性再吸收,是吸收鈉離子及分泌氫離子的重要場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完全被回收,碳酸氫根回收70%~80%,水及鈉的回收為70.9%。濾液進入髄袢後進一步被濃縮,約25%的氯化鈉和15.9%的水再次被回吸收。遠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鹽類,因而能使液體維持在低滲狀態,以利於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因此正常人,水的排出量與進入量相近,呈平行變化,換言之,若飲進的水較多,則排出的尿液也相應增加;反之,體內水分不足時,腎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尿量也就相應減少,從而保留水分。
維持電解質濃度。腎小球濾液中含有電解質,當進入腎小管後,鈉、鉀、鈣、鎂、碳酸氬根、氰及磷鯪根離子大部分被回吸收,腎髒能按照人體血液的濃度,由神經~內分泌及體液係統調節其吸收及排泄量。
調節酸堿平衡。酸堿平衡是機體內環境穩定的重要方麵,人體內的酸堿度值是相對恒定的,如果明顯超出恒定範圍,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或堿中毒。維持酸堿平衡主要靠呼吸係統和腎髒。腎髒對酸堿平衡的調節包括排泄氫離子和酸性陰離子,重吸收碳酸根。這方麵的功能主要依靠腎小管的分泌和排泄來完成。因此,腎髒可排出人體代謝過程中所生成的酸性物質,如乳酸、酮體、硫酸、磷酸等,能保留堿性物質,如碳酸氫鈉,通過這些作用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
內分泌功能。腎髒可分泌多種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類物質等,並能產生二羥維生素及紅細胞生成素。激素類物質主要參於腎內外血管舒縮的調節,紅細胞生成素是細胞產生的重要調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