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
常常因為急性膀胱炎未獲徹底治療或多次發生再感染而轉變為慢性膀胱炎,多見於女性。慢性膀胱炎常為繼發感染,多合並於其他病變,在身體抵抗力減低時可急性發作。
慢性膀胱炎病程較長,症狀大致與急性膀胱炎類似,但程度較輕,血尿少見。
慢性膀胱炎常繼發於泌尿生殖係的其他疾患,除檢查尿液常規、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以外,應做靜脈尿路造影或膀胱鏡檢查,從而排除尿路結石、膀胱結石、膀胱異物等,同時了解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膀胱內原發病灶或上尿路感染等情況。
除對症治療外,應消除原發病變,如解除尿路梗阻、去除結石等。
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連續應用10~14天,複查尿液培養陰性,則藥物劑量減半,維持1~2周或更長,再次複查尿液培養,如仍為陰性,方可停藥。
膀胱內灌注也有一定效果,如用0.5%新黴素溶液、0.02%硝酸銀溶液、弱蛋白銀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等也可選用。
尿道炎
多發於女性。引起非特異性尿道炎的病原體常為大腸杆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尿道炎多為致病菌逆行侵入尿道,常有誘因,如尿道口或尿道內梗阻:男性病人的包莖、尿道狹窄、結石等,或因鄰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到尿道,如女性病人的陰道炎、宮頸炎等。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病人有尿頻、尿急、尿痛,恥骨上部及會陰部鈍痛。尿道部按壓痛,並有尿道口紅腫,有尿道分泌物。開始為黏液性,後轉為膿性分泌物。尿道黏膜彌漫性充血水腫,有時形成潰瘍。
慢性尿道炎症狀減輕,尿道分泌物減少,稀薄漿液狀,或僅在清晨第一次排尿時,可見在尿道口附近有少量漿液性分泌物。排尿刺激症狀已不像急性期顯著,僅有尿道刺痛或排尿不適,部分病人可以沒有症狀。
尿液常規檢查可發現有紅細胞、白細胞,少數病人有肉眼血尿。中段尿培養可找到致病茵。尿三杯試驗,第一杯尿渾濁,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大量白細胞;第二、三杯清晰則提示前尿道炎;第一、三杯尿渾濁,第二杯清晰則提示後尿道炎。
除去誘發非特異性尿道炎的各種因素,如尿道梗阻、鄰近器官炎症等。
抗菌藥物氟呱酸每次0.2克,1日3次;環丙氟呱酸,每次0.25~0.5克,1日2次;氟嗪酸每次認1克,1日3次,或複方新諾明每次1克,1日2次,均為口服。
輔助治療惠性期應多飲水,以増加尿量,對尿道有衝洗作用。有尿頻、尿急及尿痛時,可服用解痙藥物,如普魯本辛,每次1.5毫克,1日3次。
局部治療適用於慢性尿道炎,急性期禁用。其方法是用尿道擴張術,有引流及按摩作用,並可預防炎症性尿道狹窄,每周擴張一次。在尿道擴張後,可向尿道內灌注免弱蛋白銀10毫升,有收斂及減輕炎症的作用。
小兒泌尿係感染
小兒泌尿係感染的診斷不如成年人容易,這可能與臨床症狀不典型、容易忽略有關,特別是幼兒,講話不清,尿路感染的症狀不明顯,而以發熱或其他不適為主要表現,往往延誤診治,為此,必須重視小兒泌尿係感染,要依靠尿液檢查來確診。
小兒泌尿係感染,在不同年齡組中,臨床表現有較大差異,此外,急性和慢性泌尿係感染表現也不同。
急性泌尿係感染
新生兒症狀極不典型,輕重懸殊,從敗血症或黃疸到細菌感染不等。主要表現是體重不增,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約半數以上病兒有發熱。約1/3病兒出現煩躁,嗜睡,昏迷等。無任何泌尿道的症狀,需要靠尿液檢查發現。
嬰幼兒其特點為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而泌尿係局部症狀輕微,可突然發熱,麵色蒼黃,不願進食,常伴有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也可有精神委靡,昏睡甚至驚厥。尿道局部症狀,可以發現嬰兒排尿時哭鬧不安,約有10.9%的病兒出現夜間遺尿。因此,病兒本無遺尿,而突然出現遺尿時,應考慮泌尿係感染的可能。
學齡期兒童其表現與成人相似。可有發熱、腹痛、伴腰痛,腎區叩擊痛,血液白細胞增加及尿道刺激症狀,以尿頻、尿急及尿道燒灼感為主,有時可有血尿、蛋白尿,一般不影響腎功能。症狀輕微者,僅在尿的檢查中發現炎性細胞。
慢性泌尿係感染
如患兒病情遷延或反複發作超過6個月以上,腎功能受損不易恢複者,可能為慢性感染。這樣的患兒,可以表現為麵色蒼白、消瘦、精神不振、發育緩慢、間歇性發熱、膿尿或尿中有白細胞。經過若幹年後,隨著腎髒病變的逐漸加重,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兒泌尿係感染的症狀多不典型,所以凡具有上述特殊症狀的患兒,應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要及時並反複檢查尿的常規,做細菌培養,以利及早確診,防止延誤治療。總之,必須重視小兒泌尿係感染的發病和診治,決不能等閑視之。
老年人泌尿係感染重在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泌尿係感染習慣地認為是青壯年人的常見病,其實老年人發生泌尿係感染的機會並不少。因為老年人身體各部分的髒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抵抗力、免疫力也相應下降,即使不是泌尿係統本身的感染,如皮膚炎症、齒齦炎、鼻竇炎等,這些病灶上的細菌也容易進入血液,傳播到泌尿係統。
老年婦女,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陰道的酸性普遍降低,陰道黏膜變薄,局部抵抗力減弱,容易受到細菌侵犯,女性尿道口與陰道緊鄰,細菌也會乘機侵入尿道,從而引起感染。
老年男子,由於睾丸功能減退,體內性激素代謝失去平衡,容易發生前列腺增生症,阻塞屎道,尿液積聚在膀胱裏,細菌也容易生長繁殖。
另外,老年人泌尿係統局部抵抗力也同樣下降,一旦患了尿道感染,尿急、尿頻、尿痛等刺激症狀比青年人明顯。在感染時還可伴發全身症狀,如發熱、畏寒、腰痛、乏力等也較明顯,為此,對老年人泌尿係感染應加以重視。
盡管老年人機體抵抗力低下,各器官處於衰退狀態,容易發生泌尿係感染,但有許多方法可以預防,或減少泌尿係感染的發生。其方法如下:
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多飲水,排尿也多,尿液會持續不斷地衝刷泌尿道,即使有細菌侵犯,在尿流衝洗下也不易繁殖,從而減少了尿路感染的機會。
必須注意會陰部清潔。不論男女都要每日清洗外陰部,不讓汙垢積聚,免得細菌從尿道口侵入。
要及時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感冒、鼻竇炎、皮膚癤腫等。不讓其中的細菌有機會播散到泌尿係統。
適當采用藥物預防。睡前和房事後應排尿一次,女性房事後可服用呋喃坦啶1~2片,預防泌尿道惑染。
經常食用有利尿作用的菜果,如冬瓜、西瓜等。新鮮的蔬菜與水果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清除泌尿道的感染有好處。
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運動。如跑步、體操、氣功等,增加泌尿係的血液循環,也可以增加抵禦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