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應怎樣預防泌尿係感染
據統計,40歲以下的女性泌尿係感染的發病率為男性的8~10倍,且好發於已婚青壯年婦女,尤其是在衛生條件不好的地方,女性泌尿係感染的發病率更高,因此,廣大婦女應有意識地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下述幾點須特別注意:
女嬰的尿道易受尿布上類便汙染,因此須勤洗會陰部及勤換勤洗尿布。
學齡前女孩不穿開襠褲,以減少泌尿係感染的發生率。
少女月經來潮後,應多注意衛生。新婚後常易發生泌尿係感染,所以也有人稱為“蜜月性膀胱炎”,因此夫妻雙方在性交前應進行沐浴或對會陰部進行清洗。陰莖包皮下的尿垢中含有大量的細菌,這往往是女方泌尿係感染及陰道炎的直接原因,故男方也要認真清洗。性交結束後,擦拭陰部分泌物時,宜從前往後,以免將肛門周圍細菌帶入尿道口,用紙宜潔淨,並及時排尿,這樣能衝走可能侵入尿道的細菌。
預防月經期泌尿係感染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月經期應禁止性生活;②衛生用品宜潔淨,避免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衛生用品;③月經期及時更換衛生用品,保持會陰部相對幹爽;④外陰部有感染者,最好不用內用衛生品;⑤定期清洗,保持局部衛生,經常換洗內衣褲;⑥月經期盡量減少遊泳、騎車等;⑦洗澡宜淋浴,減少盆浴。
千萬不要憋尿,如有尿意,要及時上廁所排尿。
糠尿病病人易患泌尿係感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迅速上升。由於糖尿病病人尿路中高濃度尿糖的特殊環境有利於細菌繁殖,因此泌尿係感染成為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據國外統計,在糖尿病並發症中,泌尿係感染僅次於肺部感染,居第二位。同時,泌尿係感染又是糖尿病血糖升高的重要誘因。因此,糖尿病病人防治泌尿係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控製血糖:臨床上,發現糖尿病血糖控製差者,泌尿係感染的發病率高。通過控製血糖,不僅可以減少泌尿係感染的發生,而且,對於已發生者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改善泌尿係統的內環境,使之有利於泌尿係感染的治愈。
保持尿液適度值:尿液呈酸性,適宜於細菌的生長。故病人應多飲礦泉水,或口服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
增加飲水量:適當增加飲水量以衝洗尿路,有尿時及時排空,不給細菌入侵、寄生、繁殖提供可乘之機。
抗菌藥物的使用:對無症狀性細菌尿不宜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如發生腎盂腎炎則必須應用抗菌藥物,並應以藥物敏感試驗指導用藥物種類,並需要給予足量、足夠療程。嚴重感染的病人應予以靜脈給藥、聯合用藥。
泌尿係感染時的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急性感染期,病人症狀明顯,或伴有發熱,應臥床休息,待體溫恢複正常後可下床活動。一般急性膀胱炎休息3~5天,急性腎盂腎炎休息7~10天。慢性病人應根據情況適當休息。
飲食與飲水。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高熱明顯者應靜脈補充液體以保證足夠的熱量。增加飲水量,促使排出足夠尿量,每日尿量應維持在1500毫升以上,目的是使尿路得到衝洗,促使細菌及炎性分泌物加速排出,而且可以降低腎髓質及乳頭部的高滲狀態,不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
對症治療。對高熱、頭痛、腰痛、便秘等症狀給予對症處理,如給予清熱解毒、鎮痛、通便緩瀉藥。小腹有痙攣性疼痛時可給解痙止痛劑,如阿托品、普魯本辛等藥物;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也能減輕尿路刺激症狀。對慢性病人有貧血、機體抵抗力衰弱者可少量多次輸血,以糾正貧血和改善全身狀況。
一般治療雖然很簡單,但對泌尿係感染的康複和降低複發起著重要作用,是臨床處理時不容忽視的問題。
泌尿係感染時抗菌藥物的選用原則
對於泌尿係感染,往往選擇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但在選用抗菌藥物時,必須掌握以下原則:
明確病原菌,因此對所有病人的尿液進行細菌培養,鑒別細菌種類,以及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試驗,從而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
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反複進行細菌培養,這樣一方麵可以監測治療效果,另一方麵也可檢測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的耐藥性。
在病情危重時(如急性腎盂腎炎等)而還沒有細菌學的報告時,則宜先應用廣譜類抗菌藥物,這樣既可不延誤治療,又可待細菌學報告證實後,再適當調整所用的抗菌藥物。
對嚴重的上尿路感染,不僅須應用足量的抗菌藥物,而且須用足夠的療程,一般需用4~6周,也可以在尿液細菌培養陰性後2周停藥,同時停藥後仍需做尿液培養,監測有否細菌生長。因為療程不充足或劑量不足,往往使疾病遷延成為慢性泌尿係感染。
根據病變部位選擇抗菌藥物。下尿路感染為尿路淺層的黏膜病變,要求在尿液中有高濃度的抗菌藥物,如呋喃坦啶、慶大黴素等。少數抗菌藥物和氯黴素在尿液中排出時變為滅能的衍生物,喪失了殺茵能力,不宜選用。上尿路感染是腎實質深部感染,因此,要求抗茵藥物在床和血液中均有較高的濃度,才有治療效果。對腎盂腎炎來說,最好能選用殺笛劑,迅速滅菌,才能避免腎實質永久性損窖。
盡量避免使用對腎功能有損害的抗菌藥物,若必須使用時,應根據病人的腎功能減退情況而適當減少劑量。
正確地調整尿液的酸堿庋常可増強藥物的療效,反之,不適當的尿液璿堿度有利於細菌的增殖或影響抗菌效能的發揮。烏洛托品、青籌索、四環棄等在酸性尿中作用最強。常用酸化尿液的藥有維生素(0.1克,每天3次),氯化銨(1克,每日3次)。某些抗菌藥物隻有在堿性尿中才能發揮較強的抗菌作用,如磺胺類、鏈黴素、卡那零素、紅籌素、慶大黴素等。常用堿化尿液的藥有:碳酸氫鈉(每次1克,每日3次)。
抗菌藥物的選擇
下屎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及尿道炎,一般均采用口服,短程療法(3天),初發者可用單劑療法,可選用複方新諾明4片、氧氟沙星400毫克、阿莫西林3克、呋喃坦啶200毫克、頭孢三嗪0.5克等。單劑療法的有效率為65%~100%。3日療法可選的抗菌藥物有複方新諾明、諾氟沙星400毫克、氧氟沙星200毫克、環丙沙星500毫克,均為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300毫克,每日4次服用。3日療法有效率達90%。
上尿路感染,包括輸尿管炎和腎盂腎炎。上尿路感染往往症狀嚴重,大多需住院治療,當然,病輕的患者也可在門診治療。
門診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常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口服頭孢菌素(頭孢氨苄、頭孢拉啶、頭孢呋辛酯)、複方新諾明、氟喹諾酮藥物等,療程2~4周。
住院治療:抗菌藥物以靜脈輸注為主。氨苄西林常用於敏感腸杆菌科細菌、腸球菌屬等所致感染。苯唑西林及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可用於葡萄球菌感染,必要時可聯合氨基苷類藥物。呱拉西林和第二、三代頭孢菌素、氨曲南對於嚴重革蘭陰性杆菌感染療效顯著,聯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更可提高療效。頭孢他啶、頭孢呱酮、氨曲南以及丁胺卡那零素對綠膿杆菌的活性強。萬古零素適用於青黴素過敏患者的腸球菌腎盂腎炎和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種種葡萄球菌嚴重感染。氟喹諾酮類(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不良反應小,可口服或靜脈給藥,臨床應用廣泛。亞安培南幾乎對所有腎盂腎炎致病菌都具強大殺滅作用,適用於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杆菌引起的泌尿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