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烤火(1 / 1)

在寒冷的冬季,烤火是一個非常溫暖的詞。

那天回老家,兒子一進院子就喊冷,母親忙把他抱上煤火炕,又到屋外用些玉米芯和劈柴在一口破盆裏燃著,等火著得煙散盡後,才把熟火端回屋裏。紅紅的火炭很快把溫暖傳遞給屋子的角角落落。兒子也跳下炕來,把小手架在火盆上,小手也變得紅紅的了。這時,我發現,烤火的姿勢非常美。伸出手,把手心與跳動的火焰相對。手就像一個孩子,靜靜地傾聽火講述的故事。

小時候的冬天裏,常和夥伴們到生產隊飼養牲口的屋子裏烤火,村子裏的男女老少也都愛到這裏來,一是來烤火,二是來聽當飼養員的二爺講故事。二爺把一根不知已燒了多久的樹疙瘩用稻草燃著,然後就把麥糠撒到上麵,這樣不會起明火,門讓草簾子擋著,濃濃的煙籠罩著整個牲口屋,二爺常說“煙暖房屁暖床小孩子的尿暖他娘”。牲口屋的確一直暖和和的,二爺就用一根稻草點著了煙袋鍋,開始三皇五帝地講起來。我們起先還被煙嗆得直咳嗽,跑到屋外透透氣,就又鑽到屋子裏老老實實地圍在二爺身邊。牲口們吃著草,脖子下掛著的銅鈴隨著頭的擺動而叮當作響,一會兒,銅鈴不響了,一瞅,牲口們也拿眼瞧著二爺,大概它們也聽故事入迷了。

冬天村裏放電影的時候,幾個年輕人跑到電影幕布的背麵,從任何一家的玉米秸堆上抱兩捆點著了,立刻把那邊搓手跺腳的人引了過來,從一個小圓圈擴大到一個大圓圈。人多了,擠不到火堆邊了,就再抱兩捆玉米秸稈,玉米秸的主人不會有什麼怨言。人們一邊烤著火,一邊看電影。一個人有了新發現:“嘿,看車輪子往後轉,汽車往前跑。”另一個人也嚷道:“看那個兵左手打槍。”從背麵看電影多了許多樂趣。有人惡作劇地把一個人往火堆上推,等挨近火堆時又猛地拽回來,被驚嚇的人就又拽住那個人往火堆上推,引發眾人的一場哄笑。

冬天把村莊裏的水呀、樹呀、房屋呀都凍住了,唯有人們的熱情沒有凍住。冬天裏,你隨意走到一家,都會被熱情地招呼:“來,烤火,烤烤火。”烤火,把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寒氣驅走了,心也舒展開來。

大年三十,燃一盆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說今年的收獲,明年的打算。火,旺旺的,映得一家人的臉都紅彤彤的,把過年的喜慶也映得紅彤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