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四(1 / 1)

學好,再上學時,一口氣跑上護城牆(準確說是兩口氣,中間歇一下,但在文章上說一口氣,是個比喻,基本大概也能過得去),到頂,故意閉上眼睛,什麼不看,低頭下衝。“上坡容易下坡難”,屁話,那是沒有推車、拉車、扛物、幹活的主兒說的夢話,其實還是下坡容易,這不,我們閉著眼,不就不是兩口氣而是真正的一口氣跑到底了嗎?不看什麼也不看,誰看是小狗,誰看是壞蛋,誰再看是流氓,誰再看就是看他爹,看他娘,看他姐和妹……我們下到牆底,我們結伴(或不結伴),朝有時上課,有時不上課,但基本停課鬧革命的學校——洑城鎮完小跑。學校上課,我們就上課,學校不上課,我們再回來,還是跑,一口氣(兩口氣)跑上城牆頂,坐下還讀書。你們鬧革命,我們讀我書,隻要找得到,時還讀我書。我書,我們能找到,喜歡看的文學故事書。少廢話,更不要說假話,隻能說是故事書,文學,那時想不到,想到了也不會用上,用上反覺得臉紅。

我們基本上臉朝城牆外讀書,怕是再看見城內不該看的景兒。牆外不要緊,青旺旺的莊稼地,今年雨水大哩,高粱地積著水呢,水裏遊著魚呢,是從黃河水裏順便跑過來的吧,灌溉時(引黃河水淤灌)就能順便跑,順便來,順著公社新開挖的大河遊過來。或者,簡單,省事,就從天上來,天上下雨天上來。我們那裏下雨經常下大魚來的,還都是紅尾巴,亮亮閃,滾滾肥,啪噠一尾巴,能把大人打一趔趄,能把小孩子打一跟頭。但我們的眼光也時時瞄著城牆外的路。見有推、拉車的來,爬坡難了,實在爬不上了,我們就丟下書本,去幫忙推車。不是要學好嗎?那就從現在做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大山老高,始於積沙,這書上都說過的,我們要記住,從現在做起。不做就晚了,到時後悔了。

“大爺,您這蔥真好,葉是葉,白是白,葉綠得跟藍天樣,梗白得跟雪花樣——”我們說著就上去幫推幫拉。大爺開始還警覺,怕我們扯他的蔥葉,拽他的蔥白,但見我們滿臉滿眼的誠懇,就知不是從前的野孩子、野小子了。滿心地歡喜,就讓我們幫著推,幫著拉。到得堤頂,老大爺還主動要給我們蔥吃呢,我們呼啦啦都跑了。誰也不能要,誰要是小狗,誰要是壞蛋,誰要這好事兒就白做了,不是壞蛋也是傻蛋。

“大娘,和您閨女一起來賣瓜呀,您是前村簸箕莊的吧,我們認識您,認識您這簸箕。您村的簸箕天下第一,俺家就有一個,簸完高粱簸小米,簸麵也行,兩個簸箕一接頭,麵就羅羅在這裏頭……您這瓜也好,滾瓜溜圓……”瓜不能多說,多誇,生瓜梨棗,誰看見誰咬,說多了人家會起疑心的,怕我們想貪吃,怕我們起由頭——推車幫大娘把車推到堤頂趕緊走開,眼睛故意不看瓜,感動得大娘小腳顫(我們那裏那時候稍上歲數的大娘們,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都還是小腳,三寸金蓮,後來解放了,但是也晚了,成型了,人稱半解放,走路風擺柳)。

還有拉柴火的。

還有推車賣檁賣橫木椽子的。

進城來賣有賣了的。

集市到完也有賣不了的。

賣不了的,還要推、拉回去。我們就等著再幫人家推和拉,當然是上城牆堤的那一麵。